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只看见俞氏一见到自己便哭了出来,俞氏那双已经苍老的眸子紧紧望着她,流露出了她这么多年从未对崔幼澜,或者说底下小辈们所流露出的怜惜。
崔幼澜要从床上起来,俞氏将她按住,并且坐在她的床前,细声道:“不用起来,再过会儿我去见过昭王殿下,我便带着你回去了,你且再修养修养,免得路上撑不住。”
“祖母,我已经好了,”崔幼澜道,“若不是已经能行走了,也不会劳烦祖母跑这一趟。”
俞氏摸了摸她的鬓发:“都是祖母不好,当时找不到你的人,情况又危机,我怕那火顺着风势烧过来,只能赶紧带着六娘跑了,这些时日,祖母的心里也是百般难受,只怕你有什么三长两短,那一夜未曾带上你,若是你真的……我怎么和你父母交待,怎么过
得去自己那一关?好在是殿下及时救下你,才使得祖母没有担上那样的罪孽。”
想起那天晚上,俞氏心有余悸,庆幸的同时又死死地盯着崔幼澜,生怕在她脸上看到有对于自己的一丝一毫的怨尤。
崔幼澜轻轻叹了一声,握住了俞氏干瘦的手:“我这不是没事吗,祖母实在不必太过自责,况且那日也是我不好,要是我不出去,就不会有这样的事。”
俞氏的目光一闪,然后紧紧套在心上的那一个箍便突然松了开来,如释重负。
当然,她也没再问崔幼澜那天晚上到底私自出府去了哪里,反正只要崔幼澜没事,那一切都不必再提了。
另还有一件使俞氏略感欢喜的事,就是阴错阳差之下,崔幼澜肚子里的孩子没了,这孩子没有父亲,她还偏要生下来,与其日后成为一桩冤孽,竟是就此断掉才好,也算是老天给的意外之喜。
俞氏按下这些情绪,没有在崔幼澜面前表现出来,仍是那副愁苦疼惜模样地看着她。
“好,以后我们都不提了,”她顺着崔幼澜的话说下去,“你跟着祖母回城外庄子上再修养一段时日,然后我们便会盛都去,就当一切都没发生过,祖母也不会和你父母说什么,好不好?”
俞氏仿佛哄孩子一般哄她,崔幼澜低下头,轻轻颔首。
她自然能猜出七八分俞氏心中所想,最要紧也不过就是怕她怨她,而崔幼澜所言也并非谎话,人的贪生怕死是本能,她不能要求俞氏一直留在起火的宅子里直到找到她为止,她反倒是庆幸俞氏自己先跑了,否则遇到宋娘子那帮恶徒,还不知会如何。
俞氏不说她身上这段日子所发生的事,那么她回去之后也不会多嘴,人心隔肚皮,她如此作想,但不代表别人也那么想,更会有好事之人议论,她也不愿只因那一夜的事情就损了俞氏在崔家的威严以及在盛都的形象。
宜州的事情便如一场梦一般,就此散去罢。
俞氏见她不说话,又道:“你六姐姐在外面等着,我让她进来陪你,我要去见一见昭王,亲自向他道谢。”
说着,俞氏便叫了崔清月进来,崔清月这么久没见到崔幼澜,自然也是牵肠挂肚,才进来时更是一脸愁容,直到看见崔幼澜,觉得她虽然脸色依旧不好,但人已经没事了,才松了一口气。
俞氏出去之后,崔清月又要提那晚的事情,她比俞氏要更觉对崔幼澜不住,毕竟两个人一直是住在一块儿的,她不仅没看住崔幼澜,没发觉那么大一个人没了,更是在无奈之下随着俞氏离开,在得知崔幼澜被周从嘉救下之前,她是怎样的煎熬,而知道之后,崔幼澜一直缠绵病榻连起身都不能,也使崔清月分外忧心。
然而崔幼澜将手指往她嘴上一碰,示意她不要再说下去。
“六姐姐以后再也不要提这些事,祖母说了,就当没发生,咱们烂在肚子里。”崔幼澜冲着崔清月粲然一笑。
那笑中丝毫不见苦涩与无奈,崔清月愣了愣,然后点点头。
第30章 回程
大约一炷香工夫之后, 俞氏便又重新回到内室里面来,让人给崔幼澜开始穿衣梳妆,自己则站在她背后看着。
俞氏给崔幼澜的发髻上簪上一朵鹅黄色的绒花, 对她道:“祖母方才去谢过了昭王殿下,也求了他,不要把你的事情说出去, 殿下答应了。”
崔幼澜这段日子一直在周从嘉这里看病修养,周从嘉对她的情况可以说是了如指掌, 俞氏害怕他说出去也是正常的。
“殿下先前就答应过我, 不会说出去的,祖母可以放心, 是我忘了同祖母说了。”崔幼澜顿了顿, “会不会让殿下觉得咱们疑心重, 一而再再而三地说起这件事?”
“罢了, 说都说了,你小孩子家家, 说话也做不得准的,祖母再去同他说一次, 也放心些。”俞氏道。
一时崔幼澜收拾停当, 崔清月亲自给她系上斗篷, 与俞氏一同陪着崔幼澜走出去。
还没走到院门处,崔幼澜远远便见到门口立着一个人,身形削瘦单薄, 许是听到身后的动静,那人很快便转过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