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91章
    明宝清觉得自己像一口泉,而严观只不过才掬了一捧,就知道自己将要溺死这里。
    第090章 慈母心
    天梁宫里的龙涎香配了很重的冰脑, 就算是幽火焚出来的香气,闻起来都是一股凉意。
    萧奇兰赤足踏上冰玉阶,走到冰玉席榻旁, 把宽袍往臂钏里一塞, 伸手接过宫婢手中的帕子, 小心翼翼为萧世颖拭去面上的妆容。
    软帕拭过一次后即弃, 不拭第二次。
    萧世颖今日画的是倒晕眉,抹去青黛后露出的眉毛纤细而淡,让她原本气势逼人的面孔一下就变得婉约秀致起来。
    萧奇兰也是这种纤淡的眉毛, 与萧世颖很像, 只是眉形稍有不同。
    她跪仰在榻边伸着手,萧世颖稍稍垂首迁就她,唇边含笑。
    “我喜欢明娘子的眉毛, 不画而黑, 不描而浓, 纤长弯弯, 天然月棱一般。”
    萧世颖睁开眼,看萧奇兰也卸了妆,粉嫩的一张小脸, 荷花瓣一样, 淡眉其实更衬她。
    “我在你这个年岁时,也总觉得那个人的眼睛漂亮, 那个人的鼻子好看,对自己反而诸多挑剔。”
    “现在呢?”萧奇兰手中的帕子拭过萧世颖额间的蓝红花钿, 抹去后还留了一点小如豆米般大的红痕。
    “早就不想这些了, 有想要的美色,可以换种方式得到。”萧世颖说着合上眼。
    她的睫毛也很疏淡, 这是一张着墨很少却很美的脸,淡雅的面孔帮她很好地掩住了熊熊燃烧了多年的欲望。
    萧奇兰换了一块帕子再在萧世颖额间一拭,然后沿着鼻弯擦过眼下,细纹一下露了出来,一个略有疲惫、温热且真实的萧世颖忽然就涌了出来。
    额间的红痕依旧还在,可萧奇兰却没有再拭了,因为这不是胭脂,而是继承自先皇的胎记。
    太子没有,晋王没有,萧世颖却有。
    至于孙辈,太子长女有胎记落在足心,形似如意,所以很受先皇疼爱。
    不过这个女儿没养到及笄就去了,说是福气太满。
    如果是这样一个说法的话,那萧奇兰应该没什么福气,她幼年时肋下曾有过一抹胭脂红,但年岁越大越淡,到现在已经全然看不见了。
    萧世颖浮在凉香里打盹,脑袋点了一点,睁开眼就看见了依旧伏在榻上,专注看着自己的萧奇兰。
    “您要歇下吗?”
    “还念昨日的游记吗?”
    萧奇兰笑了起来,说:“念,今日该去幽州游历了。”
    少女柔美的嗓音描摹着山河好风光,过了半个时辰,垂纱帷幔后,萧世颖的呼吸变得平和柔顺。
    萧奇兰合上书册在榻上坐了一会,由宫婢扶了起来,轻手轻脚往外去。
    她很小的时候就跟在萧世颖身边了,不过天梁宫是去岁冬日里才住进来的,她在宫外也有宅邸。
    萧世颖把天梁宫南阙的月室殿都给了她,这里的一切装点都是依着萧奇兰的喜好来的,低调又华贵,就像她常穿的灰银绸。
    “他为了明娘子挑衅千牛卫的中郎将?”萧奇兰用一把玉梳缓缓梳着发尾,饶有兴致地问。
    她身后的侍从如影子一般立在帐后,说:“是,听说其父严九兴从前也曾做到千牛卫的中郎将一职,只是后来因渎职而被赶出宫了。”
    严观一句‘今日若是阿耶在这,定会说这都是十来年了,你怎么还只是中郎将,一点长进都没有’,就惹得那位刘中郎将差点动手。
    “荆统领是在知道骚动之前就吩咐人来找严郎君了?”萧奇兰又问。
    那影子默了一默,道:“是,圣人对于他与明娘子的关系好像知道一二,可能是因为有着人留意明娘子吧。”
    “留意明娘子?”萧奇兰反问了一句,拿起剪子绞掉一根发叉,忽又问起严观与严九兴的关系,“养父?”
    “是养父。”影子很肯定地答。
    半晌后,萧奇兰用一种闲适口吻道:“明娘子的那匹马送去了吗?”
    侍从替萧奇兰掌着
    灯,道:“今日送去,眼下肯定已经交到明娘子手上了。”
    月光依旧记得明宝清,在看见她的一刹那,它就激动了起来,想要挣脱牵引朝她跑来。
    明宝清差点都没能把谢恩的礼节完成,场面乱糟糟的,太仆寺来送马的官员没有久留,在乡长等一众人的簇拥下离开了。
    明宝锦欢喜地不得了,立刻就跟着明宝清去田间跑了一圈,月光也很久没有尝过这种疾跑的滋味了,两人一马去了很久都没有回来。
    蓝盼晓望着她们越跑越远,直到看不见了才收回去目光,却见身侧的老苗姨脸上一点笑意也无,反而皱着眉,目光看向院里。
    蓝盼晓也望了过去,院里还是如常宁静,只是屋门轻轻晃着,应是有谁进去了随手一扯门,但门没有带上。
    “听到来人是什么太仆寺的大官,又听说是圣人要褒奖大娘子的箭术,她的脸色就难看极了,怕是埋怨上大娘子了。”老苗姨忧心忡忡地说。
    “元娘那日哪里是去风光的?她只是想闲散过一日,被抓进去是要预备着做猴耍的!她自己争气才有了些体面!”蓝盼晓叹息着说:“若能替三郎争,元娘肯定会争,可我们没入贱籍已经是老先君赌上脸面、情分和自己一条命换来的,上巳节的一场射红夺魁而已,说起来到底是玩闹取乐。元娘是吃不准圣上的心思,才不敢开口要三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