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49章
    俗话说,忠臣不事二主,雍齿本人这都侍奉了几任主子了……】
    此时的雍齿:……
    这哪里的俗话,我可是从未听说过啊!
    雍齿偷偷瞄了陛下一眼,见对方面色如常,这才狠狠地松了一口气。
    早年与雍齿交好的王陵心里无奈叹道,虽然好友雍齿如今已经归属陛下,但他看得出来陛下对雍齿并不重用。不过想也是,雍齿早年给陛下沉重的那一击,谁又能忘记呢?
    【有意思的是,汉高祖六年时,刘邦恩赏功臣二十余人,大封列侯后,他在洛阳南宫,从楼阁复道上常常望见一些将领在沙地上彼此讨论。
    刘邦很疑惑,便问张良,“这些人是在干什么啊?”
    张良便道:“他们在发牢骚,因为现在陛下您以平民的身份起事,靠着这些人取得了天下,现在陛下您做了天子,封赏的都是萧何、曹参这些陛下您亲近的重臣,诛杀的都是一生中仇恨的人,而他们通过计算之后,觉得天下的土地都不够一一封赏的,这些人深怕自己接下来还是封赏不到,又害怕将来被怀疑到平生的过失而被诛杀,所以他们都在议论要怎么办?”
    刘邦听后忧心忡忡,便问张良,这可如何是好……
    张良说,陛下你最痛恨谁,痛恨的这个人又都是群臣们知道的,你就厚赏他,这样大家都会觉得他们也会有得赏的希望,毕竟陛下最讨厌的人都能得赏赐,他们将来肯定也能。
    刘邦深觉有理,因此他封了雍齿为“什邡侯”。由此可见刘邦到底有多讨厌雍齿了……】
    刘邦:……这、这天幕怎么把这给透露出来了。
    他与雍齿颇有宿怨,此人还多次使他受窘受辱,他原本想要杀掉他,但因为他的功劳多,所以也就没有杀他。
    雍齿:?!
    吾命休矣!
    沉默、沉默……群臣都尴尬地垂头不语,这会儿可不是他们能够冒头说话的时刻。
    王陵暗搓搓用手肘碰了碰雍齿,雍齿这才恍然回过神来,他猛地一下子跪倒在地,神色愧疚,“陛下……陛下,臣当时是猪油蒙了心,臣已经归附了大汉,往后必定为大汉尽心尽力,望陛下饶恕臣!”
    王陵暗自点头,还算不傻,知道要表表忠心。
    刘邦微笑,温声道,“起来,起来,往后尽心效忠大汉便是。”
    即便皇帝是笑着的,但雍齿仍然控制不住地微微发抖,“臣谨遵圣命。”
    【不过雍齿命还是不错的,刘邦即便再讨厌他,也没有出手干掉他。因为他在后来对大汉王朝的安稳根本构不成什么威胁,所以也是安稳地寿终正寝了。】
    刘邦闻言,温和一笑,看吧,朕怎么会是那等诛杀功臣的皇帝呢?
    【雍齿再看不起刘邦,也知道这个时候刘邦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保住沛县,让沛县不受外界战火的侵扰,而他作为沛县人,是不可在这个关头置身事外的,所以他便答应了。
    刘邦呢,也是想着他作为沛县上层圈子的人,分量够重,大家又都是同乡人,不可能会有人背弃自己的家乡,所以丰邑这座城池便让他来守着了。
    于是樊哙和雍齿交换场地,雍齿守城,樊哙跟着刘邦前往了薛地。
    泗水郡的上层领导就驻扎在薛地西边驻扎,刘邦带着将士们哗啦啦过去,直接就是一顿凶猛地横冲直撞,直接将薛地打败了。
    此时,刘邦的两三千人队伍在经过了丰邑和薛地两波投降人员的补充,队伍进一步壮大了。
    方舆城的守军眼看周围的城池全部归属了刘邦了,于是望风而降。
    刘邦在这几次的战役中,采取了逐个击破的策略,并且在决策的过程中干脆利落,该放弃时放弃,该撤退时撤退,审时度势。】
    刘邦听着天幕在夸赞自己,他苦笑着摇了摇头,“朕当时虽然击杀了泗水郡守,但并没有占领整个郡,朕当时的兵力实在太弱了。”
    张良也不得不承认,早期陛下打天下是真的很艰难。
    【总之,刘邦在沛县起义的第二个月,就杀了泗水郡的郡守,使得泗水郡的监御史平投降了。
    这几场胜利之后,刘邦将目光放到了泗水郡的其他城池上,于是他带着萧何、夏侯婴、樊哙以及士兵三千和在丰邑追随他的人来到了亢父,准备接收“新地盘”。
    然而便是从这个时候,刘邦开始遭遇早期发家时的重大挫折。
    前面我们说过沛县附近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是战国时期,魏国和楚国的交界处,所以在这个特殊的时候,魏国人周市竟然带大军来到了方舆。
    留守的曹参率领着部下与魏国大军正对峙着,却没想到后方的方舆城竟然直接反叛,主动归附魏国。
    方舆城内的百姓大多是原先六国时期的魏国人,所以他们这么做,其实也无可厚非了,但这对刘邦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泗水郡情势再度急转直下……】
    第162章
    天幕说到此处,雍齿连忙低下了头颅,他已经预料到接下来会讲到什么事了。
    【周市派人前往接触驻守丰邑的雍齿,对方对雍齿说道,丰邑是之前梁王曾经迁移到的地方,如今魏国已经反秦,也攻陷了几十座城池,你雍齿如果投降魏国,魏国就封你为侯,让你驻守丰邑。不然的话,我们就要血洗丰邑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