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就是朝廷的事儿了,咱小老百姓,也就说说而已。朝廷听不听,做不做,与我关系也并不大。”陶溪无所谓的说。
“你……”魏东篱竟然无话可说。最后只得无奈说道:“罢了罢了,跟你说不清楚。”
沈沐笑了笑,不动声色的替陶溪绕过这个话题,说道:“彰铭府如今商贾会盟,组成了一个商盟,大家可以共同进退。当然了,如果真有需要商盟的地方,大家拧成一股绳,力往一处使,总能发挥出不一般的效用。”
“这个商盟挺不错,之前陶溪所说的北方的建言建策,朝廷已经在商量了。真要出结果,可能还要一些时候。不过,沐哥儿,老夫想问问你,如果你加上你们商盟,可愿意为朝廷分忧?”
沈沐神色一肃,“自然。”
魏东篱宽慰的笑了,“我就知道沐哥儿你是个好的,不像那个……”说完瞟了一眼一旁翘着二郎腿,坐没个坐相的陶溪,满脸的嫌弃。
陶溪:“……”我招谁惹谁了?
魏东篱继续说道:“事到如今,老夫也不瞒你们了,你们都是聪明人,想来也是猜到了老夫的身份了吧?”
沈沐神色一凛,却没敢接话。
魏东篱不以为意的笑笑,说道:“没错,老夫不才,得皇上器重,委以重任,以丞相之职辅佐参与朝政。之前在凤宁县,是因多年前心力不逮,身体抱恙,所以才告老还乡。如今承蒙陛下不弃,三番四次派人宣召起复,因此才又回京述职。”
沈沐听魏东篱告知身份,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情了,不过他也不敢怠慢,忙拉了陶溪站起来行礼道:“草民等之前不知丞相大人的身份,有得罪之处,还请丞相大人恕罪。”
魏东篱笑着让两人起身,“不知者不罪。不过沐哥儿,日后你夫君要是再这般无状,老夫却有权管管来着。”
沈沐点头,“那是自然!”
陶溪小声道:“……要是早知道你身份这么了不得,我肯定不跟你交心,那些话烂在肚子里也不会往外说了。”
屏风里面又是一声“呯砰”茶盖响。
沈沐与陶溪皆是一愣,似乎有些不对劲来着?沈沐心中若有所思。
陶溪却“咦”了一声,“这猫还没跑出去呢?”
魏东篱呵呵笑了几声,“可能吧。”说完便又问道:“北方形势紧张,如果朝廷真在边关设立榷场,实行交易买卖,真会有商贾会去么?”
沈沐闻言也顾不得刚刚的事儿了,他也知道魏丞相问这话的意思。
如今北方两国交战,烽火连天,百姓是苦不堪言,是人都不愿意往那边凑,因此,那边根本就没有商贩敢去。
毕竟,银钱虽然重要,但还是比不过自己的小命重要啊。要是过去北地边关做买卖,一个不小心命丢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沈沐思索了好一会儿,才道:“人总是趋利避害为重,我想,刚开始定然不会有人前去。”
魏东篱闻言直皱眉,刚想说什么,就听沈沐继续说道:“不过,也不是没有法子,只需要有一只头羊,成功经商回来,并且赚取了世人所料想不到的利益,会怎么样?”
陶溪哈哈大笑起来,“这还用说吗?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其他人还会远么?”
魏东篱沉吟问:“你的意思是?”
沈沐微微一笑,“没错,我的意思是先派商队前往北地,只要有了成功的先例,其他人看到有利可图,必然也会趋之若鹜,到时候不用多做什么,自然水到渠成。”
魏东篱点头,他也想到了这一点,如此一来,除了花费时日长久一些,其他的根本不用朝廷费心思。确实是最为有效的方法了。
魏东篱盯着沈沐道:“沐哥儿,如果这个为人之先的机会给你,你可愿意试一试?”
沈沐心跳加速,拳头不由自主的捏紧,他知道,这是一个机会,不管怎样,自己都要抓住了。
他没有任何的犹豫,站起身来坚定道:“吾志所向,一往无前,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只一句话,就已经表明了决心。
“只是,你应该知道,边地战乱不止,如果一去,很可能不能全身而退。即便如此,你也一如既往?”
“丞相大人,沈沐并非什么贪生怕死之辈,若因此退却,沐愿接受罪罚。”
“沐哥儿!”陶溪没想到沈沐竟然想要亲自前往北地,听他这么一说,不禁想要阻止。
然而沈沐并没有理会他,直接说道:“沐愿立下军令状!”
“好!”魏东篱也击掌赞道,“你能有此决心,说明老夫没有选错人,将此事交给你,老夫也放心了。”
他不是没有考虑过沈沐是一个哥儿的问题。但是,一想到在凤宁县之时,沈沐杀伐果决当机立断的解决了二房之事,足以说明沐哥儿有勇有谋。
沈家只不过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商户,如果能从中牟取巨大的利益,造成的影响绝对很大,这样一来,对于其他商户起到的作用也就越大。
加上沈家为人处事有情有义,沐哥儿也帮助周尹良多,因此,他也乐于襄助一番。
陶溪忧心忡忡,沈沐似乎已经打定主意了,此时他也知道难以劝其回头,只能等到离开这里了再说。
事情定下来,魏东篱像是放下了一桩心事,转头又跟陶溪说起了关于北地政令改革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