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毕竟也六十二岁了,六十二岁在当时的那个战乱年代,已经算是长寿了,而且人到老年,他是能够感受到自己的身体状况如何的。
刘邦的悲伤除了他感知到自己的大限之外,还有就是诸侯王和手下部将的叛乱使得他对自己的臣子产生了怀疑。
大限将至,大汉又要交到谁的手中,让谁辅佐呢?“安得猛士守四方兮”正是因此发出的感慨。】
大汉十二年……
刘邦眼神复杂,天幕真真实实、确确切切地告知了他将来死于哪一年……是个人都不想死啊,刘邦自然也不例外,但他除却他个人的生死之外,他更担心的是他的大汉王朝。
刘盈生性温和,他真的能支撑起大汉王朝吗?天幕曾经说过,大汉有七位连续着的明君,刘盈是否也是其中一位呢?汉惠帝……
张良见刘邦忧心忡忡的模样,开口道:“陛下,天幕未出现下的汉十二年或许真的是您的逝去之年,但如今天幕已现,您再也不会被英布再次射中一箭,自然不会伤势加重,也就不会在汉十二年去世了……”
刘邦闻言,顿时耳清目明,是啊,如今又有哪个诸侯王胆敢谋反呢!他也不会因英布谋反而前往平叛,更不会再被射中一箭了。
刘邦立刻笑了,“朕差点就被绕进去了……还是你想得清楚。”
张良心中无奈,脸上却挂着得体的笑容。
【刘邦在当时甚至连大管家萧何都不信任了,当他在平叛陈豨的时候听到韩信因谋反被诛杀后,立刻下了个诏书给萧何。
诏书上写着加封五千户食邑给萧何,五千户食邑就是五千户的老百姓原本要交给国家的税转而上交给萧何。另外还给萧何增加了五百护卫队。
这是很重的奖赏了,刘邦为什么这么做呢?当然是生怕萧何效仿韩信谋反,害怕萧何心有二心,赶紧散财安抚他。
而萧何得到这么厚重的奖励,他非常高兴,立刻办了个庆功宴,文武百官都来祝贺他受封受赏。
恰好在当时,原秦国的有一位东陵侯邵平打着小白布来到了萧何家里吊丧,这萧何看了顿时愣住了……
我这边正在办喜事呢,你特么居然来吊丧!
萧何怒气冲冲问他,你怎么回事?文武百官都来贺喜,唯独你来扫兴,你到底要干嘛?
邵平指着萧何摇摇头,说,你大难将至了。你看看你,陛下在前线平叛,你倒好,在这里开庆功宴,而且你想想,韩信刚刚谋反被杀了,陛下立刻给你加封,这显然是对你也不放心了,立刻厚赏先安抚你,你现在这般作态,只怕陛下回来就要清算你了……
萧何一听,被赏赐后的兴奋顿时消散了,他的理智也回来了,于是立刻遣散了文武百官,庆宫宴也不举行了。
另外他刚刚到手的五千户食邑退掉,五百人的护卫队也不要了,接着再把自己的家产拿出来一半献给国家当军饷,更甚至把自己家族中年满十五岁及以上的男子全部送到了前线去当兵。
这妥妥的求生欲啊!】
韩信:……好家伙,你这是踩着我向大汉表忠诚还不够,把自己的儿子孙子统统送到陛下的眼皮底子下啊!还得是你!
萧何接收到韩信的目光,顿时嘴角抽搐……
他顿了顿,也慢慢领会到将来的自己之所以会做出这样的挽救行为,大抵是真正意识到君臣有别了吧,陛下早就不再是当年起事时需要他们的沛公了。
刘邦此时也情绪复杂,一时之间不知如何开口,这帝皇之位,一旦坐上,身边再也没有真正可以信任之人。
物是人非事事休……
【萧何最后送儿子、孙子到前线的举动,就是在向刘邦表示,看,我的后代都在你手里了,是人质了,他们在你的手上,我是不可能背叛你的。
所以,鉴于以上,刘邦大悦。
当然萧何还是在刘邦的监视下的,虽然他在打仗,但是京城有人盯着丞相萧何,时时向刘邦汇报萧何的一举一动。
萧何心里就犯嘀咕了,我的家产都捐了一半了,儿子孙子也在你手里了,你怎么还是如此呢?
萧何琢磨着他到底要如何打消刘邦的怀疑呢,于是他选择自己给刘邦送一个把柄,只有自己真的有把柄在刘邦手上,他才可能放心。
所以,萧何指使他的部下向刘邦揭发他贪污受贿,如此一来,他的名声就全毁了,要知道老百姓最是讨厌贪官的。
至此萧何在大汉民间的声望就一落千丈了,刘邦这才终于放心了。】
韩信:??!!
这……这居然还能如此?自己给自己安个罪名,安个不至于是死罪的罪名以此来逃过真正的死罪?
韩信敬佩地看向萧何,还得是你啊,老哥!难怪咱死在你的手上,你可真是灯下黑。
萧何摸了摸鼻子,在心中告诫自己,这一次可不能再飘了。
刘邦意味深长地看了萧何几眼,哼笑一声,这老东西还真有能耐……
萧何:……
【最后刘邦忧虑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大汉未来的继承人,应该是谁才好呢?】
天幕这话刚落,前殿,后宫中众人呼吸一滞,这才是真正关乎他们大多数人将来的选择啊!
陛下的死固然让人悲痛,但大汉王朝还要继续下去,他们依旧还是在大汉当官,顶头的皇帝是谁就非常重要了,更甚至如今,太子刘盈生性温和,和当今陛下刘邦的性子实在不像,陛下似乎对此也颇有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