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还有一个原因,但恕本王眼下还不能说出来,若日后再有机会,再与七娘子细说。”周从嘉说着便起了身。
崔幼澜便看着他,然而还未等崔幼澜再说什么,周从嘉便转身快步往殿外走去。
崔幼澜一下子直起身子,竟不由开口轻呼道:“殿下!”
可周从嘉却没有回应她,这时正在内殿的崔元媞也终于察觉到外面的动静,后知后觉出来便问崔幼澜:“你们在说什么?”
崔幼澜一时不知该怎么答,而方才就在旁边侍奉着的宫人们虽已经听见了一星半点的,但也不敢轻易说话,一个个都耷眉呵腰的。
崔幼澜终于回过神,怔怔道:“他说要娶我。”
大约半个时辰之后,自圣上那里下了一道旨意来凤仪宫,将崔幼澜赐婚给了昭王周从嘉。
崔元媞在殿内踱了几步,虽脸色沉沉,但倒也说不上急切或是不开心,只是对此事稀里糊涂的,又一时咬不准该不该去圣上那里询问。
毕竟赐婚是好事,崔幼澜也配得周从嘉,若真要问个分明,反而变了味,惹得人心猜疑。
最后崔元媞对接到旨意之后便再也没有说过话的崔幼澜道:“七娘,你不愿意嫁给徐述寒,今日倒是意外之喜了,虽不知昭王为何会忽然起意要娶你,还向圣上去请了旨,但这孩子是我从小看到大的,他的品性是极佳的,你不用担心,既然圣旨已经下了,那便回家好好待嫁去罢,从前那些不开心便也不要再提起了。”
正说着话,殿外便有宫人匆匆来报:“昭王殿下来了。”
崔元媞想了想,便传了周从嘉进来,又不免叮嘱崔幼澜:“见了他你不准再胡说,否则便是抗旨,也惹得夫婿不快。”
说着还是让宫人将崔幼澜带到帘后去坐着,暂时并不让他们二人见面。
一时周从嘉进来,又给崔元媞行礼请安之后,不等崔元媞问起,他便主动道:“当日在宜州见过七娘子,我便已有求娶之意,谁知回了盛都之后不过耽误了少许,便让徐述寒捷足先登,好在亲事还未定,七娘子又实在不愿成了这门亲事,这才便宜了我。”
崔元媞一边听着一边点了点头,半晌后也只是把想问的话咽下,不再提起,只道:“你如此有心,真是我们七娘的福气,本宫只盼着你们日后恩爱和顺,这样本宫也就放心了。”
周从嘉对着崔元媞一揖:“我视娘娘如母亲一般,七娘子是娘娘的妹妹,自然更要好好待她,她是我自己求娶来的,这辈子轻易便不会再更改,请娘娘放心。”
崔元媞明显对周从嘉后半段话不甚在意,她只听前面那两句,脸上便已有欣慰之意,又将周从嘉叫到自己身边来,像是母子二人说话一般又嘱咐了他几句,便要放他离开了。
这时周从嘉道:“七娘子也要出宫,可否让我与七娘子同行,送她回府。”
崔元媞又是思忖一番,见此时天色已晚,便点头同意了。
崔幼澜出来后,一路都没有说话,就连周从嘉,她也只是淡淡地看了一眼。
幂篱之下,崔幼澜的神色被掩去,她想着自己的事。
旨意下来的时候,她并不如先前面对徐述寒时那般抗拒,甚至没有多说一句话。
虽然有崔元媞的耳提面命,让她不许再拒绝,可崔幼澜自己心里明镜似的,若真的不愿,便是有圣旨在前,也总归是不情愿的,自己的心是骗不了的。
她怎么也想不到,事情会有这样的发展,或者说转机。
她是将周从嘉当做救命稻草了。
若她抗拒,不仅是抗旨,也会把自己再度推向徐述寒那里。
可她根本就不爱周从嘉。
崔幼澜垂下头,她厌恶这样的自己。
周从嘉和那道他求来的旨意,似是为她粉饰了太平,然而她却不能自己骗自己。
出了宫门,外面渐渐热闹起来,崔幼澜这才悄悄掀了帘子朝外望去。
周从嘉正骑马走在一旁,他敏锐地觉察出来崔幼澜的目光,于是侧头对着她笑了笑。
崔幼澜道:“殿下,我有些话……想和你说。”
很快,周从嘉便进了马车里来。
他好整以暇等待着崔幼澜开口问他,却并不催促她。
好一会儿后,崔幼澜又问道:“殿下是如何让圣上这么快就下了圣旨的?”
周从嘉没有隐瞒,他想了想道:“那日宫宴上的事,圣上其实也已知晓,只是还不知那人是徐述寒,只能从徐述寒退亲又求亲才能隐约看出,既然圣上不能肯定,徐述寒又未曾开过口,我便提前一步,向圣上承认了我就是那日污了七娘子清白的人,圣上自然就立刻下旨了。”
崔幼澜瞪了一下眼睛,不觉面皮又开始发烫,便低下头去,幸而有幂篱的薄纱遮挡着,这才缓解了些许尴尬。
周从嘉此人知道她最不堪的事,他却要娶她。
给了她一个新的选择,而她也只能心甘情愿走这一条路了。
崔幼澜轻轻叹出一口气,道:“我知道殿下是心善,若是殿下以后遇到心爱的人,便同我直说就是了,我会立刻与殿下和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