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圣旨已下,林如海带着女儿立即动身,只三两日的功夫就择日登船,开始沿着运河北上。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行程艰苦,林如海渐渐的开始身体不济,整日昏沉乏力,比林黛玉回扬州之前的样子还要不如。
林黛玉急的不行,整日整日的睡不着觉,除了嘱咐船工日夜行船尽快进京之外,别无他法。
林大管家却是还能稳的住,再几经排查之后,他来跟林黛玉建议:“从今日起,老爷的药就不要再吃了,或许能好一些也说不定。”
林黛玉惊道:“为何如此?”
林大管家看看这些日子照料老爷憔悴不已的小姐,怕再吓着她,就没有说太明白,只道:“老爷这病,来的突然且蹊跷,咱们在船上行动不便,又没个管用的大夫,这药吃着,已经不合症候了也说不定。小姐也是一样,在进京安顿下来之前,小姐入口的饮食也要注意起来才是,以免水土不服。”
林黛玉毕竟年纪小,见识少,林管家跟她这样说,她就以为真的是林如海的病情有所变化,之前吃的药都不符合现在的病情了,所以才越吃药身体反而越差,因此,她就听话,暂时停了林如海的药,只是每日服侍在塌前,哄着他多吃几口米粥,不至于饿坏了罢了。
让人庆幸的是,停了药之后,林如海的身体固然没有好转,但也没有恶化,好歹撑到了京师。
从通州下船之后,就有人来接,林黛玉一看,不是别人,正是春分。
林黛玉忙给春分行礼,跟着吴妍叫:“小叔!”
春分忙让林大娘扶起她,对她道:“姑娘莫要忧心,大爷都安排好了,姑娘只管跟着我走就是了。”
林黛玉一听莫磐都安排好了,心就先放下了一半,等上了马车走了一段路之后,林黛玉掀开车帘往外一看,不由纳罕:这不是去京城的路吧?
林黛玉不好多问,林大娘也看见了,她心里也有些慌,但想着外头有老爷和林大管家在,还有莫磐派来的心腹接应,理应是平安的才对。
她将林黛玉和丹彤两个都搂在怀里,安慰两个姑娘也是安慰自己:“莫怕,咱们已经到了京城地界了,定会平安的。”
林黛玉手掌跟丹彤紧紧的握在一起,都齐齐点头,安静的坐着马车前进。
等到天黑透了,才有人请林黛玉下车。
林大娘先下,林黛玉后下,丹彤最后。
三人站定之后,定睛一看,林黛玉眼睛倏地发亮:“大娘,大娘,父亲有救了。”
丹彤在旁也是兴奋的小鸡啄米似的点头。
却原来,这里不是别处,正是惠慈大师隐居修行的祈安寺。
之所以不是沿着常走的路进京,是因为,走另一条路到祈安寺,是最快的,也是,最出其不意的。
林黛玉想到了前面原因,却是想不到后面的那个原因。
林黛玉跟着人群进了寺庙,惠慈大师也已经等在那里了,他跟林黛玉点点头,就安排着林如海进了禅房,林黛玉想要跟上去,一个青年僧人上前一步笑道:“小施主且留步,师父要为林大人施针,小施主不方便观看。”
林黛玉脸上一红,对青年僧人微微福礼,不好意思道:“多谢了知师兄提醒,我就不去了。”
了知笑道:“我让小沙弥带你去客院歇息吧,林大人如何,等明日定能知晓的。”
林黛玉带着林大娘和贴身伺候的丫鬟进了客院歇息,其他的人,自是有其他的下脚之处。
林如海这边生死未知,也有人正在为他的生死不知忧心忡忡呢。
宁国府天香楼内。
阁楼的窗户打开,漫天星光洒了进来,今日虽只是上弦月,天边只挂着一弯瘦小的月牙,但满天星斗仍旧将夜晚照的亮堂不已。
因此,即便楼里没有点灯,仍能瞧得见谁是谁。
贾珍在楼里原本宴请宾客的大厅里来回疾走,从他越来越急的步子和时不时的就朝窗外看上一眼就可以知道,他在等人,而且,等的很焦躁。
终于,一个黑黢黢的人影寻着花木的阴影遮挡,悄悄的上了天香楼,贾珍在上头见了,不惊反喜。
来人很快上了楼,贾珍忙拉着他,压低声音问:“如何了?人是横着的还是竖着的?”
来人脸色青白,衣衫汗湿,声音里有掩饰不住的恐慌:“是横着的。”
贾珍稍微放下心来,又问道:“那你作何这般形态?”
来人干涩道:“虽然是横着的,但去接人的是那个叫春分的,他们也没走进京的老路,而是转到去了其他地方。”
贾珍心下一个咯噔,忙问:“去了什么地方?”
来人开始哆嗦起来,颤抖道:“我带着人跟了一路,好几次都险些被发现,然后,然后到了京郊地界,那个地方守卫森严,我跟弟兄们都不敢再接近,但是,我心中有个猜测......”
贾珍问道:“是什么地方?”
来人狠狠咽了口唾沫,从嗓子眼里说出了三个字:“祈安寺!”
这三个字有如惊雷在贾珍耳边炸响,他喃喃道:“祈安寺?怎么就去了祈安寺了?怎么就去了祈安寺了呢?”
来人苦笑道:“是啊,怎么就进了祈安寺了呢?这京里有数的人家,谁不知道那个地方就是鬼门关,还是个专门从阎王手里抢人的鬼门关!珍爷,林海进了那个地方,到了那人的手中,咱们的毒,可就白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