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0章
    又通过当年资助过的蔡状元如今担任了巡盐御史的便利,提前一月发放盐引给他,轻松获取十倍暴利。
    都足可见盐商有钱,食盐生意暴利可为。
    西门卿若想染指盐引, 向蔡太师府上送礼实属寻常, 但生意都还没影儿, 就送上如此一份厚礼, 所图怕是甚大。
    儿子蔡攸想不明白的, 老子蔡京已经看破,所图怕远不止几张盐引。
    这会儿翟谦来传话老爷要见人,西门卿就向蔡攸施礼告了退。
    跟在翟谦身后, 又见蔡京去了。
    既然老爷要见人, 此前翟谦就吩咐了家人抬献礼物。
    因此西门卿一到正院正厅,就见十大箱子的生辰纲, 已在厅中排铺摆开。
    但只见宝石明珠, 华光溢彩;珊瑚玛瑙,热烈夺目;皮毛成山, 锦绣成堆, 五彩辉煌!山珍海味, 珍果时鲜,高堆盘盒!
    更莫说金灿灿一套锅碗瓢盆炊具,又一套杯碗盘碟餐具,入手敦实厚重!
    还有那一箱子金锭,黄烘烘一千两!
    如此厚礼摆在蔡京眼前,如何能不喜?
    且他又不是史书上有名的清官,反而是数得上号的贪婪奸臣。
    蔡京见得西门卿被引来,就往门口踱步几尺,口中推辞:
    “这礼物太厚,决计不敢收的,你还是抬回去。”
    西门卿趋步上前,口中劝道:“往日多蒙老爷关照,小人没甚长物孝敬,些许薄礼,进献给老爷随手赏人。”
    意思意思地推辞过一回合,蔡京就一副盛情真是难却,勉为其难的样子笑纳了:“既是如此,本官便收了。”
    说完一挥手,就吩咐翟谦:“令左右抬下去,好生收着。”
    翟谦领命,转头吩咐搬抬礼物后候在厅外的小厮们,又把十大箱生辰纲一阵风似的搬抬出去。
    不过片刻,厅中除无声立在角落侍候的小厮和丫鬟,就只剩下蔡京和西门卿。
    “小人请老爷安。”西门卿上前一步,跪倒在厅中。
    仆伏下去的脊背笔直却恭谨,姿态端正又殷勤。
    “西门员外,快起。”蔡京踱步回上首,敛衣入座,才对跪在堂中的西门卿说道。
    西门卿听话站起,低眉垂首,束手恭立堂中。
    “在老爷面前,万不敢称员外,羞煞小人了。”
    蔡京没搭理他这话,自顾寒暄道:“一路可还顺遂?”
    西门卿笑意盈面,仔细回答:“蒙老爷关怀,小人一路有知县相公指派的打虎英雄都头,并二十兵士护卫,些许绿林宵小全不敢近身,个个又都勤恳尽责,护送小人一路顺遂。”
    “打虎英雄?”蔡京被激起些许好奇,“可是他一人打死一头老虎?”
    西门卿一脸的与有荣焉,“正是,这人姓武名松,就是他独一人一顿拳头打死了一头猛虎!”
    蔡京好奇未消,“怎的就要打虎了?”
    西门卿于是从最开始说起,武松怎的避难柴大官人府上,怎的害起伤寒病来,病好后又怎的去寻他亲哥哥,路过那景阳冈,怎的豪爽海量喝了酒,怎的又遇上了那虎,怎的最后一顿拳头打死!
    接着又如何回县衙领赏,又如何性情仁厚,将商银都分予众猎户,最后知县相公又如何慧眼识英雄,指了他做清河县都头。
    西门卿是有点说书天赋在身上的,一五一十说来,就像武松打虎时他就在旁亲见一样,又像那只猛虎是他打死的一般,说的是那叫一个绘声绘色,跌宕起伏!
    “……小人敬佩武都头勇武侠义,后来又有一番因缘际会,我二人便结为了异姓骨肉兄弟。”
    蔡京能四起四落,先后四次任宰相,任期长达十七年之久,操纵权术、揣测上意、把弄人心的本领毋庸置疑。
    这一出打虎英雄的奇闻轶事,他听得也高兴,何不满足他人所愿?
    蔡京因问道:“累次承你费心,无物可报,如何是好?你身上可有甚官役?”
    如今天下失政,卖官鬻狱、贿赂公行,悬称升官、指方补价。
    买官卖官都是一门摆在台面上的合法生意了,蔡京收下重礼后,这样问一句意图明显。
    西门卿却只做不知,谦卑道:“小人一介乡民,身上哪里有甚官役?”
    蔡京捋着胡须,吃饭喝水一般轻描淡写地,“你身上既无官役,素来又在官衙管些公事,正好昨日官家钦赐了我几张空名告身扎付,我安你在你那山东提刑所,做一个理刑千户。”
    “再有你那兄弟武松,颇不失为一个人物,也升他在提刑所做一个理刑副千户,你意下如何?”
    提刑所理刑千户,自然又是明代才有的官职,但金瓶梅本就写宋言明,也是寻常。
    该官职主理辖地司法刑狱,地方治安,监察地方官吏,职能相当于后世一市公安局长及政法委书记。
    正五品的武官,非是隶属吏部,而是隶属兵部。
    武松升的理刑副千户一职,职能与理刑千户雷同,只官低一阶,为从五品武官。
    在原著中正是西门庆的官职,但因为如今生辰担换成了生辰纲,礼厚数倍,官也升了半品。
    “多谢老爷!蒙受老爷莫大之恩,小人纵粉身碎骨,恐亦不能报答一二!”西门卿当即跪谢,“也替我那兄弟武松谢过老爷赏识!”
    蔡京摆摆手不甚在意,转头吩咐侍立的小厮抬书案过来,一道拿来纸墨并扎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