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44章
    “能自圆其说就好,做了不后悔就好。”
    “其实也后悔了。”严观说这话时垂了眼,再抬头看她时眼底都是钝刀割肉的痛苦之色,“但重来还是要做。”
    明宝清肯定地点了点头,说:“当然,否则你怎么是你呢?”
    严观没有想到她竟会这样说,眼底的痛苦变作深深的动容和爱意。
    他知道,这世上绝没有第二个明宝清了。
    雪下了一整夜。
    游飞推门进来时,屋外亮堂堂的光落在严观正在擦那把长梢弓上,他侧眸看了明宝清一眼,她还倚在榻上睡着,腰枕靠枕全在她身下,堆出一圈软地让她躺着舒服。
    明明是很正常的一幕,却不知道为什么叫游飞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师傅。”他悄声说:“你胳膊还好吧。”
    “小事而已。”严观这样说,游飞就不问了,坐在严观膝边认真看他保养弓。
    冬日里弓会硬很多,拉弓时耗费的力气也要比春夏秋三季多,行军打仗时的弓箭手都是把弓抱在怀里睡得,用体温保持弓的弹性。
    若不能这样一直抱着睡,想要随时都能拉开弓的话,就要像严观这样上油保养,然后在炭火边上熏烤一会。
    “这把长梢弓的弓胎是木材,弓面是野牛角,蓄力很好,只是不太防水。”
    “那您那把重弓呢?”
    师徒俩轻声说着话,明宝清隐约就
    听见严观说:“黑漆弓是最防水的,只是重弓对身高臂展会有要求,你大约高不过我,很难说能不能驾驭重弓。”
    “我每日都会摸高跳。”游飞有些失落地说:“可吴叔说您在我这个年岁都将近六尺了,您得有六尺半吗?”
    严观摇摇头,说:“才六尺四寸(唐尺换算192左右)。”
    游飞扁扁嘴,掐着嗓子怪里怪气地说:“才六尺四寸。”
    明宝清睁开眼时,就看见严观正揪他耳朵。
    游飞一边龇牙咧嘴一边说:“我听文先生说太祖也是六尺四寸!”
    严观松开手,看着明宝清问:“吵醒你了?”
    明宝清含着笑问游飞,“早膳吃什么?”
    “小莲送来了一锅豆腐脑,是卫二嫂她昨个守岁时闲着没事做的,可好了!”游飞一说这个就笑了起来,“阿婆她们昨晚上做了蒸笼包呢!榨菜肉糜馅的,这么大个!”
    游飞比了比自己的拳头,“小莲拿回去五个,小荷和五叔他们都在家呢。”
    明宝锦迷迷糊糊从里屋歪出个头来,衣领子也歪七扭八的,眼睛还没睁开就问:“我煲的猪骨腊肉小菌汤呢。”
    “煲好了!看着清亮亮的,可一屋子都是那汤的香气,真是奇了。”游飞一下蹦到明宝锦跟前,说:“锦儿,你好厉害。”
    明宝清和严观没有去堂屋里用早膳,因为老苗姨说坐不下了,就让严观去厨房把吃食都端回屋里来了。
    严观原本是大大方方的,这下被弄得像个新媳妇,露了一面,见过家里长辈晚辈,还受了坏妯娌的几句揶揄,又紧着躲进屋里来了。
    明宝清听他这样形容,简直笑得肚痛。
    不过早膳是很好吃的,严观这种不是太在乎吃喝的人都觉得明宝清家里的吃食真叫人肠胃熨帖。
    蒸笼包是软蓬蓬的,松软烫手,看花样就知道是好些个人一起包的。
    “阿婆喜欢发面来包大笼饼,大笼饼的皮沁了汁水比馅都好吃,”明宝清指着那个圆溜溜的大胖包,又指了指那个麦穗花纹的,“凉水和面就能包这种薄皮小笼饼,是文先生的母亲教阿姐包的的,这种小笼饼过油一煎就最好吃了,焦焦脆脆的。这偃月形的肯定就是林姨包的了,顶上捏得死,这一块咬起来发韧,喜欢吃的人也觉得好味。”
    肉汁已经把面皮最薄处浸透了,透出诱人的酱色,掰开后里头的肉糜油亮亮的,一看就是搅上了劲的,一团咬下去都不会散,肉本身的汁水混着脂淌了出来,吃起来一点也不腻味,调味淡淡的,一点盐巴一点酱油,纯然的面香和肉香气。
    明宝锦煲的猪骨腊肉小菌汤更是鲜得人头皮都发麻,清清澈澈一锅汤,只撒了点盐,猪骨不是带髓的那种,只是扇排上的几块粗骨,腊肉红瘦,片得很薄,煨在汤里偏能把小菌那份鲜滋味和猪骨的肉香调到一处去。
    严观喝上一口,只觉得这口清汤真是给肉难换,豆腐脑倒是懒得去碰了,还是明宝清顺手喂了他一勺。
    “滑。”严观点点头,但看表情显然是吃不惯的,“红糖姜汁淋豆腐脑上,我还真是头一次喝,阿婆待你们真好。”
    “这个自然。”明宝清笑着说。
    堂屋里的笑声飘了过来,明宝清出神地听了一会,严观看着她面上渐渐浮起温柔的笑意来,启唇道:“我要在城里找个院子,也要这样一大家子住在一块。最好是热闹些,我们忙起来常不在家,我怕阿婆寂寞,但也不要太吵闹,阿姐、文先生和三娘还都还是喜欢安静的。后头最好是开阔些,好让阿婆小妹能种种菜,厨房要大一些,要有窗子,不然夏日里太热了。院子虽不用太大,但最好是有跨院,阿姐说了,就算日后成婚也想同我们住在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