祢衡看他如智障,“堵上耳朵,不就成了聋子?刺客来了也听不见,还怎么行护卫之职?”
杨修:“......那倒也是。”
光想着防张神悦了,忘了防刺客。
——
“你们小心些,快下来!”
张祯担忧地道。
她被关在院中,已是第三日。
院门一直从外锁着,只有送粮食和瓜果蔬菜,以及传递“治疫手册”时打开,连只小猫都跑不出去。
跟她一起被关的,除了当时在场的丫头仆妇,还有周羽和花妮。
两人数次爬上屋顶、树枝,都被外面的甲士用包着布团的长棍打下来。
她也在两人的帮助下爬上去过。
但甲士一见她的面,立时丢下长棍,抽出佩刀,横在颈间。
还不是一个,而是所有能看见她的。
意思很明显,她若想出去,他们不敢阻拦,也不敢放行,只能自刎。
他们的目光如此坚毅,她不敢赌。
只好回来。
又有仆妇悄悄说,那棵最高的柏树后有狗洞。
为了出去,她也顾不得了,钻狗洞也无妨。
花妮先去探路,头才伸出去,就被甲士推了回来。
然后狗洞也被填了。
周羽、花妮越挫越勇,还要从屋顶冲。
一天冲十多次,一次没成功,反而看得她心惊胆颤。
害怕她们一个没站稳,摔成半身不遂。
“女君勿忧,半夜我们再试一次!”
花妮气恼地道。
她就不信了,这些竖子夜里也能这般警觉!
张祯叹口气,郑重叮嘱道,“千万别试!”
亲,认输吧,你们势单力薄,打不过老高派来的这些人。
汉寿城,她是非去不可!
有那么一瞬,她的脑回路跟刘表一致。
不希望有大疫,可既然大疫已经出现,成为事实,何不善加利用?
区别在于,刘表的利用,是用来害她,借此对抗朝廷。
而她的利用,是治病救人,借此进入荆州。
是的,这是一个进入荆州的契机。
刘表此人,跟袁绍、袁术、曹操等诸侯不同。
史书上对他的评价是“无大志”,站在他麾下部将、谋士的角度,这是一个很大的缺点,跟着他没前途。
但站在朝廷的角度,这意味着刘表相对安分,不是会率先掀桌子的那一拨。
如果说袁绍、袁术是朝廷的急症,需要立刻治疗,那他就是朝廷的慢性病,不用马上住院。
他又是皇室宗亲,因此朝中诸公对他的容忍度很高。
而刘表本身也有学识、有才干、有名望。
荆州曾经宗贼兴盛,械斗频繁,甚至劫掠郡县,危害极大。
他单骑入荆后,在当地世族蔡瑁、蒯良、蒯越等人的帮助下,诱杀宗贼首领五十五人,并袭其部众,一举平定。
此后开经立学,爱民养士,人心所归。
史上称之为“万里肃清、群民悦服”,很受百姓爱戴。
如果世道一直乱下去,刘表会被同行们衬托成一个好人、好官。
但她既然想结束乱世,恢复中央集权制,刘表就不能不除。
这个除,不一定是要他的命,交出荆州就好,像袁绍一样。
再纵容下去,荆州真成国中之国了,然后等他一死,又乱成一锅粥。
不过,对付刘表,不能硬搬对付袁绍那一套。
朝廷若派兵去攻打,荆州士民会与他同进退,纵能打下,也会造成极大的伤亡。
因而张祯想了很久,也没想到什么妙计。
还感叹慢性病也能要人命,并且更难根治。
唯一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是先不动荆州,处理别的问题,最后以天下大势倒逼刘表臣服。
结果他自己递来了橄榄枝。
张祯怎能不接?
接得飞快,唯恐迟了被收回去!
但四面高墙,拦住了她奔向荆州的脚步。
然而她也不怪高顺。
不仅不怪,还很感动。
以前看三国的时候,她就有一种强烈的感受,三国的武将、谋士,甚至处于底层的小人物,似乎都有自己的想法,个性也很鲜明。
换在别的时期,像曹操、刘备、孙权、袁绍、刘表这样的人物,可能“虎躯一震,浑身散发出王霸之气”,就降服了将领谋士、普罗大众,黄袍加身,从容登上尊位。
可这时期不行。
你要震你尽管震,我不care,我若觉得你不好,你再王霸也没用。
陈宫就是个例子,居然舍曹操而就吕布,如果不是史实而是小说,写出来会被读者骂死,因为不够模式化,不符合读者大爷们的预期。
也正因为大家都太有想法了,才各自为政,难以统一。
那么高顺当然也会有自己的想法,他是活人,不是npc。
第253章 秘密,不能说
张祯也明白高顺在想什么。
怕她死。
虽然这很碍事儿,可真是出于爱护她的心理。
他没有说“我都是为了你好”,但确实是为了她好,方法错了,出发点却没错。
试想,假如一个古代人,机缘巧合之下,目睹了一场现代手术,开颅或开胸、截肢那种,患者血肉模糊,医生手执各类刀具。
这古人会以为这是个什么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