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93章
    陛下一定是想要毕其功于一役。
    太宗皇帝:……朕若是要打,也必定是堂堂正正地打赢!
    【公元628年,颉利可汗再次派拓设阿史那社尔镇压铁勒叛乱,再度兵败。
    阿史那社尔损失惨重不敢返回东突厥,只好一路向西至可汗浮图城立足。
    这位阿史那社尔可是太宗皇帝的小迷弟,后来投降大唐了,也算是大唐的一大名将,后来太宗皇帝驾崩之后,他非要给太宗皇帝殉葬,但是唐高宗驳回了他的请求。
    颉利可汗看着己方接连两次的兵败,他大为恼火。
    可就在此时,突利可汗管理下的奚、霫等数十个部落受到铁勒各部叛乱的影响,纷纷脱离东突厥向唐朝投降。
    颉利得知这个消息,非常生气,他厉声责备突利的管理不善。
    为了将功补过,突利可汗主动引军北上讨伐铁勒各部,结果又又又败了,只剩他自己一个人逃回来了。
    颉利盛怒之下,直接当众鞭打突利可汗,还将对方关押了十日才放人家走。】
    李世民嘴角抽搐,仿佛头顶飞过一群乌鸦般。
    李世民:“突厥政权由四位可汗共同掌管,国内本就各部叛乱,在这紧要关头更是应该尽力维持国内政权的平稳。这……当众鞭打另外的小可汗,他是嫌突厥内部不够乱吗?”
    人要脸,树要皮,扒了人家的脸可就不能怪人家心里对你有意见了……
    尉迟敬德粗声粗气,“这颉利可汗瓜愣愣的,草原野人就是没文化,还没眼力劲,上次咱叫他来给您跳个舞助个兴,他还不来!”
    李世民:……
    谢邀,朕真的不想看……
    【突利可汗脸面都丢尽了,他原本就对颉利的上位非常不满意,这一遭下来,他心里暗暗生了叛意。
    往后颉利的几次借兵都被突利给拒绝了,于是双方的关系极速恶化。
    突利可汗为了应对颉利可汗的为难,转头直接向大唐请求归附。
    颉利可汗得知后立刻派兵攻打突利,突利便向大唐请求支援。
    这时候,太宗犯难了,大唐若是这个时候出兵帮助突利,那还怎么让东突厥持续内耗下去。
    于是他开始了忽悠大法,用“信、仁、武”的说辞来拖住突利。
    东突厥内部铁勒各部叛乱,又与突利产生冲突,这时候他们根本无暇顾及其他地方的势力,所以太宗皇帝准备出手了。
    目标便是梁师都,这个从晋阳起兵之后便一直苟着的地方势力。
    太宗皇帝不是没有给过梁师都机会,当初东突厥内乱的时候,曾经刘武周的部下苑君璋便立刻脱离东突厥的掌控转头归附唐朝。
    太宗皇帝暗示梁师都,应该像苑君璋一样“识时务者为俊杰”,最好主动来投降,但或许梁师都以为他们还能继续安然无恙的苟下去,所以直接拒绝了。
    于是太宗皇帝直接令州都督长史刘旻、司马刘兰成率军逼近梁师都的边境,不断采取离间、破坏庄稼等疲敌之策,削弱梁师都的实力。
    不久后,梁师都麾下大将李正宝便密谋杀害梁师都准备向唐朝投降,可惜最后失败了,李正宝只能逃往长安。
    此后,梁师都对自己部下的疑心越来越重,君臣离心,他的势力内部也开始陷入了混乱。
    公元628年,四月二十日,契丹酋长也率部向唐朝投降。
    太宗皇帝的外交天赋和个人魅力真的绝了,都不用他怎么谋划,总有其他部落主动来投降。】
    李世民想到如今还像狗皮膏药似的梁师都政权,狠狠皱紧了眉头。
    【颉利可汗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派遣使者来到长安,向太宗皇帝提出了一个简直让人匪夷所思的交易,那便是以梁师都交换契丹。】
    李世民&朝臣:??!!
    颉利可汗的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这都给他们整不会了……
    【也不知道梁师都知晓后,会作何反应,是破口大骂呢,还是破口大骂呢?
    面对颉利可汗奇葩的创意,太宗可就直接开骂了。
    他说契丹跟你突厥有个屁的关系,和你突厥又不是同族,你脸皮可真厚,你哪有资格来要契丹啊。
    而梁师都可是中原人,却盗朕土地,欺压中原百姓,突厥却为他提供庇护,朕每次兴兵讨伐,突厥都会派兵救援,使得梁师都越来越猖狂。
    太宗皇帝表示梁师都就像那水中的鱼,他迟早都会灭了他,即便灭不了,也绝对不会拿归附大唐的契丹来交换。
    简单来说,就是滚蛋,老子打自家贼,要你多事。
    看看,看看,咱太宗的格局多大,即便他心里确实想要收拾梁师都,也绝不会拿归附了大唐的其他部落臣民们来交换,梁师都,咱太宗会自己打。
    上梁不正下梁歪,这句话有时候也未必准啊!】
    群臣脸色顿时微妙,他们不约而同地想起当年太上皇为了拖住窦建德前往支援洛阳的步伐,而默认窦建德前去攻打幽州罗艺的地盘。
    群臣:……这可真是……叫人怎么说呢!
    已成为太上皇的李渊脸色难看,他都退位了,怎么还要被天幕拉出来溜……
    太宗皇帝握拳抵在唇前,尴尬地咳了咳。
    【很快,刘旻察觉到攻打梁师都的时机成熟,便上表太宗请求发兵。
    太宗令右卫大将军柴绍、殿中少监薛万均率军北上,刘旻、刘兰成则进据朔方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