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也不是命不好,嬴寒山想。
第二天晌午她撞见了个熟人,那天在城门口放她进去的那个老守城官也病了。他状况还好,只是脚步有些蹒跚,老守城官坚决地挥退了要上来搀扶他的其他人,挪到锅边上坐下,等着嬴寒山处理完躺在地上的重病患。
“守官?”明黄色的眼睛抬起来,对上他的视线。老人被盯得一个激灵,才认出来眼前这位神医是谁。
“你是那入城的女郎?你妹妹……?”
不在。嬴寒山简短地回答了一句,又低头继续忙碌。到她第二次抬起头来用煮过的布条给人包扎时,才发觉那老守城官还愣愣地看着自己,眼角泛红。
“……不在了?”
啊,不在。嬴寒山怔了几秒猛然意识到什么:“不是人在!人在!”
人在客舍里歇着呢!
好说歹说了半晌守城官才弄明白嬴鸦鸦还在好好地喘气,“不在”就是字面意思的“不在”。嬴寒山替他抽走身上的死气,老人活动活动手腕,脸上的表情松弛了下来。
“原本想着这一把老骨头啊,是要撂在灶台里烧火了。没想到还能起身再过些时日,多亏,多亏……”
他露出一点笑来,那笑又很快湮没在面上的褶皱里。老人扶着身边支医帐的桩子站起身,看着嬴寒山的脸,眼光慢慢垂落下去。
“不能说多亏啊。”他喃喃着。
“这城里是多亏你们姊妹两个进了城才看到点活头,但放你们进了城,是把你们囿在了这遍地疫病的地方,老汉有什么脸说多亏呢。”
嬴寒山摇头:“也无妨,您当初不是为了让我们治病才放我们进来,如今也就不用为我们现在的处境愧疚。说句不好听的……”
她用手指点着桌面:“我们能从崇山峻岭里来,就能从这淡河城墙上走,谁也拦不住我们。”
凡人拦不住修士的步伐,她留下,只因为她想留下。
又有新的士兵被抬了过来,横七竖八地躺在医帐前。嬴寒山俯身拍拍最近那个士兵布满紫斑的脸,从他脸上冒出的死气蛞蝓见了盐一样躲开她的手。
奇也怪哉。她自言自语。又是一个小队?
“是,这是北城门那边的。”老人说。
北城门?
“早前是南城门,也是一个小队一个小队地躺下,有时候晚上回营还好好的,第二天就没一个人能爬起来了。”
“ 裴明府命人去城门撒过石灰,灭杀了老鼠,但情形并未好转。好在病倒的兵士都被好生安置起来调养,是以一开始没有闹到如今这么凶的地步。”
“后来城西也有了疫,那就重了,这一季过去,不少人没挺过来啊……”
嬴寒山没有说话,她从堆在一边的柴草上折下一根干枝,在地上画了一个方形。树枝从西南开始,转向北方,恰好画出一个半圆把城罩住了半边。
“女郎这是?”
“哦,随便画画。”嬴寒山扔了树枝,对着地上的一方与半圆蹙眉。这病是瘟疫,但不全是瘟疫,唯物世界观中的瘟疫来自于病原体,而这病来自于“死气”这种难以解释的东西。不过既然是病,就应该有源头,猝然发病的病例从南向西转向北方,难道是这个源头在绕城做顺时针运动?
她抬起头,望向北向的天空,天幕像是白色的铅盖,把黑气向着淡河县城压下去。
“我得去北边看看。”
裴纪堂没有多过问地同意了她出城,这位长官对她不会长翅膀跑了这件事相当乐观。
从北门离开时她又一次遇上城防官。人手吃紧,再加上“北门有煞,近者皆病”的流言,这里的兵士稀稀拉拉,还有精神好好站着的更几乎没有几个。压阵的老城防官一根梁木一样杵在那里,一身赭红色的对襟圆领袍罩着皮甲,在黯淡的天光下有些红铜一样的质感。
嬴寒山牵着马从他身边经过,老人扭头对她瞩目,眼光在她手里的令牌停留一刻,终是什么也没说。
“不用担心,”她对他笑笑,“我会回来,这地方只要还有一个人病着,我就不会走。”
老人摇头,侧脸看了一眼身侧的兵士,前趋两步。
“实在是惭愧,”老守城官说,“但女郎是要向北边去吗?去多远?”
“老汉的小女儿,家在淡河县北的上庄村里,就是那个离这里大半日远的村子……她来信已经是月前的事情了。”
“乡中不比城里,南边这疫病从处暑后就开始,北边倒还好些。但就是这样,她说到秋收,乡里能下田的人都不多了。”
“老汉子我实在是忧心她那一家几口子,”他从怀里摸出一个布包,包里有些丁零当啷的声音。
“这是老汉这些日子攒的钱,一吊多些,劳烦女郎带给她。女儿夫家姓秦,她小名彤娘子,嘴角有块红胎记,好认得很。你就与她说,若是庄户里日子不好,带着这一吊钱同自家外头的并着两个娃娃离家去避一避。多出来的钱,女郎就拿去给自家妹子买些花,买些吃食。”
他又想叹气了,眼前的女郎看起来就与他女儿一般年纪,按道理托谁也不该托这样一个年纪不大的女子穿过疫地去送钱物。
在这样恶的年头,就算是年轻精壮的汉子,没有重金所托也不可能冒着风险前去不知情况如何的村庄。可他拿不出更多的钱,也找不到更可信的人了。这个女郎虽然年纪轻,一双浅色的眼睛有些锐利逼人的神色,但行事却颇有几分侠骨,她在城里行医不收分文,看人的眼光里也没有施恩的意思。老守城官怀着一点微弱的希望,双手把钱袋子递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