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没什么,不过就是些无稽之谈,没几日也就散了。”周从嘉安慰崔元媞道。
崔元媞轻笑一声:“哪有这么容易呢,流言易散,可是崔家的名声却不清白了,真的也好假的也罢,谁家女儿能闹出这种事?既然如今只能补救,她还不肯听话。”
周从嘉默了默,道:“也不能全都怪在七娘子身上。”
“怪不怪的如今也没意思了,本宫只想她赶紧乖顺同意了亲事,她这性子本宫还真怕与徐述寒闹出事,那岂非更难看?”崔元媞推开宫人的手,自己开始按起额角。
“娘娘既怕她与徐述寒闹出事,便不能逼她。”周从嘉微微一叹,道,“既知七娘子性情如此,娘娘就不怕她出事?”
崔元媞听了却连连摇头:“本宫难不成还治不了她一个闺中小娘子?”
周从嘉抿了一下嘴唇,嘴角略微向下:“娘娘,恐怕她会玉石俱焚。”
“当日崔家祖宅出事,娘娘也知道是我救下了七娘子,那时相处,我便感觉到她性子刚烈,那次若不是我极力劝解,她或许已经不在这世上了。”
“那你说该怎么办?”崔元媞疲惫地闭了闭眼,“本宫也不知道七娘会变成这样啊……”
周从嘉一时也没有再说话,他的眉心依旧微微蹙着,似乎在思忖着什么。
然而崔元媞觑了周从嘉一眼,便抬起手摆了摆,道:“罢了,不要再说她的事了,本宫让她跪上一会儿,她总能自己想明白的,谁又不是这么过来的,本宫看本宫的祖母说的倒也不错,七娘也不是不想嫁给徐述寒,而是她起了嫉妒之心,看不得六娘取她而代之。”
闻言,周从嘉对着崔元媞笑了笑,然后稍稍颔首,便也听从崔元媞的意思,不再继续说起崔幼澜了。
崔元媞与周从嘉便在内殿闲话了一会儿家常,两人并非是亲母子,甚至周从嘉连圣上的亲子都不是,是以周从嘉也并不能在凤仪宫逗留过长时间,很快便向崔元媞告辞而出。
退出内殿时,只见崔幼澜仍是跪在那里,先前周从嘉过来时,她倒还答上几句话,此刻既已知从殿内出来的是周从嘉,她却连眼皮子都没动一下了,一直盯着某一处地砖,却也不是出神。
周从嘉眸色微沉,他屏退身边的宫人,然后在崔幼澜面前蹲下/身子。
崔幼澜这才抬眼看了看他,只是还是一言不发。
而周从嘉却忽然启唇道:“不如本王娶你吧。”
第36章 同行
外殿亦是沉静肃穆, 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周从嘉的声音压得极轻,他又离得崔幼澜近,仿佛是在她耳边呢喃一般, 崔幼澜一怔,头一桩事便是怀疑自己入了魔障,起了妄念, 才会从周从嘉口中听到如此离谱的话。
她也不敢问,只是张了张嘴。
周从嘉嘴边噙着浅笑, 又道:“既然你不想嫁给他, 那我娶你可好?”
“你……说什么?”崔幼澜眼中露出一丝极为少见的迷茫,她觉得自己是听错了, 可是周从嘉又说了两遍, 她着实不解他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
除了在宜州有过几面之缘, 加上周从嘉救了她之外, 两人之间并无交集,况且周从嘉还很清楚她和徐述寒发生过的事。
他没有任何理由要娶她的。
崔幼澜垂下眼帘, 素闻有些人最喜爱做的便是两件事,无外乎逼良为娼和救风尘, 她想不通周从嘉为何要说这话, 便也只能揣测是她的际遇而引起了周从嘉救风尘的心态作祟。
周从嘉看着崔幼澜的脸, 只见她从冷若冰霜渐渐转而成为羞恼,但旋即又被她很好地掩饰过去。
崔幼澜定了定神,也压低声音说道:“殿下莫要说笑了, 我此刻正艰难着,当不起殿下这句话的。”
“本王不是一时兴起, ”周从嘉顿了一下,继续说道, “七娘子与本王也算有缘,如此并不算是盲婚哑嫁,本王也能安心,否则娶一位从未见过的贵女闺秀,本王还不知要如何相处。”
不合时宜的,崔幼澜竟忽然想笑出来,她觉得荒谬,只好摇着头道:“殿下要再说下去,我可要当真了,殿下切莫再胡言了。”
“七娘子,”周从嘉叫了她一声,也收敛起脸上的笑意,“本王真的可以娶你。”
崔幼澜的脸色也一变,身子不着痕迹地往后倾了倾,她并非是轻易能够被周从嘉几句话吓得手足无措的,沉下心仍有余力应对。
“若殿下只是可怜我,那大可不必,今日为了逞一时意气便娶了我,以为救我于水火,来日又有心爱之人出现,又要我如何自处?”崔幼澜望着周从嘉,语气平静。
周从嘉沉默起来,正当崔幼澜以为他不会再说话的时候,只听他一字一
句说道:“本王说要娶你,虽不敢说完全没有对你的怜悯,但也不是仅仅因为此处。本王是由皇后娘娘抚育长大的,自本王幼时起便见到圣上和娘娘鹣鲽情深,也甚为羡慕,而你是娘娘的妹妹,举手投足间与本王所想象过的王妃一般无二。”
崔幼澜终于忍不住轻笑了一声,却并不见欣喜,她很快便蹙紧了眉:“真是如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