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24章
    所以他去监督那些士兵训练,也很合理了。
    王安石说完了自己的计划,韩琦都是脑子懵懵的状态,晕晕乎乎地他,又等来了苏景先。
    苏景先这次可又带了自己的全新计划。
    “我们可以把这些东西,用来建一些我们官方占大头的福利机构,比如说义务学习,让大部分人拜托文盲的状态。”
    是的,苏景先想要推广一下后世的义务教育。
    如果说有什么是让苏景先感触很深的话,那么读书认字肯定在其中。
    “读书可能会没有作为,但是不认字一定会吃尽苦头。”
    为了自己这个想法,苏景先昨晚上还熬夜整理了一些资料呢,在自己的图书馆里面找出来的知识。
    “教育……义务?”
    每个字韩琦都认识,但是偏偏连在一起之后,韩琦都感觉自己有点不明白了。
    “就是我们出大头,然后要读书的人出小头,来供人读书。”
    苏景先想了想,“我一开始想着的是寒窗十年,我们可以都承包下来,但是……扬州毕竟不是……”
    韩琦赶紧站起来,把苏景先的嘴巴捂住,“我的小祖宗,你不要命了?”
    然后小声地表示,“你这些东西,等你考科举走上仕途了,想怎么和官家说都可以。”
    因为这样,韩琦反而是明白了苏景先要做的事情。
    “是一个很不错的事情,而且也是一个很好的施恩机会,你写一个札子,献给官家。”
    想了想,韩琦甚至站了起来,“在你的提议之下,科举变成了固定的时间,每次也只录取固定名次的人,这对于大宋自然是好事。”
    那肯定好,范仲淹的数据表明,现在大宋的官员太多了,最主要的就是很多不作为的,通过各种渠道当官的人太多了。
    所以能限制一点是一点,不用每年接纳一批新人,大宋的官场也能够运转地更加自如一点。
    “但是也有弊端。”
    很明显。
    韩琦想着,他们的官家是一个仁德的皇帝,但是天高皇帝远,又怎么让百姓知道皇帝的仁德呢?最好的办法,不就是……
    开恩科吗?
    考科举的人多,恩科一场,就会有这么多家庭赞颂仁德,多么轻松的办法?
    没有了这个办法之后,想要再施恩百姓,就要有别的手段了。
    “你这个办法,比大赦天下要好很多。”
    韩琦说着,还提供了一些角度,用来给苏景先补充自己的设定。
    “可以试试看,把这个也弄成每年都可以来一次的。”
    “这个简单啊,就设定成一年,甚至半年班。”
    苏景先耳濡目染,没自己上过补习班,也是看同学们上过的。
    “甚至可以专门只在休息的时间开这个班,又或者在早上、中午、晚上腾出来一点时间来。”
    “而且……”苏景先想了想,“其实不仅仅是对能够接受教育的人来说,这个是一次机会,对能够有人教的老师来说,也是一次锻炼的机会,我们可以针对老师这方面也做一个施恩的文章。”
    韩琦悬着的心也是彻底死了,这谁能想到呢,他这个徒弟心里的花花肠子也太多了。
    就这个办法,如果苏景先以后走上了歧路,还真没有几个人能够玩的过他。
    “一羊两吃啊。”韩琦感慨。
    苏景先微微一笑,看起来还是很羞涩的。
    笑完了之后,苏景先又露出了愁容,“要是这个也交给陛下做的话,那我们的这些东西还是折腾不出去啊。”
    这个主意难道又是白忙活吗?
    苏景先有点无奈了。
    很快他的奏折就写好了,被韩琦通过他们的官员途径,也是上达了天听。
    宋仁宗看了之后,大喜!
    即使是宋仁宗本人,也是知道,大赦天下是一把双刃剑。
    纵然有的人罪责轻,是因为本身犯的错就不大,大赦天下可以让这些人从监狱出来,然后投入到正常的生活中,给大宋带来新的生机。
    但是有的人就不一样了,把罪恶之徒也放走,那就是给普通百姓带来危机的。
    苏景先这个,让官府偶尔组织一场“补习班”,来教普通民众读书认字的主意。
    “好!”宋仁宗很高兴。
    第115章 剧本杀店的准备
    苏景先也没有想到,自己来扬州一开始是来玩的,但是现在就这么水灵灵的成了全扬州城最忙碌的人?
    别人累不累,苏景先不知道,但是他是真累啊。
    现在有三件事压在他的身上。
    一个是来自师父韩琦的委托,那个从零开始当丞相的游戏,他还在设计的初期呢。
    一个是帮助少爷们创业的事情,那可是真创业啊,因为来了两个建筑团队,所以少爷们决定从地基开始挑选了,这真的是一个大任务。
    还有一个就是,被秒发过来的来自官家的远程指导。
    大概是苏景先在奏折里面也提了一嘴,说是因地制宜很重要,如果可以的话,可以先城市试点,然后再试探性推广。
    所以扬州就这么水灵灵地成为了第一个,而韩琦也被压上了这个厚重的担子。
    “所以为什么要一起忙呢?”晏几道不理解,他放下手中在整理的宰相事迹,真的觉得自己这几天要从一个轻轻松松上学的,水灵灵地变成一个历史学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