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宝清点了点头,明宝锦就欢欢喜喜捧着种子找老苗姨去了,明宝珊躺回了床上,把明宝盈的脑袋搬回自己的膝头,听她问明宝清:“阿姐这两日可累?”
“今日累软的人是你,怎么还问起我来了?我还好,倒是坐在案前多些,之前理出了一大箱工部司里积年的手札图册,我这几日都在看,那些手札上的想法大多天马行空,根本无从下手,不过倒是蛮有趣的,也有一些是可行的,只是因为人手不足或什么别的缘故未曾获批准,一日日一年年耽搁下来,存在档房里落灰。”明宝清略叹了一口气,道:“其中有一‘风筝载人’的图示,虽然想法离奇,可他画的那个大风筝详实像是有个实物,且有多个风筝负重载物的尝试记录,我甚至都觉得他愈发趋近成功了,那图册却戛然而止,我依着署名去找那位官员,发现他居然姓岑,是咱们的曾外祖父,已经去世整整一甲子了。”
明宝珊听明宝清说罢,道:“所以说阿姐你的天分最远可以追溯到曾外祖父一辈呢。”
“嗯,真的很奇妙,他写批注时也似我般会缩略词句,而且被略掉的那些字很多都是雷同的。”明宝清面上露出些怅然神色来,道:“我想,若是阿娘也能留下什么类似的手札,我与她之间相似的地方会不会更多?”
“说不准呢。”明宝盈轻轻笑了一下,“这样一想,血脉传承倒也有意思,可单论起子嗣繁衍这事,若不是一心想做母亲,真是脱不开的累赘。高二娘子,唔,林少夫人,我听闻她前日诞下一子。”
“噢?这样新鲜的消息,你从何得知?”明宝清好奇问。
“高三娘子在家中闹了些事,被高大娘子赶进了宗正寺里做抄录苦差以修身养性了,我昨日在路上遇见她了,因为同路,所以就聊了聊。”明宝盈说:“高二娘在女学时也算出挑人物,婚后就少见她了,如今又做了娘亲,怕是日后只能相夫教子了。没想到崔四都进宫做女官了,她却做了林夫人。”
“高家自老太君那一辈起就是女娘当家,虽然生了三子,可各个才华平庸,但老太君眼光好,挑的儿媳各个能干持家,当初听说她也看上了李娘子的,只是李娘子的婚事被继母把持,所以撇了高家没有嫁,做了崔老头的继室。”明宝清遗憾地摇了摇头,“儿媳们将女儿也都养得很好,高四娘样貌有些瑕疵,高六娘胎里不足,身子羸弱,所以这两位就不嫁了,留在家中招赘也罢,养一辈子于高家来说也不是什么事。但,总不能每个女儿都这样随心所欲地活,高家要维持眼下的势头,女儿要嫁,儿子要娶,血脉传承,家族延续,都是一体的。”
明宝盈听了明宝清这话,正凝神想着什么,屋外霜降轻轻叩了叩门,道:“小娘子,甜醪糟好了。”
明宝珊连忙下床趿着绣鞋去开门,“别个都有了吗?”
“都吃着了。”霜降笑道:“阿婆还叫我吃一盏呢。”
“吃吧,”明宝珊道,“也把四娘喊回来吃醪糟。”
“四娘子在苗婆婆那睡,也已经在吃了。”霜降道。
“那你吃完了早些歇着,明儿还有好几件衣裳要赶工呢。”明宝珊道。
“诶,诸位娘子也早些安置吧。”霜降扬声对屋里说,帮着明宝盈轻轻把门带上了。
明宝珊端着托盘走进内室,冲明宝盈道:“三娘来吃吧。瞧你今儿累得,回来就倒头睡了一觉,胃里空落落的吧?”
醪糟吃了暖身子,天冷了老苗姨都是一缸一缸的做,这醪糟里还散着一个蛋,黄黄白白点着几粒朱红的枸杞。
每个人都是一盏,明宝盈是一碗。
明宝珊见她吃得差不多了,酝酿了好一会,小声而紧张地问:“三妹,你这些时日都在鸿胪寺里办差,张六应该没机会寻你麻烦吧。”
“他?应该是被他父亲狠狠教训过了,尾巴夹得很紧,我也时常要回工部的,遇见了只是翻翻白眼撇撇嘴罢了,我只当他中风半瘫。”明宝盈有些轻蔑地说。
明宝珊勉为其难地笑了一下,伏在桌上看着明宝盈,心底的愧疚并没有淡一些。
她吃了这一碗甜醪糟,精神头都好了一些,同两个姐姐说起今日去给秦主簿扫墓的事。
“秦主簿的祖母原来就葬在长乐乡上,地方不错,依山傍水的,我们去的时候沿途还遇见不少进山砍柴的山户,并不很荒僻。秦主簿为了他祖母的丧仪应该是把自身家当都掏空了。温御笔替他选长眠地的时候,就挑在离他祖母不远的地方,还修缮了他祖母的坟墓,又依着阵法栽了很多风水树,我今日去时,那些移栽的树木都生过一轮新叶了,若没有温御笔画的那张图,再加上孟外郎看得懂阵法,青天白日只怕都要鬼打墙了!”
“这也是为了不让外人扰了秦主簿和他祖母的清静。”明宝清说。
明宝盈点了点头,道:“过两日孟外郎还要
带两位好友同去。”
“啊?才去过又去啊,爬山也累人呢。”明宝珊道。
“下月就是圣人的千秋节了,百官朝贺不敢怠慢,等过了千秋节再去的话,只怕天冷透了,落了雪,山路就不好走了,要等明年开春了。”明宝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