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道大爷如此牵挂,连夫人几时醒都能猜准。被镜中人望了一眼,紫荷垂首放下骨梳。
“夫人,厨房里炖着一盅鸽子汤,里面加了新鲜的莲子,现下火候正好,咱们用些罢?”
“好。”
才说完,鸽子汤就端进了偏厅,另有几碟菜,分别清是蒸鲥鱼,五香茄子,
及着一碗蜜渍豆腐。
都是刚刚做成,秦霁刚醒便吃上了。
用罢饭,她去见了庄子上的几个管事,问了田产和收成。永安郡主和长公主给她的着实不少,现今这些田产都在她手里,无论如何都得过问过问。
今日只叫了五个管事过来,却也够秦霁忙整个下晌。
她学过管家,但真正处理这样多的账目,还是第一次。陆迢早先提过一个嬷嬷,今日也将她请了过来,在旁指点。
一应事宜忙到傍晚,才勉强收尾。秦霁留嬷嬷在园中用饭,她一万个推辞不敢。
秦霁只好备下礼物,另有二十两银放在提盒中一并交给她,使白鹭园的马车送她回家。
回了正屋,秦霁在案前翻看这些田庄以前的账目。未几,紫荷走进来,道:“夫人,大爷的人回来报信说官署事忙,让您自己先用饭,不必等他。”
她问道:“现在叫人摆饭么?”
秦霁想说不用,转念一顿,“摆上来罢。”
夜里灯烛一寸寸矮下去,待秦霁看完那些账册,做的批注也写满了小半本册子。
合上书页,正房空空荡荡,只有她一个人。
烛火也只剩伶仃一盏,秦霁看了对面的书案一眼,笔架上挂着粗细不同的两只狼毫,案面干净无物。
房里本来只有一张书案,陆迢先时待在书房。后来说太晚,提灯回房不方便,在榻上待了几日后,房里多出来一张书案,与原先那张相对。
秦霁起身,环视了一圈周围,莫名觉得有些不习惯。
大约是这间房太大,她想。
靠近门口的灯架上,秦霁换了一只新烛,点燃后便去歇了。她睡的很好,不知陆迢何时回来,也不知他第二日是何时走的。
更不知,有人在她睡着的时候,偷偷亲了她的脸。
*
一连多日,陈贵妃暴毙一案仍是悬而未决,刑部众人依旧忙的不可开交。
官厅外,王茂才与六品补子的官员说完话,忧心忡忡上了台阶。他身后,几位刑部的主事跟进了官厅。
“陆侍郎,他们大理寺已经揪出下毒的人了,你说我们是不是也该……”说话间,王茂才转向戒律房的方向,那里是审讯犯人的地方,拶指,夹棍,木枷各类刑具一应俱全。
陆迢从成堆的案牍中抬起头,声音淡淡,“王大人在刑部待了十余年,难道连刑名都记不清楚?”
本朝律法列有明文,不得逼供认罪。王茂才抹了把额上急出来的汗。
“这……下官清楚。可是……”
可是律法没不让刑讯,只说了刑训的次数不得超过三次。
王茂才回头望了眼自己身后的同僚,那几位却毫无附和之意,同时支支吾吾低了头,王茂才心里呸了声,拱手对陆迢作了个揖。
“他们大理寺才两日就定了案犯,咱们刑部关着这么多人,多日都未有进展,是不是慢了些。这些日咱们刑部的人出去,都要比他们大理寺的矮上一头。”
这番话说的中气十足,颇有几分大义凛然的气势。他身后的官员听得这番为己出头的话,默默抬直了颈。
陆迢耐着性子听完,倏然一笑,点头应道:“王大人说的是,既如此,我也不好放着几位的前程坐视不管。”
他风华正盛的年纪,又有一副顶好的皮相,笑起来让人只觉亲近。然而共事久了便知,这人含笑的本意,绝不是为了与人为善。
指节叩响桌案,一声一声,后面的官员的颈又默默低了下去。
陆迢这才道:“某这就写封折子,向今上请旨,正好大理寺最近有几个缺。刑部庙小,如你这等有才干的人物还是得去那里一展身手如何?也免得在这里屈才。”
厅中静了下去,陆迢拂袖起身,“还有谁想与王大人一处高就,只管告诉陆某,将名字写在这张纸上。同僚一场,凡有所求,我必定尽力相帮。”
他出了官厅,脚步声走远后,里面剩下的人松了口气,面面相觑。
站在最末的一人先开了口,他扶稳自己的官帽,道:“陆侍郎这么做必定有他的道理,咱们不妨再等等罢,此事事关重大,急不得半点。”
这话提醒了在场的众人,这确然不是件小案子。贵妃暴毙本是天子的家务事,于情于理,都该交给宗人府去查,而不是他们这些外臣。
然而朝中上下对此事无有异议,只因牵扯到了四皇子。陈贵妃暴毙前夜,用了四皇子遣宫人送去的一盘荔枝,那宫人当夜便咬舌自尽,剩下的宫人带来刑部,都是一问三不知。
现今坊间上下都有传闻,道是四皇子为了让六皇子尽快回到封地,才对六皇子的母妃下次重手。
今上将四皇子禁足宫中,但迟迟未有下文,而是等着刑部和大理寺的决断。此间便有许多值得深思的地方。
一个开了口,其余几人纷纷跟着点头,“罢了,咱们就再等等,让大理寺那帮人得意几日。”
风向转瞬便倒向另一头,王茂才一一看过这几人,鼻腔重重哼了一声,“真是一帮软骨头。”说罢甩袖跨出官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