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长史官生的尖嘴猴腮,向来不忿蒋玉函一介戏子只凭着一张好脸就能得王爷看中,现在看他吃瘪,就快意道:“还能有谁?可不就是跟你相好的贾宝玉?啧啧。我只是上贾府的门上一问,贾宝玉就把你的住处给供出来了,这可真是露水姻缘不经晒呢,行了,现在就跟下官去见王爷吧,看他老人家还能不能饶你。”
若说忠顺亲王这样着急的找蒋玉函,还是柳湘莲闹的。
莫松一下子交了八个绿衣人过来,他自是要了解前因后果的,这一问,就把柳湘莲问了出来。
忠顺亲王原本就是喜欢男人的,见了柳湘莲更是眼馋的紧,不过,忠顺亲王是个有颜色有分寸的,柳湘莲跟莫松交好,忠顺王爷就给莫松这个面子,只能止于眼馋了。
不过,柳湘莲够不着,他府里可还养着一众小戏子呢,等仔细寻摸过一回之后,才发现蒋玉函不见了。正所谓见不着,尤其想,忠顺亲王越想,越觉着只有蒋玉函才能稍稍止一止他心中念想,于是就派人快快去将蒋玉函找回来。
忠顺王府的长史官却是个能人,也不知道是不是日常就盯着蒋玉函的缘故,蒋玉函的人情往来交友关系,这个长史官心里别提有多清楚了,他只要稍稍打听几回,就找到贾政那里去,去问贾宝玉,蒋玉函到底去哪里了。
果然,贾宝玉是个没心机的,几句话的功夫,长史官就得到了蒋玉函的下落,当天就把蒋玉函带到了忠顺亲王眼前。
忠顺亲王看着蒋玉函,笑着问他:“那边的花样,你选一个吧。”
蒋玉函冷汗都下来了,他知道,今晚定是在劫难逃了,就连他的银子都是哪里来的,说不得忠顺王爷一会子就知道了?左右都要暴露,若是他自己说出来,说不得还能将功补过呢?
于是,蒋玉函心一横,就将他这一个月来的所作所为都倒了个干净。
忠顺王爷原本只是想跟小倌找些情趣玩乐,谁曾想竟能听见这样的惊天反转?这个琪官,还真是人不可貌相呢。
胆大,心细,行动力强,不声不响的,就把事情给办了。
第257章
江湖人,讲究的是个仗义。
有了这两拨十几个绿衣人,忠顺亲王设下天罗地网,又抓了十几个,总共凑了三四十个终于问出了江南甄家的影子。
连着胡乐尔和绿衣人一起审,抽丝剥茧,竟牵扯出好几条走私航道出来。
大周地大物博,以前闭关锁国,外头人只听传说,具体里面究竟是什么个样子,到底没见过,并不知道。如今朝廷开通西域商路,给了芥末小国以窥□□的机会,这些人一是嫌每年朝廷拨付出来的贸易额不够他们分的,二来□□货物限制颇多,有些他们想要的盐粮媒铁等精细物件,他们也只能望洋兴叹,看得见摸不着了。
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北边绕不过去,他们就从南边走,南边烟瘴颇多,路不好走,他们就从蜀中走,蜀中山高路远,他们就从陕甘偷渡,西北苦寒,只要打点得当,什么关口都能给他们走通了。
这帮子绿衣人,就是蜀中那一片的绿林草莽,经过某个官员推荐,和甄远道牵上了头,为甄家所用。
绿衣人的盐引就是这么来的。
若是没有忽勒尔提供的盐引这一条消息,想要将绿衣人快速找出来,还真是不可能。正是因为有了盐引这一条关键消息,朝廷才能精准打击,只沿着盐引的兑换一路追查,才能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内,就将这帮子绿衣人抓捕大半出来。
忠顺亲王将消息递给庆和帝,庆和帝带着忠顺亲王去见宣正帝。
宣正帝看着手中的消息,良久,叹道:“既如此,就宣甄远道上京自辩吧。”
弑君,大不敬!
没有哪个皇帝能容忍这样的事,虽然事情不是发生在宣正帝自己身上,但他同样是皇帝,甄远道已经有了不臣之心,若是庆和帝被他们搞死了,那么,下一步,他们是不是就要干预下一任皇帝的继任了?这大周的江山,到底是他们司家的,还是甄家的?
若只是巨额亏空、卖官鬻爵、作奸犯科,宣正帝都能容忍,但弑君,已经超出了宣正帝的容忍范围之内了。
庆和帝得到了宣甄远道进京自辩的旨意之后,就带着忠顺亲王离开了。
只要宣正帝松了口,这江南甄家,就可以好好的动一动了。
莫磐比对着忠顺亲王查出来的和西北春分那边送来的消息,跟妻子商量:“西北那边,乱局将起,若再没有一个领头的去治理,恐怕以后惹出的乱子只会更大。”
财帛动人心,边贸这块肥肉,终于馋的恶狼们不再忍耐了。
怀宁郡主明白莫磐的意思,西北原本就是她们西宁王府的地盘,按说当年宣正帝将西北之地分封给她,在她大婚之后,她就应该带着莫磐去西北镇守的。
但因为惠慈大师和华柔长公主这两座大山在,又因为莫磐的才能更倾向于文治,为了国库,宣正帝和庆和帝也舍不得放莫磐出去。
如今,西北之地经过十多年的野蛮发展,已经到了收割立规矩的时候了。
西北工业和农业的基础,还是在于平民百姓的身上,无论是羊毛产业还是盐粮煤矿产业,这些都离不开最基础的人工,现在,经过先期快速无限制的发展,工坊农场牧场产业链逐渐发展成熟,随之而来的竞争将是剧烈的,上层的管理者竞争,不论输赢,最后受苦受剥削的还是贫民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