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6章
    北方军队征战多年,早就形成了一些习惯,一些驻军势力拉帮结伙结党营私的也不在少数。这群人可以说的上是窝里横,对自己人威风凛凛,对上鞑罕人,也就望风而逃。
    这些年来,半点战绩也无,倒是找朝廷要粮要人挺积极的。
    朝廷几年前有所察觉,也派人前去打算整顿军务,然而才去了没多久,就有战报回来,说是此人已经战死沙场,尸骨无存。
    这件事一出,朝廷众官员才顿觉心惊,本来皇帝还想派人前去查看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然而,这种苦差事,一不小心要人命,谁愿意去?于是朝廷众臣商议,不,应该说是相互推诿扯皮了大半个月,依旧没有个章程出来。最后此事也只有不了了之。
    边地之事,就算朝廷想管,也是鞭长莫及。此事如果拿捏不好,让那些兵油子生出一星半点的反叛之心,却是朝廷不愿意见到的了。
    这么听之由之之下,边地情况越来越恶劣,皇帝也头疼不已,这才有了几次三番征召魏东篱回朝之事。
    而魏东篱之前在凤宁县遇上陶溪之时,就曾与陶溪提起过大衍朝内忧外患之事。陶溪当时高谈阔论,的确也给了魏东篱不少新的想法。
    这是有了这一点,魏东篱才决定接受皇帝征召,起复返朝。一是为的就是能整肃改革北边的乱象,二来如今朝廷国库空虚,也急需要开通边关贸易,为国家增补税收。
    而边关贸易,就必须要商人流通商品,要是没人愿意去,说什么都是白搭。
    现在沈沐愿意走出一步,何尝不是所有人的期望?
    魏东篱深深看了一眼屏风,捋了捋胡须。
    而陶溪,心中想的尽是沈沐之事,对于魏东篱找他说的事儿也只是敷衍回答了几句。
    魏东篱虽然没有尽兴,却也知道今日难有进展,便也将人放走了。
    第72章
    从丞相府出来,上了马车,沈沐还在想着刚刚与魏丞相的谈话,便没有说话,而陶溪好几次欲言又止,沈沐却仿佛视而不见。
    一时间,两人之间气氛有些沉寂,最后还是陶溪打破了沉寂,开口问道:“沐哥儿,你真要自己单枪匹马走这一趟?”
    沈沐这才回过神来,明白他说的是自己答应带商队去北地之事,便道:“这一次我必须去。”
    “我们之前也有商量过,不是说好了,在商盟中挑选一家合适的吗?哪里用的着自己跑去?”陶溪对于沈沐突然改变计划,有些不解,更多的却是担忧。
    沈沐摇摇头,他早就改变主意了。进京的路上,他就想过迟早会遇上那位长公主,虽然他知道今生命运或有所改变,自己未必就会惹上那位,可是他却不敢完全放心,谁又知道陶溪所说的话本剧情会不会阴差阳差又转圜回原地?
    他不敢赌,也不敢拿沈家来赌。
    尽管表面上看起来不在意,到底心中阴影还是难以抹去,他必须尽快成长起来,要让沈家立于不败之地。
    而这次机会,他必须牢牢抓住。
    所以他还未到京之时,便写了信给魏东篱。表达了自己的意愿,这也是为何魏东篱会贸贸然提出来让沈沐去北地试一试的原由了。否则以魏东篱的为人,即便再缺人手,也不会将沈沐推出去。
    陶溪是个聪明人,他稍微想了一下,便也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见沈沐没有回答,陶溪叹了口气问道:“还是因为那什么长公主的事?”
    这些日子,两人相处久了,对于沈沐的想法,陶溪也算的上是比较了解的。他也知道长公主一直是沈沐心中的结,如果不解开,他一辈子都走不出来。
    沈沐沉默着没有说话,陶溪知道自己是说中了。他也没有立场劝说什么,只能道:“行了,去就去吧,大不了我陪你一起去咯。”
    沈沐蓦然抬头,眉头轻皱,“你去干什么?这件事与你无关。”
    “你都能去,我为什么不能去?”陶溪不以为然的道。
    “那不一样!”沈沐断然拒绝,“北地战乱不止,盗匪横生,不是你该去的地方。”
    陶溪抽了抽嘴角,“你也知道是这么个情况啊?那你还一往无前,毅然决然要去。”
    沈沐无语,“都跟你说了,我跟你不一样……”
    他话还未说完,陶溪已经不打算再继续这个话题了。他瞅了一眼放在沈沐身边的铁盒子,好奇的道:“快看看魏先生交给你的铁盒子里面是个什么东西?”
    他们告辞离开之时,魏东篱特意给了沈沐一个小小的铁盒子,吩咐他出门之后再打开。
    沈沐心中疑惑,却也只有听从。
    沈沐气闷,自己跟他说正事呢,他绕什么圈子?
    哪知陶溪硬是不按常理出牌,附身过去拿起了沈沐手边的铁盒子,一边打开,一边嘀咕道:“什么东西,搞的神神秘秘的?”
    沈沐也知道陶溪是铁了心不跟他说刚才的事儿了。陶溪看似随性,可是只要是他决定了的事情,便是八头马都拉不回来。
    看来只有等以后有时间在跟他说清楚了。
    “咦?”陶溪手里捻起十几张纸来,有些他是认识的,是银票,而另外几张,他却是没见过的东西。
    沈沐见状接过来,反复看了看,这才说道:“看来咱们不用去租院子了。这是京城的一处房契,还有京郊的一处庄子地契。想来是丞相大人看我们初来乍到,一时间难以安置,所以才有此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