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穿成知青去种地 第49节
    这笔钱,姜棉几个知青分也就每个人分到十几块钱。
    最后还是全部交给了姜棉。
    姜棉做好账,定下了一个目标。
    来年,大家都不用再从口袋里掏钱出来,就可以实现蛋肉自由。
    她粗略算过。
    现在他们已经实现了鸡蛋的自给自足,还有剩余。这些余下来的鸡蛋可以攒着换钱。
    到时候可以拿着这些卖鸡蛋的钱再换一批小母鸡。
    现在养的那些母鸡如果有不生蛋或者下蛋的频率不高的,就可以杀来吃肉。
    至于鱼,再便宜也要养一些,因为有两只属猫的小伙伴,不养的话恐怕会造反。
    至于猪苗,姜棉手上的这些钱,买下三四个是绰绰有余的。
    剩下的钱就留着预备不时之需。
    ◎最新评论:
    打卡
    大大加油
    加油大大今天更新了吗?更了。营养液浇灌了吗?浇灌了。叮叮叮,您的营养液已到货,请更新查收!
    追平打卡君问更新未有期,巴山营养液涨秋池~
    好喜欢
    按爪爪
    终于要实现肉蛋自由了
    撒花
    看完了,等后面的
    撒花花
    加油!我可太喜欢了
    -完-
    第46章 年前准备 ·
    [
    眼看年关越来越近,想回家探亲的知青需要报名请假。
    姜]
    眼看年关越来越近,想回家探亲的知青需要报名请假。
    姜棉和小伙伴们也在议论这件事儿。
    姜棉家中已无父无母无长辈,两位舅舅又消息全无。
    她就算想探亲也不知道去探谁。
    楚婴也不打算回去。她的母亲倒是健健康康地活着。不过要不是因为她,她也不用被迫来这里下乡当知青。
    谢东和则是去年回去过了,今年想回也可能轮不到他。
    四人小组里,只有庄清梵去报名。
    他想要去看一下祖父,自下乡以来,他就没再见过他。
    之前的两个年,他都是在铃木生产队过的。
    去年他就想去了,祖父不让,还特意让他的学生给他写信来叮嘱。
    前不久,他的学生来信说,祖父的身体有点不好,总是咳嗽。
    今年,无论如何他也要去看一下。
    生产队养了一些猪,预备过年前杀,这是要分给社员的过年福利。
    腊月二十三这天杀猪。
    一共杀了三头,四人小组一共分了五斤多一点的肉。
    平均一个人就一斤多一点。
    这还算是多的了。
    肉的分配跟人头挂钩,也跟工分挂钩,就跟粮食一样。
    姜棉第一次过这样的年,没有经验,一时忘记了,之前也就没有准备做腊肉的猪肉。
    就这几斤肉,吃新鲜也不够吃。不过他们有鸡、有鸭,还有鱼。
    姜棉开始想着是否要借助从黑市买的借口,从空间弄一点猪肉出来,等她盘点了一下手里的物资,就放弃了这个想法。
    过肥年倒是没错,但不能太肥了。
    种玉米的时候,他们在地沟里间种了一些黄豆,就炒过一次来佐粥,还没有怎么吃。
    姜棉正想着要不就拿黄豆去换一些豆腐回来。
    她有点想吃豆干了。
    领完猪肉回来,姜棉看见五奶奶祖孙几个正在水井旁围着一个东西擦洗。
    姜棉走过去一看。
    原来是一个石磨。
    应该说是一个小石磨,比平常看见的那些要小很多。
    看着就知道不需要多大力气就能转动。像五奶奶这样的劳动妇女,一个人就能轻松搬动。
    这小石磨看着应该是被使用过很多次了,石面都有点反光。
    “棉棉姐,我们家准备磨豆子做豆腐。等一会儿请你喝豆浆。”振民看见姜棉,开心地说道。
    “好啊,谢谢振民。”姜棉摸摸他的脑袋。笑着说道,“五奶奶还会做豆腐啊。我还没见过做豆腐的呢。”
    姜棉还真的没见过真人做豆腐。在电视或视频里看见的那些不算。
    她自己倒是做过豆干,不过都是买现成的豆腐来做的。
    “我奶奶做的豆腐可好吃了。比其他人做得都好吃,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豆腐。每到过年我们家都要做的哦。”振华得意地说道。
    没想到五奶奶还是个做豆腐的高手。
    姜棉还真不知道,她在这边住了这么久都看见她做过。
    不过做豆腐也确实是个麻烦事情,而且平常人家的豆子也不多,只有过年这样的日子才值得这么大费周章。
    五奶奶今天喜气洋洋的,脸上都溢着笑,她倒也没反驳两个小孩子的话,只是说道:“个人的做法,个人喜欢。姜知青,你们要不要一起做一些?一年忙到头,总得备些东西过年。”
    姜棉看她是说认真的,便说道:“我正想着去换一些豆腐来做豆干呢。能有五奶奶让我沾光,那是最好不过了。”
    奶奶笑着说道:“我能让你占什么光?倒是我们家跟着你沾了不少光。回去泡豆子吧。反正都开了头,也就是顺手的事。”
    姜棉就回去泡豆子,这天气要等到第二天才能泡好。
    第二天所有人全部出动,轮流磨豆浆。
    五奶奶家的豆浆先磨好,先开火煮了。
    等豆浆煮好之后,振兴装了一人一碗,用竹匾端了出来。
    楚婴兴冲冲地跑回去把糖罐捧了出来,打开罐子,一碗一勺糖地加了进去,搅动几下,然后招呼几位小孩子过去。
    她看着这三个乖巧的孩子,笑眯眯地说道:“拿去吹凉了喝。别告诉你奶奶。”
    要是让五奶奶看见她这么豪迈,又该心疼糖了。
    几个小孩子笑嘻嘻的,不说话,点点头,一人捧着一碗到一边喝去了。
    姜棉也端了一碗。
    豆浆的味道很正宗,豆香味很浓,加了白糖。是她最喜欢喝的甜豆浆。
    喝着甜甜的豆浆,她有点想念油条了。
    要是有根油条放里面泡着,那该多好吃。
    她又开始想实现油条自由了。
    其实想的是食用油自由,煎炸焖炖,想做哪样就做哪样。
    她在心里开始默默算账。
    上一次的花生炸了将近40斤油,预留几斤出来以便人情的往来。就算它30斤好了。
    如果一年种两季花生,就有60斤油。平均下来每个月就有五斤油。
    另外,杀鸡或者是买猪肉的时候还会有一些荤油。
    这样一算,他们每天摄入油量比起一般人不知道多了多少。
    心里的这笔账一出来。姜棉只能沉默了。
    这个油,炒菜的时候控制一点,做些油炸食品过一个肥年是完全可以的。
    油条炸不炸先别说,不过可以炸一些丸子。
    现在肉不多,但是可以炸些豆腐丸子,青菜丸子,萝卜丸子。
    等姜棉这边的豆浆磨好,入锅煮开之后,把豆浆上面的豆皮捞起,五奶奶过来帮忙点豆腐。
    卤水也是五奶奶提供的。
    豆浆慢慢凝结,成了豆花。姜棉和小伙伴们吃过了豆花,开始做豆腐。
    然后分出来一部分豆腐,继续做豆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