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浓眉一挑,若有所思。
他一直在研究法理和情理,纣王刚才所抛下的封赏方式,似乎就是给自己的考验。
给平叛出力的奴隶军、女兵、玄鸟卫一视同仁的封赏,这是注重法理的公平;
给享受着虚高俸禄的玄鸟卫适当封赏,给没有正规军编制俸禄更低的奴隶军、女兵更高封赏,则是偏重情理的公正。
无论是公平还是公正,都是执法中必不可少的东西。
李靖恍然大悟,微微拱手,果然,这就是纣王给自己的考验,知道如何在其中寻找平衡,才能让新法变得更好,更适合大商臣民。
子受没有发现李靖的动作,他四下望了眼,见没什么重量级朝臣反对,便道:“就这么办吧,封赏要尽早发下去,钱财不足的话就抄家,那些参与造反的贵族家财可以直接取用。”
崇侯虎眨了眨眼,以往如履薄冰,几乎不在朝上说话的虎侯、于越侯等人纷纷开口道:“陛下不必担心钱粮之事,臣等略有家财,愿献上以充国库。”
呃……
这几个异族首领突然送钱,倒让子受有些不适用,不过他也没拒绝,谁不喜欢人形atm?
虎侯等人心中松了口气,崇侯虎所传授的察言观色果然没有错,以往他们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但现在大商与诸侯彻底闹僵,他们必须表态,刷刷存在感,告诉所有人,他们是大商最忠诚的舔狗。
鲁雄又拿出一封奏疏,接着道:“陛下,臣还有一事要奏。”
子受本来觉得,便好奇地道:“还有何事?”
第370章 我又觉得我行了
鲁雄严肃道:“陛下,萧贼虽伏诛,但朝歌守备依然空虚,需要从他处调兵,以防再有叛乱。”
其实他很想提议让纣王严守朝歌四门,这样一来就不容易就乱军以商队为掩护入城,可他也知道商税占了国库收入一大半,有了商税才能支持宫里一口气完成数座大殿的建造。
子受一愣,这是个大问题。
前几天他就想过了,老这么造反不行,即使都能平叛,但三天两头这么来,谁都会烦。
他砸了枚核桃,道:“确实要加强朝歌守备。”
鲁雄谏言道:“界牌关黄老将军忠心耿耿,不如陛下就从这界牌关中调取一军,前来戍守。”
子受摇头:“不可,界牌关屯粮重地,不可轻动,敢当军在此次叛乱中立下大功,足以见得奴隶值得信任。”
鲁雄迟疑片刻:“陛下的意思莫非是要扩充奴隶军?这倒也是个办法,不知陛下打算从何处调集奴隶?”
子受笑意盎然:“自然是从诸侯治下,那些诸侯可没有贡献人手修长城,治下的奴隶多得是,哪里多,便去哪里调。”
“传朕命令,令虎方的张山将军立即出兵,那些兵发鄂城的诸侯治下空虚,必然能掳掠大量奴隶,再遣张友仁为使出使西岐,西岐向来注重‘仁义’,治下又怎么能有奴隶?便让张友仁将西岐的奴隶全都带来朝歌。”
“这……”
鲁雄不知如何开口,纣王的思维太跳跃了,简直天马行空。
趁着诸侯治下空虚,让张山出兵抢奴隶倒好说,很简单的事,可怎么还让张友仁去西岐带奴隶回来?
奴隶就是诸侯贵族们的私有财产,没有人权,西岐的仁义根本落不到奴隶身上,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情,便是百姓也不会把奴隶当做自己人。
这干的根本不是事啊!
抢钱、抢粮、抢女人,哪有抢奴隶的?
子受却是十分得意,虽然这些有家室的奴隶军爆发出了超乎想象的战斗力,但也未尝不是件好事。
有了这样的功绩,提拔奴隶的压力就会小很多,朝臣没法阻拦,落在诸侯贵族眼里,却是十恶不赦的事情。
甚至还能顶着扩充军备解救奴隶的名头,派兵去各地抢奴隶。
朝臣们知道不妥,但奴隶军立下大功,他们有苦说不出,而诸侯贵族被抢了私有奴隶,又见到奴隶得到重用,必然不满。
又扯皮一阵,朝臣果然如子受所料一般,被迫妥协。
升任礼部尚书的伯夷出列,道:“陛下,此次叛乱,获虏不少,这些俘虏应该如何处置?”
子受一听,随口道:“充作民夫即可,卿家莫非想以人牲人殉祭太庙?”
伯夷躬身道:“臣不敢!不过叛军入了皇宫,惊扰先祖,祭祀却是需要的,臣已遣人铸陶俑,至于俘虏的话,臣以为,还是杀了……”
杀俘从伯夷这种高洁之士口中说出,有些令人诧异,实际上却是最好的办法。
这些人要么是娄氏族人,要么是贵族家仆,如果扔去北方修长城,或是继续修东夷附近未修完的路,都让人不放心,离朝歌太远了,他们随时能逃跑甚至突然暴起,如果为了这点劳动力特意派兵,又有些不值得。
子受大概猜到了伯夷的顾虑,道:“不能杀,收作民夫,留在朝歌即可。”
伯夷一咬牙,道:“如此即可宣示武功,以慑不臣,又能防止反复叛变,节省国库钱粮,陛下若是有所顾忌,尽管让臣来做便是,何况朝歌并无需要大量民夫的地方,养着俘虏不过是徒耗钱粮罢了。”
子受想了想,道:“谁说朝歌没有需要民夫的地方?乱军烧毁房屋无数,正好朕欲扩建朝歌,这些人大有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