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51章
    刘邦叹了一声,“当日,朕与张良返回留县时,楚王景驹、秦嘉等人都已经到了彭城,留县便只剩下了东阳宁君,东阳宁君死后,朕才有机会吞并了残存的兵力,否则朕恐怕连这九千兵力都没有啊!”
    【话说回刘邦此时一共九千兵力,但九千兵力还是不足以攻下丰邑这座城池,由此可见雍齿本人虽然品行一般,但个人的能力还算是可以的。
    与从同时,驻守在彭城的楚王景驹、秦嘉迎来一场大战,那便是楚国项梁率领着大军正向他们发动袭击。
    项梁的反秦势力在当时几乎是最强的一支军队,他手底下的将士约莫有六七万人。
    在项梁攻打楚王景驹、秦嘉等人时,前期,注意是前期,刘邦很高明地没有掺合到其中去,而是在这两大集团火并的前夕脱身到“抗秦”的前线去,既避免了站队的问题,又在秦军的手里争地盘,壮大自身的实力。
    其实这里的“没有掺合”应该带有水份的,毕竟刘邦当时还是楚王景驹、秦嘉这一边的人,他在项梁围攻他们时没有出兵救援,反而去打秦军,便是已经暗戳戳表明了态度。
    且秦嘉等人还未战败的时候,刘邦暂时还不作为,直到秦嘉沿着泗水线拉起了一字长蛇阵,这阵南至彭城,北至方舆,而唯一还在刘邦手中的沛县正好居住其中。
    刘邦便在决战前向项梁投诚,如此等于是直接将秦嘉的长阵拦腰截断。
    而之后秦嘉在彭城战败北逃,连留县都没回,一路退过沛县,沿着泗水一直逃到了胡陵之后又战死了,他的部下皆投降了项梁。
    楚王景驹则跑到了魏国的地盘,死在了魏国。】
    天幕一字一句地说着皇帝刘邦“背叛”秦嘉,楚王景驹等人,群臣都尴尬不已,恨不得找个位置将自己埋起来。
    雍齿摸了摸鼻子,这……看来也不是他一人侍奉了几任主君。
    刘邦倒是坦然一笑,他投奔了楚王景驹、秦嘉等人,却没有得到任何的好处,反而要跟着他们东征西讨的,丰邑迟迟没有办法回到他的手中,他自然不可能任由这样的情况一直发展下去。
    【其实刘邦在投靠项梁这件事情上的每一步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首先他脱身两方火并的第一战场,这就避免了后来投靠时,项梁会想,哎……当初你可是打了我的军队,如今却来投靠我……
    其次,他挑选了合适的时机向项梁送出去份小助力,也就是沛县拦截了秦嘉的一字长蛇阵,向项梁卖好。
    最后,在楚王景驹、秦嘉等人落败时,刘邦也没有急于向项梁卖好,没有对楚王等人落井下石,而是等到尘埃落定的时候,项梁在胡陵的十万余军队转入薛县的时候,才亲自去面见项梁。
    以上三步,很好地展现了刘邦的“长者”人设,每一步都无可指摘,真是鸡贼到家了。
    项梁一看,这刘邦虽然投靠了他,但是人品相当不错,又出了力,于是他增援给了刘邦心心念念的兵力,五千名士兵、五大夫将十人,这算是投资,也算是之前他出力的赏赐。
    至此,刘邦完成他早期创业的第三次飞跃,总兵力终于达到了一万四千人,也攻克了心心念念的丰邑故乡,地盘跨越了泗水、谷水、和雎水三大河,成为了砀郡、泗川郡间的一大势力。
    刘邦这一波三折的,可真是不容易,但没办法啊,他是个平民,没什么底蕴,一切都得精心去经营,或许正是如此,一兵一卒一将,他都格外地珍惜,毕竟来之不易啊!】
    第163章
    【秦末天下各地纷纷起义,但反秦的势力其实有两股,一股是各地的起义军,像刘邦、陈胜吴广等人,一股是原本被秦始皇灭掉的六国贵族们的后裔。
    著名的楚汉之争其实也正是这两股反秦势力的争斗,刘邦代表的是底层老百姓、项羽代表的是六国贵族后裔。
    刘邦在遭遇了人生的两大挫折之后,选择了投靠项梁,这两大挫折其一是代表底层老百姓的陈胜、吴广起义失败了,陈胜被杀,其二便是丰邑的失守。
    正是这两项挫折使得他走出了人生当中关键的一步,投靠项梁,这一步为其后来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而楚地的陈胜起义军失败之后,项梁召集群臣开了一个会议,他认为他们仅仅只是六国贵族的后裔,算不上真正的君王后裔,这打起仗来,不名正言顺啊,号召力没那么强啊!
    那怎么办?项梁和部将们一琢磨,不行,咱也得立个名正言顺的王。
    于是项梁便决定立原来的楚怀王的孙子熊心为王,此时的熊心是个放羊的孩子,他被找回来了。
    为了更有号召力,为了让楚地的百姓们眷念曾经的日子,他们依旧称呼熊心为“楚怀王”。】
    刘邦笑了笑,“也不仅仅是如此,称呼熊心为“楚怀王”,同样也是为了安定熊氏家族的心,招揽熊氏家族。”
    张良点头道:“熊氏家族在当地是非常有号召力的家族,项梁必然想要招揽他们。”
    早期跟随着刘邦的臣子们心下了然,拥立熊心,这对他们的陛下也是一个机会,陛下他从项梁的下属变成了与项梁一样同为“楚怀王熊心”的拥立者之一。
    另外,这楚怀王后来还让他们陛下当了王,还给了陛下出关的借口,这楚怀王可真是被陛下利用到了极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