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01章
    四皇子抱歉道:“对不住,是本王想的不周到了。”
    董时敬忙道:“王爷说哪里的话,王爷有话奴才就受着,可不敢有怨言。”
    香辣鱼做好快的很,就像惠慈大师说的那样,鱼还未做好呢,就已经满宫飘香了。等鱼上来,宣正帝当先尝了一筷子,也没说什么,就摆驾回乾清宫了。
    四皇子跟七皇子跟上去,走的时候,七皇子跟莫磐道:“下次再有什么好吃的千万别忘了我,你想要什么我都给你弄来,保管你满意。”
    莫磐拉住他悄声道:“先别惦记吃食了。你自己可收着些吧,这是在宫里,人多眼杂的,你自顾自的拉着元春姑娘说话,事发了,你顶多多个风流的名声,元春姑娘就要受大委屈了。”
    七皇子脸色爆红,他连忙道:“你都看见了?你可别说出去!”
    莫磐叹道:“我要是打着说出去的主意,还来提醒你作甚?再者,你与元春姑娘有意,元春姑娘无论是家世还是人品都是一等一的出挑,你还等什么?还不快趁着选秀良机禀明陛下与娘娘,八抬大轿的娶回家,成就好事?”
    七皇子蔫蔫道:“你道我没说吗?不成的,唉,这事你别掺和了,我这就走了。”
    说罢就追着人群快步而去。
    等送走了宣正帝一行人,师徒两个站在宫门口远眺苍穹,惠慈大师笑道:“管的还挺多。”
    莫磐道:“七叔人还是挺不错的,我也是盼着他好的。”
    惠慈大师摇摇头,转身回宫,边走边道:“你好我好谁都好,这世间哪有这样美的事?”
    第143章
    还未到乾清宫,宣正帝就对董时敬道:“去把内务府总管汪贤叫来。”
    董时敬领命而去。
    等回了临敬殿,四皇子告辞:“父皇有政事要忙,儿臣就不打扰了,这就退下。”
    七皇子连忙跟着道:“太医叮嘱儿臣下午要饮一剂汤药,儿臣这就回宫煮药,父皇千万保重龙体,莫要太过辛劳,儿臣告退。”
    宣正帝坐在案几之后扶住额头沉思良久,突然将案几上摆的整整齐齐的奏折一挥而下,连着盖碗茶水一起摔在地上,砸出好大的声响。
    七皇子被吓了一个哆嗦,四皇子八风不动,仍旧是弯腰请辞的样子。
    宣正帝怒道:“一群欺上瞒下的狗奴才,把朕当聋子哑子糊弄呢!”
    七皇子诺诺道:“父皇有气,把他们叫来打骂几句出出气就罢了,千万别气坏了龙体啊。”
    宣正帝抬眼看他,皱眉道:“你也老大不小,是要当差的年纪了,怎的还这样畏畏缩缩的,成什么样子,不许走,也跟着一起听一听。”
    七皇子哭着脸应了下来:“儿臣遵旨。”
    当差有什么好的,没见四个当了几回差就把自己弄成个小老头样了吗?可见这差事不是个好东西!
    宣正帝继续道:“老四...你也留下来听听吧,先给朕说说这素油外头都是个什么情形,可是已经流进百姓家了?”
    四皇子道了一声:“是,”站直身体之后,又仔细想了想,才斟酌道:“这落花生的种植也才兴起了四五年的时间,主要在齐鲁之地和江南一代种植,齐鲁之地是由琅琊王氏牵头推广,江南之地是华柔姑母主持的,想必姑母应该跟父皇上过书了。”
    宣正帝沉吟了一下,对贾元春道:“你去到朕书架第三排第七个格子里长公主的奏疏都拿来。”
    贾元春领命去找折子。
    四皇子接着道:“这落花生之所以能这样快速时兴起来,皆因榨油作坊的改进,每一座聚集种植落花生的村庄田地,十有八九都会建一座榨油作坊,这炸出来的油,有商家作价收取,再运往南北直隶等繁华之地售卖,所获颇为不菲。京城虽然也有售卖,但多为紧俏货,还未售卖便被京中豪门大户抢购一空,油铺子倒是少见。”又补充道,“此物跟养蚕的织户一样,入不了寻常百姓的口的。”
    宣正帝默然,养蚕抽丝的织户忙忙活活一辈子,都不一定能攒出一身丝绸衣裳,四皇子说种植落花生的农户跟织户一样,岂不是农夫忙忙活活了一年种植了落花生,炸出的油竟连一口都吃不着?
    贾元春气喘吁吁的搬来了一个小樟木箱子,看她腰都压弯了,可见里面的折子着实不少不轻。
    七皇子见状,连忙上去接了过来,他道:“姑娘辛苦了。这样的粗活,合该喊个人去帮你才是。”
    贾元春对上心疼的视线,连忙避开来,原本累的殷红的脸蛋越发像是红透了的苹果,惹人怜爱,她忙道:“多谢殿下,陛下还等着呢,殿下快送过去吧。”
    七皇子‘唉’了一声,抱着樟木箱子放在了宣正帝已经空了的案几上,贾元春则蹲身去捡地下散落的折子。七皇子见状,也不管桌上的箱子,也蹲身去帮她捡。
    宣正帝满腹心事,没察觉端倪,四皇子却是紧皱了眉头,对七皇子道:“老七,过来帮着一起分折子。”
    七皇子没法子,只好起身,离开前对着贾元春歉然一笑,贾元春忙避了开来,七皇子脸上的笑垮了下来,心不在焉的去分折子了。
    其实没什么好分的,长公主这些年上的折子不少,但都是有时间标记的,四皇子三两下就找到了长公主当年给宣正帝上的在江南之地推广落花生种植的折子。
    宣正帝打开足足有两寸厚度的折子,仔细看了起来,这个折子他还是很有印象的,不是里面的内容,而是折子的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