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94章
    梁师都、突厥军队包围了都城,唐军便偃旗息鼓固守城池。
    草原上的突厥兵是非常不擅长攻城的,天黑时分,他们只能撤退。
    而恰在此时,唐军再一次祭出了他们的作战方式防守反攻。
    城内的唐军突然从突厥军队的背后,都城的城池内杀出,不设防备的梁师都大败而归。
    颉利可汗只得再调大军前往支援,只不过这次突厥的援兵与柴绍所率领的唐军在朔方城外撞上了。
    唐军被突厥援军四面围攻,唐军只能稍稍后撤,这时,薛万均、薛万彻直接冲出己方大阵,向着敌军阵营狂扑而去。
    这两兄弟直接从万军之中斩杀了敌军的将领,阵前诸将被杀,突厥大军顿时陷入一片混乱中,士气全线崩溃。】
    唐初一堆高达,真就不能匀一匀,放几个到晚唐吗?
    第137章
    太宗皇帝拍手叫好,“薛家兄弟实乃勇武。万军中阵斩敌方将领,突厥军队本就内外交困,如此一来军心都散掉了,这胜利,大唐唾手可及。”
    太宗心潮澎湃,灭突厥实在让他欣喜,但若是他能御驾亲证便更好了。
    这个马背上打天下的皇帝内心蠢蠢欲动,他想到了高句丽,若能率兵攻下高句丽,将这个盘根在大唐之外的政权彻底拔除,那将是一件功载史册的大事。
    但……他想到天幕所说,遗憾地叹了口气,高句丽还要等到他的儿子上位后才能彻底消亡。
    【柴绍见突厥大军全军溃散,立刻号令唐军全军出击,突厥大军瞬间大败,唐军瞬间包围了朔方城。
    突厥这边攻城吧攻不下,打野战吧打不赢,接连两次的大败,颉利可汗再也不敢出兵救援了。
    于是兵尽粮绝的梁师都在公元628年四月二十六日被他的堂弟直接杀害了,这个存在了十二年的梁师都政权终于灭亡了。
    至此,隋末以来,中原群雄割据的混乱分裂局面终于重新归于一统。
    梁师都的灭亡对突厥来说是相当不利的,因为唐军接收了梁师都的地盘之后,与之不远的突厥首都大利城直接暴露在了唐军的攻击范围内。
    这一年的九月,颉利可汗越想越觉得慌,于是他派兵想要将梁师都的地盘夺回来,给予自己国家一个缓冲屏障。
    然而这个时候有朝臣向太宗皇帝谏言,说要修缮河套地区的古长城来防御突厥骑兵。】
    太宗:??
    防御?防御什么?谁防御谁?
    尉迟敬德两眼一懵,“这是哪个瓜愣子提出来的?”
    群臣面面相觑,闭口不言……
    【防御突厥骑兵?这真的好笑了,若真的要修缮长城估摸着应该突厥来修,然后防御大唐吧……
    古长城后来朝代基本都会修一修,哦,不对,大宋想修没得修,因为那是别人的地盘了。
    而大唐是不修的,因为在此时根本用不上,太宗皇帝要扫清漠北,哪里需要长城。
    太宗时期,大唐的疆域非常大,长城就在大唐的疆域内,他已经不再是一道边疆防御线了。
    我们这么说吧,“封狼居胥”是大唐之后将领们毕生渴望,但在唐朝盛世时期,还真不是,为什么,因为这狼居胥山就在大唐内部,还封什么封!
    太宗皇帝听到臣子的谏言,他认为东突厥政权已经混乱了,这个国家不久就要消亡了。大唐正要扫清漠北,哪里需要再动用民力去修筑长城。】
    太宗:“寇可往,我亦可往也。”
    朕有实力雄心控制漠北,哪里需要长城。
    说罢,太宗的眉心一蹙,这大宋……没得修河套附近的长城,那变成了别人的地盘?这般羸弱的王朝究竟是怎么夺过大唐的神器的?
    若大唐后是一个更加强盛的王朝,那他至少不会这么郁闷。
    太宗百思不得其解,他根本无法想到投靠他的小小契丹部落在将来大宋时期到底是一个多大的祸患。
    【事实上也确实如太宗预料的一样,突厥此时周边的形势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东突厥北方叛乱的铁勒各部共同推举薛延陀首领夷南为可汗,统一力量来对抗颉利可汗,但是夷男首领不敢在此时承担起这个重任,连忙推辞了。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颉利可汗虽然接连惨败,但到底还是有根基的,夷男首领慌啊!
    然而太宗皇帝听闻此事之后,一琢磨,此事大有可为,若是夷男能够立起来,为大唐所用,那么便能够对东突厥形成南北夹击之势。
    于是他立刻派遣使臣携带册书来到了薛延陀部,封夷男为真珠毗伽可汗。
    太宗皇帝这样的举措意在告诉夷男,大胆去干,我大唐挺你。
    有了大唐的册封,夷男大喜,在郁督山下设立了牙帐,薛延陀汗国就此建立。
    薛延陀汗国是太宗皇帝为了对付东突厥而扶持起来的国家,东突厥灭了之后,这个国家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后来也被大唐给灭了。
    至此,东突厥所在位置被全面包围了,东突厥的北面是薛延陀,东面是归顺大唐的突利,南面是大唐,西面是颉利可汗自己造的孽果,西突厥。
    西突厥曾经想和大唐和亲,但颉利可汗不愿意,强行干涉,导致婚事被搅黄了,西突厥由此恨东突厥恨得牙痒痒的。
    唐朝完成了对颉利可汗的战略包围。】
    太宗皇帝暗暗点头,“攻守之势易也,此番优势在我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