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09章
    ……
    三日后,朝歌城郊。
    子受已经坐上车驾,文武百官纷纷簇着车马。
    晨曦之下,北门已开。
    当车驾出了北门时,还有许多百姓闻讯而来,朝着墓葬的方向步行,朝歌群众和朝阳群众只有一字之差,都爱凑热闹。
    墓坑早已挖好,将士的尸身也已埋入主墓之中。
    相距不远的地方有一座同样华丽的墓,那是此前为跑死的传令兵所修。
    子受今天所要做的,是祭亡魂,和祭天地祭神明不一样,为国捐躯的英雄值得祭祀。
    大臣们也都这么觉得,可问题在于,纣王三天前禁止了人殉。
    不人殉,祭祀规格就掉下来了,谈什么告慰将士的亡灵呢?
    还是说三日前的只是些场面话,或者钻个空子,下令从今日之后再正式执行禁止人殉。
    可如此一来,法令的效用会减弱不少。
    子受站在慰灵碑前,碑上写满了名字。
    其实根本没必要,因为这些士兵里有名字的都是少数,更多是类似现代铁蛋、驴二傻、王二麻、李大拐一样,在商朝时十分莫名其妙的名字。
    毕竟百姓之家,认识的字也就那么多。
    大多数人也觉得为此特意铸慰灵碑不划算,就算刻上了名字,能认识的也是少数。
    可子受还是这么做了,与大众意愿相违,这是昏君应该做的。
    而且他觉得,这些为国捐躯的将士们,值得。
    至少留个念想,留个存在过,牺牲过,战斗过的证明。
    子受和这个时代大部分诸侯贵族不同,他更重视人命,哪怕是大头兵,哪怕是奴隶,哪怕是普通百姓。
    子受念着祭文。
    下首的文武,则个个低垂着头。
    唏嘘着,感慨着,猜测纣王到底会不会遵守禁止人殉的法令,也不知道今日如何收尾。
    “父皇为什么不用土方俘虏给将士们殉葬?这样才能报仇雪恨!”
    良久,殷洪憋出一句话,小声向身边的殷郊抱怨道。
    蛮夷嘛,殉了也就殉了。
    殷郊摇头,示意殷洪不要说话。
    他也有些弄不懂,但大家都说父皇是一位仁君圣王,这么做一定有他的道理,继续看下去就能明白了。
    祭辞念完,近卫们抬着大量车驾来了。
    车驾以红绸遮盖,上面装了很多东西。
    文武百官心里同时升起了一个念头,难道这是……土方人?
    纣王最后还是选择了妥协,决定以人殉祭祀阵亡的将士,但又不好违反新定下的法令,就以红绸遮盖……
    自欺欺人吗?
    “揭开。”
    子受令殷破败等人动作,这群膀大腰圆的家伙,不打仗的时候做做苦力,也是一个顶仨的好手。
    这操作更让人不解,到底是干什么?
    “遵命!”
    殷破败等人齐刷刷的吼道,近卫就是近卫,不管怎么样,只忠诚于纣王。
    子受的洗脑相当成功,可惜他们还是学不会鱼肉乡里,朽木啊!
    红绸落下。
    车上是一个个的陶俑。
    面容与土方人极为相似,还用兽血在脸上画着各式花纹,身上配有骨制品。
    “将官者,以陶俑殉之,士兵者,以草人殉之!”
    草人?
    大臣们一看,除了陶俑外,还有许多用蒿草扎成的人形。
    用陶俑草人代替活人来殉葬?
    这……
    也许平民百姓能接受,因为他们也用得起草人。
    可贵族诸侯肯定不乐意的,陶俑和活人能比吗?
    这样是没有灵魂的!
    只有真正的人殉,才能在他们死后,灵魂追随主人去九幽之下服侍,让他们继续享受奢侈生活。
    陶俑能在九幽之下服侍自己穿衣吗?
    草人能在九幽之下于自己行乐吗?
    这时候的古人,还不懂手办的乐趣。
    惊愕之下,也有人细细思量起来。
    纣王创出陶俑、草人,废除人殉的决心毋庸置疑。
    那么,目的到底是什么?
    只是单纯的废除人殉,不必冒天下之大不韪,定有深意。
    商容曾司掌礼乐,比谁都清楚诸侯贵族钟鸣鼎食的背后,到底是怎样的场面。
    繁荣享乐的场景之下,躺满了庶民、奴隶的森森白骨。
    他忽然明白了些什么。
    第89章 酒池
    商容清楚人殉的一切,甚至亲手操办过数次。
    诸侯死后所杀的殉葬者,多的数百,少的数十。
    贵族死后所杀的殉葬者,多的百余,少的数人。
    王族只多不少,幸好从武乙时王族每年都在减少人殉,不然数目累计起来相当恐怖。
    不过即使如此,八百路诸侯每一路累计起来,再加上的小贵族们,每年殉葬者的数目难以估量!
    甚至对大部分人而言,人牲可以少,因为那不是自己用的,而人殉只能多不能少,因为那才是服侍自己下九幽的。
    商容不由得留下冷汗。
    以前还不怎么觉得,现在仔细一想……
    每年会因为人殉减少多少人口?
    商容很快便想通透禁止人殉所带来的利益。
    纣王正在清剿尾大不掉的诸侯,一点点逼迫诸侯,那些诸侯终有一日会反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