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60章
    刘邦总算听到了想要的答案,眉眼顿时舒展,他刘邦作战能力比不过项羽又如何,他手下猛将良臣如云,总有一个比项羽更优秀。
    【项羽的大军挺进函谷关,军队驻扎在鸿门。
    项羽召集部将商议如何对付刘邦,范增便出来道,刘邦过去住在沛县的时候,谁都知道他是个无赖之徒,贪财、好色,流氓仔。如今他进了关,咸阳城内金银珠宝、数不胜数,他必定路都走不动了才对。
    但是今时今日他偏偏做出一副不贪财、不好色的样子,退驻霸上,还和关中百姓约法三章,收拢人心,如此一看,他定然野心不小,将会有更大的图谋,而且听说刘邦身上有龙云缠身,咱们不得不防,必须尽快铲除他。
    项羽一听便有所顾虑,觉得自己曾经和刘邦到底曾结拜为兄弟,怎么能反目成仇、互相残杀呢?
    他的部下一看,项羽居然有如此顾虑,急着劝道:“可是关中只能有一个王啊!!他派兵把守函谷关就是为了将你拦在关外,自己好独占关中。”
    项羽的部下们劝啊劝啊,都在告诉他,刘邦现在和他没有公开撕破脸就是因为他的兵力不足,如果待他羽翼丰满,到时候可就晚了。
    打天下、争王位、可不能有半点仁慈之心!】
    刘邦嗤笑一声,仿佛听见了什么好笑的话,“项羽仁慈?这莫不是在戏弄朕?”
    群臣自然也跟着摇头,一个脾气暴躁、能够直接坑杀几十万秦军的人怎么能够称得上仁慈呢!
    【就在项羽犹豫不决的时候,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遣人来到了项羽的营帐中。
    这位使者和项羽说,左司马曹无伤是楚国人,对项将军的英勇无敌非常地敬佩,所以叫我把刘邦的消息传递给将军您。
    刘邦现在虽然退驻霸上,但那只是做给别人看的,他已经告诉众人,说他奉楚怀王的话,先入关中者为王,就是在向大家表示他就是关中王,而且还听说他准备拜秦国的子婴为相,刘邦派人驻守函谷关就是准备和项将军您开战。】
    刘邦:……??
    朕什么时候要封子婴为相了??
    【项羽听了之后勃然大怒,一个劲儿地骂刘邦忘恩负义,说没有项家军,哪里有他刘邦的今天。他项羽要灭秦,刘邦却要拜子婴为相,这肯定是在和他项羽对着干啊,他倒要看看刘邦是不是心就那么黑的。
    项羽在此刻下了命令,军队上下大家大吃一顿,吃饱了好做事,明天就准备去进攻霸上!
    我们来看看此时刘邦和项羽之间的兵力差距,项羽有四十万大军,号称一百万大军,刘邦有十万大军,号称二十万大军!
    这兵力差距简直就是碾压式打击,项羽与刘邦的大军只相距了短短的四十多里。
    项羽的将士们能征善战,勇猛顽强,他们认为己方有四十万大军,而那刘邦的军队,武不如王离,威不如章邯,根本不足为惧,明天早上去进攻霸上,一个个信心十足。
    可以说这个时候又是一个历史的分叉路口,若不是项羽的叔叔项伯“横空出世”,未来怎么样还真不好说啊!】
    张良看着身边已经被赐姓为“刘”,封为射阳侯的项伯,压低声音道:“当日的确多亏了您。”
    项伯面色惭愧,低声道:“不敢当不敢当,曾经我杀了秦官,正是您解囊相助,患难之交怎可忘却,我不做那等忘恩负义之人。”
    刘邦耳朵尖得很,忘恩负义……?
    此时他已经被对“忘恩负义”这四个字ptsd了,听到这几个字嘴角顿时绷紧了。
    【项羽大军驻地里是一片欢快兴奋的样子,将士们好酒好肉吃着喝着,众人畅想着攻入咸阳城之后,那富丽堂皇,集六国财宝于一宫的秦皇宫。
    这时的气氛有多高涨,项伯的心就有多冰冷。
    夜色深沉,他踏着冻僵的泥土,沿着河堤,迎着尖锐的寒风,沉默地走着。
    项伯虽然年纪比项羽小,但他按照辈分是项羽的叔叔,他和项羽是亲人的关系,但是张良呢,又是他落难之时的恩人。
    身为楚国贵族的后裔,秦朝还在的时候,他受尽了屈辱和为难,张良对他的帮助就像是寒冷中的一丝温暖,他一直记在了心里。
    恩义难两全啊!项伯陷入了深深的纠结之中,他想啊,他到底要怎么做才好呢?
    项羽那勇猛无敌的四十万大军,刘邦大军必输无疑啊,章邯大军都投降了,但那二十万的大军都被坑杀了,刘邦的大军必定没有生路啊!
    项羽感叹道,刘邦死不足惜,但是我那好友张良万一不幸被抓,叫我项伯的良心往哪里放啊!】
    刘邦死不足惜??
    刘邦:……?
    刘邦眼神幽幽地看向项伯,原来当时你是这样想的啊!
    项伯摸了摸鼻子,连忙垂下眼帘,可不是嘛,当时他就是迁怒刘邦,好好的当你的沛公不行嘛,几斤几两你不知道啊,还扯上他的恩人……
    【昏暗的月色下,项伯会回忆起了当年的事迹,想当初他杀了秦官,逃亡下邳,穷困潦倒的时候,正是张良慷慨解囊,他才得已活到现在。
    项伯觉得患难之交不可相忘,如果他不知道项羽准备攻打刘邦,那也就算了,但是他明明知道啊,又有时间和条件去救他,怎么能避而不久呢,那样他的良心怎么过得去啊!
    项伯怎么都过不去心里那一关,他越想越觉得自己有责任去把张良带过来,他深知张良的优秀,这样的人跟着他投奔项羽才是最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