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91章
    不会以为是治病,只会以为是残忍的虐.杀现场。
    如果患者恰巧是这古人的亲友,那他会做什么呢?
    肯定是打跑医生,“救”出患者。
    同理,那些现代医生若能看到一千多年后更为神奇的医疗方式,又能理解吗?
    不用苛责嘲笑,这不是愚蠢不愚蠢的问题,只是认知上的不同。
    时光洪流中,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优势和局限。
    她是穿越者,有着抗疫经验,还知道华佗、张仲景都是传颂千年的名医,她的经验加上他们的医术,应对汉寿大疫至少有七分的把握。
    但高顺没有上帝视角,他不知道。
    他只是以自己过往的认知,判断出这件事情很危险,有可能让她丧命。
    不劝她、不跟她沟通,而是直接采取软禁这种过激的方式,应该是怕被她说服。
    可是,这么做对他自己没有半点好处。
    还会得罪她。
    因为,就算是为了她好,辜负她的信任、软禁她也是不争的事实。
    这是职场上的大忌。
    以常理推之,往后她会防着他、戒备他,不会再重用。
    ——这件事情上你能软禁我,那别的事情上,你会不会也打着为我好的旗号,再次违背我的意愿呢?
    嫌隙由此而生,难以回到从前。
    比较聪明的做法,是苦口婆心地用言语劝说她,她当然不会听,执意要去汉寿防治大疫,他很无奈,只能尊重她的决定。
    若是成功,皆大欢喜。
    若是失败,她染上疫症死于汉寿,他也劝过,尽力了。
    吕布回来也怪不到他头上。
    但高顺没有采取这种聪明人的做法,而是粗暴地软禁了她。
    是他想不到这些内里玄机吗?
    当然不是,他又不蠢。
    他只是把她当成了自家人,并且寄予厚望,所以宁愿被她记恨,也要做出自以为正确的选择。
    可这样的高顺,她又怎么记恨得起来?
    何况,虽然关了她,事情可没少做。
    按照她的治疫手册,有条不紊地执行着。
    其一,布告天下,朝廷回应刘表的请求,将派特使入荆治疫。
    其二,动员关中医者,与青囊堂同赴汉寿。
    其三,根据华佗的要求,大批量采购药材。
    其四,采购、并号召关中世族捐献细布,发动百姓制成简单的防护衣,包含口.罩、手套等等。
    其五,筹集粮草、物资、马匹、车辆等等,做好出行准备。
    其六,征调三千精兵,一同前往。
    跟她要求不同的只有一点,高顺不想让她去,便没公布特使是她,而是表华佗为太医丞,此行以华佗为首。
    小皇帝也反对她去,立时同意了。
    这些事情,都是高顺每天晚上派亲随过来告知她的。
    隔着门,堵着耳朵,只能说,不能听。
    ......这到底是有多害怕听到她的声音?竟然防到这种地步!
    张祯无语至极。
    感觉自己的口才被严重高估,已经妖魔化。
    她要有那么大的本事,还打什么仗,每次让她上场就行了呀!
    高顺的亲随还送来了家人给她的信,每一封都夸高顺做得对,劝她好生待着,不要冒险。
    母亲和姐妹们的信上,还有泪痕。
    姐姐如意说,知道她肯定有自己的考量,但请她想想父母亲人,她若有个好歹,大家会有多悲伤。
    兄长张五郎也说,她不通医术,去了也作用不大,还会让亲友担忧,不如留在长安打理后勤事宜,让华神医一行没有后顾之忧。
    张祯承认,他们说得也有一定的道理。
    可她去汉寿,本来图的就是一举多得!
    不去就亏了啊!
    想给他们回信解释也不行,高顺的亲随说,将军有令,与治疫无关的纸张,一律不许传递。
    “女君,你就认命了么?”
    月凉如水,周羽、花妮陪着她在长廊一侧赏月。
    听着外面甲士的走动声,两人恨不能拖高顺来打一顿。
    女君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要他管!
    张祯微微一笑,小声道,“收拾好行装,三日后他再不开门,我们就自己出去!”
    刚收到消息的那一晚,她就列好了时间流程表。
    所有准备工作,至少需要十二天。
    时间很长,可这已经是她能拿出的最快的速度。
    如果不是有关中保卫战时官民协同的经验,还做不到这么快呢。
    她也知道汉寿急需帮助,但如果不做好准备,去了又有何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道理都是相通的。
    高顺是在第二日软禁她,加上被软禁的三日,是五日。
    她再给高顺三日,希望他能自己想明白,那就是第八日。
    还剩四日,足够她检查各项筹备工作。
    第十二日,她一定要率众去荆州。
    周羽:“......怎么出?”
    她和花妮都出不去,女君细胳膊细腿的,能怎么办?
    张祯:“秘密,不能说,到时你就知道了。”
    吕布、高顺等人怕她遭遇不测,对她严密保护,墨家同门也怕。
    所以悄悄给了她各种防身利器。
    有些藏在她家中小楼里,有些就在这个她常住的院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