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86章
    路上,牛警官开始打听着:“你家里有几口人?为什么要你来这里啊?长辈说过什么亲戚吗?”
    纲吉也都老实的回着。不过回答的都是谎话。
    很快,就到了牛警官家。
    他看着面前的房子,又看了眼斜对面的,觉得还真是巧啊。牛警官家就在第一本日记孩子家的斜对面。
    牛警官按了下门铃,静等了几秒钟,门就从里面开开了。一个盘着发显得很温婉的女人出现。露出温柔的笑,说:“老公,欢迎回来。”
    牛尔点点头,脸上也浮现出了一些笑意。走进去了。
    纲吉朝着牛警官的妻子打了声招呼。
    牛夫人对他很友好。
    进去后,牛警官就朝着一间屋子走进去。
    纲吉则是被牛夫人安排着坐下。因为他已经都准备好了。所以对之后的事情不是太担心。
    过了几分钟,牛警官开口:“纲吉,你来让我母亲看看。”
    纲吉站起来走过去了。原来那间屋子是牛警官母亲住的。
    进去后,看着有些黑的屋子,眉头微微一皱。很快就恢复正常。脸上带着乖巧的笑容望着床上的老人。冲她打招呼。
    老人用着浑浊的眼神看向他,就这么直丢丢的从上到下打量起了他。最后才开口问着:“你父母叫什么?”
    纲吉胡编了两个名字。
    老人听了后,觉得熟悉又不熟悉。到最后,看着纲吉的脸,直接一锤子定音,对着牛尔说:“是咱家的亲戚。就让他先住下吧。”
    纲吉心里放松了起来。
    牛警官连忙应了。
    就这样,纲吉住下了。
    吃了一顿算得上美味的晚饭。就被牛夫人领进了屋子,先让他暂时住在那屋子里,等之后再说。
    纲吉连忙道谢。
    之后,屋子里就只纲吉一个人了。
    他没有第一时间就出去。他准备等再晚一些。这样的话,也不会引起什么怀疑。
    不过,今天一天的事情都可真是巧啊。就是不知道这个巧是无意的,还是……
    转眼,一个多小时过去了。
    他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直接从窗户那里跳出去。飞快跑了。他也就没有注意到。在他跑走后,有一个人也从同一栋房子里走出来。
    纲吉他赶到广场的时候,广场上没有人。他又待到昨天同一个位置上。他发现那个位置,很好。是他可以看到别人,别人却看不到他的地方。
    他坐下,目光放在昨天的那个位置。这个时候发现,昨天的那盏灯已经不见了。就是不知道是被人拿走了。还是被凶手给拿走。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
    纲吉有些无聊的看着那个方向。就在他觉得是不是自己猜错的时候。有人走来了。那人提着一盏灯。等人走近。
    他发现那人就是昨天晚上见过的那个。也是今天遇到的,死者的姐夫。
    只见他把那盏灯放在地上,跪地磕了三个头。和昨天他看到的流程一模一样。
    之后,他就走了。
    纲吉没有凑上前。因为他已经看到远处的灯光了。
    等人慢慢走近。纲吉忍不住的瞪大了眼睛。因为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牛尔的妻子。只见她面无表情的跪在地上,静静地祈祷。
    过了有近几分钟,才提着灯起身离开了。
    纲吉这次确认应该不会有人来后。匆忙上前,观察起被留下的那盏灯。
    最后真叫他找到了,看到外面的灯罩上写着的字。那是一个名字。若无意外的话,那是死人的名字。
    紧接着,他整个身子都紧绷了起来。
    一个念头升起,凶手会不会在这里?不然灯被拿走,凶手怎么能看得到是谁?
    但这字也很小啊。就算视力再好的人,也不可能通过这么远的距离,看到。更何况,字还是写到灯罩里的。
    想到这里,紧绷的身子稍微微放松了一些。却还是有疑问。
    看了会儿,他也不继续了。
    转身往回牛家去。牛夫人竟然想让牛警官死吗?这有些荒谬了吧。晚上餐桌时,他觉得牛警官对他妻子态度还算不错。准确的来说,应该是很好。
    牛夫人的表现也不像是恨牛警官的样子。为什么会来这里呢?他有些想不通了。
    他回到暂住的屋子里,悄悄打开了一个门缝。外面是漆黑一片,看不清楚。他也不知道牛夫人是回来了,还是没回来。
    总归是小心点就可以了。
    他没有躺在床上,就站在门边上。打算一有动静,就立马冲出去。
    顺便看了眼现在的时间,凌晨一点半。
    他竖着耳朵仔细听他们的动静。但分针都已经转了一圈了。也没有听到什么动静。
    此刻的他,已经接连打了好几个哈切了。都是困得。但还在强撑着没有睡。
    最后却是一个闭眼,再一睁眼,看到的就是太宰的那张脸。他猛地起身,找着那亮光。但看了一圈,却没有找到。
    他拧着眉,感到很纳闷。不应该啊!他一直强迫自己不睡。最后他好像不是因为困意,倒觉得是因为某种东西,让他出来了。好像之前那次也是这样。现在没有那亮光,,他觉得更证明了这一点。想到这些,心情就不是很好了。
    隼人他们见他一脸严肃,也就没有开口。等他神情缓和了一些,太宰才率先开口:“怎么了?出什么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