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绍对平阳公主说,你的父亲将要起兵扫平乱世,我打算前去迎接他的义旗,一起离开又不可行,很容易引起朝廷的怀疑。我害怕我独自走后你面对朝廷会有危险,不知道该怎么办?
平阳公主听到他那样说,直接告诉他,你赶紧离开,她自己会有办法的,而且她是女子,遇到危险反而有地方躲起来。
事实证明,柴绍的担心是多余的,平阳公主嘴上说得好好的,躲起来,然而事实告诉你,她才不呢!
好家伙,她直接自己招兵募马和朝廷干起来了。】
平阳公主逝世于武德六年,这是李渊心中的痛。
天幕这会儿具体说起了平阳公主,武将们不由得心怀敬佩,世间大多数男子较之平阳公主都显得十分逊色。
屈突通自然也不例外,天幕虽说自己是一代名将,但屈突通自认自己是比不上平阳公主的,曾经他被平阳公主打败过好几次,还是大败,惨败!
秦王李世民与妹妹平阳公主的感情甚好,想起妹妹曾经的英姿飒爽,李世民顿生悲伤,只是这会儿他可不敢哭了,只能憋住,忍住!
【当柴绍从小道直奔太原的时候,平阳公主则在后方进行各种安排,确保柴绍能够平安到达太原。
而她自己则是立刻动身去到鄠县的李氏庄园,女扮男装,自称“李公子”,将当地的产业变卖,赈济灾民,很快就招募到一支几百人的队伍。
等到父亲李渊的起兵的消息传来,她就决心为父亲招募更多的兵马,以超人的胆略和才识,在接下来的三个月内,她就招募了四五支在江湖上已经具有相当规模的起义军了。
而这些起义军之中最大的一支是胡商何潘仁,此人在当时手下已经有几万人了,而平阳公主当时的势力并没有何潘仁那么强,但是何潘仁就是愿意做平阳公主的手下。
接着平阳公主又连续收编了李仲文、向善志、丘师利等等的起义军,势力大增。
而在此期间,隋朝朝廷不断地派兵打压平阳公主,但是,每一次、每一次平阳公主都打败了隋朝的兵马,而且还是势如破竹地连续攻占了户县、周至、武功、始平等地。】
【由平阳公主做主帅的这支义军,军纪是非常严明的,平阳公主本人令出必行,整支军队都对他是肃然起劲的。
在当时隋末大乱的时候,这支队伍还非常用心地护着底层的老百姓,很快这支队伍就得到了百姓的拥戴,人们将平阳公主称为“李娘子”,将她的队伍称为“娘子军”。
名声打出去之后,很多人都千里奔袭而来,只为加入这支“娘子军”。
不久之后,平阳公主的这支娘子军很快就超过了七万人,不得不说,平阳公主在军事上是由有超脱平常人的直觉和见地。
前面李渊到了河东之后,攻打不下屈突通守着的大城,就是平阳公主鄠县的势力过来投奔了。
李渊非常高兴她的女儿已经在关中给他打下了一大片的地盘。
一直到后来,大唐建立之后,平阳公主就前往山西了,那里是李家的大本营,她驻守在出入山西的的咽喉重地,山西是中原和关中的屏障,无山西则中原和关中不稳。
此地的原名叫苇泽关,后来因为平阳公主的娘子军镇守在那里,后世直接将其改为了“娘子关”。】
苇泽关改名为“娘子关”!
后世人根据前人的功绩改变地理位置的名称,那是一份极为盛大的荣耀。
李渊听闻,热泪盈眶,“好啊好!我儿便是这般优秀。千古留名了啊!只要山不倒,我儿便永在啊!”
这世间谁不想取得这般荣耀。
【而平阳公主本人的一些信息在史料上并没有记载,例如她的本名到底叫什么?后世人倒是演化出“李秀宁”这个名字,但到底是不是不好说。
特别是长安之战后,她的事迹直接在史料上消失了,一直到武德六年二月的时候,史书上才突如其来的一笔记载了她的死讯。
之所以会记载这一笔,主要是因为她的葬礼实在太与众不同了,她是以军礼下葬的,是中国封建史上唯一一个由军队为她举殡的女子。
“明德有功曰昭”,所以平阳公主的谥号便是“昭”,历史上不止一个“平阳公主”,但只有一个“平阳昭公主”,是她打下了大唐的半壁江山。
儿女太过优秀,所以人家都说唐高祖李渊实在好命,生的儿子女儿一个赛一个地能打。】
第98章
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拍死沙滩上。
李渊一时间竟无语凝噎,所以是因为他的儿女太够优秀,导致他本人的光辉被压制住了?
李渊苦笑不得,原来有一个唐太宗就算了,现在再来个平阳昭公主,他很不得仰头长啸,咋地?他们都是朕生的,难道朕不优秀??
秦王李世民:妹妹打下了大唐的半壁江山,而另外一半的江山怎能不算是我打下来的呢?
太子李建成:妹妹打下了大唐的半壁江山,而另外一半的江山必定是我的功劳,大唐还未建立时,阵斩宋老生、攻打河东……我并非没有参与!
齐王李元吉:我一直守着山西太原老本营,我怎么不算有功劳呢?这半壁江山必定有我的一份功劳在。
几人的心思千回百转,己方阵营同仇敌忾。
而李渊这时已经思绪落在平阳昭公主的史料记载上,他皱紧眉头,“公主已经去世三年,后世没有公主在武德六年之后的记载,差史官查一查,再将记载多复刻几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