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08章
    反正都是虚职,不考虑发俸禄,最多发个证明啥的。
    子受笑了起来:“皇儿做的不错,既有益,朕当大力推广,萧道长、曹道长献宝,有功于社稷,当大赏,不若就为……”
    子受顿了顿,他一开始打算直接效仿宋徽宗整出道流官阶,专门为道士设置官职,可再一想,不成啊!
    在正常历史里道士不会法术,宋徽宗信用的著名道士和道官,也成了当时的黑暗贪腐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封神世界里敢自称道士的都有些道行!全是能人!
    道流官阶在宋徽宗手里甚是荒谬,可在封神里,就变了意味,这事不能干。
    那封什么呢?普通官职他们肯定不会要,国师是留给申公豹的,这俩人还不够级别。
    子受想了想,道:“两位道长实乃道德之士,为我大商贡献良多,朕见铜钱之中无有文字,不便辨认,不若取两位道长之名,铸升财、进宝于其上,以表功劳。”
    萧升、曹宝对视一眼,皆是看到对方眼中的惊喜。
    纷纷拜倒,衷心大呼道:“谢陛下厚赐,臣铭感五内!”
    他们的称呼都变了,不再以贫道自称,张口称臣。
    这代表他们彻底和大商连在一起,是大商臣属,而不再是之前的散修。
    这对仙人来说很难,修道之士千千万,整个大商也只有闻仲一人为臣。
    因为有道修士大多不愿意将自己的气运和人族的朝代捆绑在一起,一旦朝代衰落,自身修为、气运都会受损。
    而且修士不能随便以法术干涉人族事务,没有法术也就相当于一个普通人,能对王朝做多大贡献?
    哪怕贪图虚荣富贵,也做不到高官。
    根本不划算。
    闻仲例外,他读了很多书,别人一目十行最多看二十行,他能看三十行,效率太高了。
    可萧升、曹宝还是这么做了,因为他们感到了一丝机缘。
    在他们谢恩之后,便有几缕凡人看不见的金色功德,从落宝金钱之上分到了两人身上。
    子受看这两人一脸激动有些莫名其妙,只是问向殷郊:“可还有事要奏?”
    殷郊想了想,摇头。
    子受也松了口气,这些事情无关轻重,妲己的建筑以及灌江口、陈塘关的骂名足够弥补,至于统一货币的大功德,也得商业兴起之后才会有人意识到。
    杨任见殷郊上奏完毕,出列奏道:“臣有奏。”
    “准奏。”
    “臣……”
    杨任奏毕,子受的脸变得和萧升一样黑。
    杨任又提出了人殉,他就是这么的执着,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缓和纣王与诸侯之间的关系,可以打压诸侯,但要徐徐图之,不然这次土方南下不敢点烽火引诸侯来援,就是以后的结果。
    一次是这样,两次,三次呢?
    第88章 始作俑者
    土方可以南下,那么鬼方、羌方、氐方,同样可以。
    这些蛮夷虽然不如土方人多,却也是股不容小觑的力量。
    长城虽好,可还需要一阵子才能建好,土方南下显然不同寻常,说不定就是有诸侯从中作梗。
    所以,继朝歌平叛之后,杨任再一次提出了人殉。
    这次与土方的淇水之战,死伤的士兵更多,同样也俘获了更多的俘虏。
    上次的战俘都送到了北疆修长城,杨任能接受,毕竟他们只是听从主将的命令作战,本质上都是大商子民。
    可土方俘虏不同,没有一个土方人是无辜的,每个人都参加过劫掠,手上沾有商人的血。
    只是从土方大帐中救出来的,就有数百少女,而土方却是十万人马。
    要不是乌鞮侯从长远考虑,稍有克制,这个数字会直线上升。
    子受知道杨任在想什么,杨任并不是推崇人殉,他只是受限于时代眼光,不得不从大局考虑,试图稳定时局,缓和诸侯与自己的关系,徐徐图之。
    简言之,就是怕步子太大扯着蛋,得不偿失。
    可子受不会同意。
    扯着更好,就怕诸侯不来事呢!
    人殉必须废除,彻底废除!
    骂我不守祖制,不尊重逝者?
    那你真是个的大善人!
    子受严词道:“土方俘虏朕另有安排。”
    之前还考虑着建驿站呢,马从何来?土方人养啊!用马的地方太多了!
    此言一出,不少大臣都皱起了眉头。
    用异族人殉葬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啊!
    陛下为什么就这么固执,一定要和诸侯闹得那么僵呢?
    可子受就是不听,不仅不听,还更进一步:“今朕颁布一法,凡我大商国土之上,禁止以活人殉葬,违者无论身份,俱严惩之!”
    此言一出,殿下哗然。
    自天命之论后,朝歌就开始减少人殉。
    可老旧的思想没那么容易改变,也没有制定相应的法规来约束,终究还是有人继续行着人殉之事。
    而今天,纣王直接将人殉放到明面上,严令禁止。
    “勿要多言,三日后,捐躯将士,朕亲祭之!”
    子受斥道,他现在还没来得及洗衣服,皇袍仍旧沾血,显得极有气势。
    闻太师领兵在外,商容讷讷不言,没人能阻止。
    又封赏了一些有功将士之后,子受便回宫了,他一路上都惦记着妲己……负责修造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