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09章
    她也兴高采烈,比上学期期末进步了整整五名,她可真不错。
    两
    天之后的周五中午,杨枝也和小花老师交了请假条,书包里装上周末要写的作业,搭公交车去了火车站。
    从省会去北京,飞机需要三个小时,软座和动卧需要十五个小时,普速列车需要二十一个小时,而杨枝后来最常坐的九小时高铁要到明年才会开通,开不开通,都不妨碍他们一家三口在这一年只能选择普速列车出行。
    车厢里气味混杂,噪音四起,座位逼仄,可杨枝没体验过好的,所以也不知道什么是不好,她坐在靠窗的位子上,旁边挨着妈妈,对面坐着爸爸,她趴在小桌子上安心地写英语作业,时不时抬头看看窗外缓慢的风景,一草一木都是新鲜,一花一叶都是外面。
    火车开得慢,杨枝写得也慢,但她磨了一个下午又一个晚上,还是写完了四个科目的作业。
    凌晨十二点了,窗外漆黑,车厢比起白天安静了许多,乘客鼾声连连,对面的爸爸已经仰着脑袋睡着了,旁边的妈妈还在强撑,陪着杨枝一起写作业。
    杨枝把练习册和草稿纸收进了书包里,拿出了手机。
    慕留在一刻钟之前给她发了短信,问她是不是已经到北京了。
    才没有呢。
    她才坐了十一个小时,还要再坐十个小时才能到。
    杨枝没有回复,她把手机塞进外套口袋,揉揉眼睛,枕着妈妈的腿睡着了。
    杨枝很早就醒过来了,爸爸妈妈醒得更早,他们吃了三桶香喷喷的泡面,杨枝又拿出了纸和笔,在小桌子上写起了这个星期的八百字作文。
    最后一个句号写完,广播提醒前方到站北京西,杨枝合上了本子,再一次抬头望向玻璃窗外。
    天空蓝中带灰,明媚的阳光洒在河面之上,水波荡漾,金色闪动。
    晃晃荡荡地,筋疲力尽地,满怀期待地,杨枝就这么第一次来到了北京。
    新郎家派了一个亲戚来火车站接人,见面地点定在了2号出站口,等到杨枝一家人随着涌动的人潮走出站台,才发现指示牌上有1号口,有4号口,就是没有2号口。
    杨父提着大包小包,在人群里不知所措地站了一会儿,在妈妈的催赶下,他找了一个工作人员问路,方言脱口而出。
    方言其实并不难懂,可是杨父太紧张,所以说得很快。
    工作人员呆了两秒,用字正腔圆的普通话说道:“您好,我没听清您的问题,您能再说一遍吗?”
    杨父这辈子没讲过一句普通话,想着把语速放慢一点就好了,可是一张口,说得比刚才还要快。
    工作人员的脸上有一瞬间的僵硬。
    一直默不作声的杨枝从爸爸身后走上前去,说话了,“叔叔您好,我们想去2号出站口,想问问您应该怎么走。”
    工作人员恍然大悟,热心地给杨枝指了路线,杨枝带着父母在结构复杂的西站走啊走,顺利地和接站的人碰了头。
    婚礼的酒店就在西站附近,他们三个人洗了把脸,梳了头发,换上提前买好的新衣服,刚好赶上结婚典礼。
    婚礼的布景很梦幻,环节很无聊,新人入场,父母发言,证婚人发言,新人发誓,杨枝坐在圆桌边,觉得自己像是千里迢迢来北京参加了一场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唯一的不同是她现在有糖可以吃。
    然而,当婚礼进行到尾声,在表姐和表姐夫交换戒指的时候,杨枝又哭了。
    眼泪来得不知所以,她迅速地抹了两下眼睛,吃了一颗牛奶巧克力。
    旁边的小姨也哭了,她只当作没看见。
    菜一道一道端上来,表姐脱下了繁琐的婚纱,换了一身红色旗袍来各桌敬酒。
    表姐瞧着杨枝稍微发红的眼睛,问她:“你不会是又哭了吧?”
    杨枝诚实地点了点头。
    妈妈打着圆场,“她开心的。”
    表姐一笑,声音从杨枝的左边传过来,“哭什么,都有这么一天的。”
    小姨的声音从右边传过来,“别听你姐瞎说,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路。”
    手机的震动从手心传过来,收信箱里又多了一条信息,加上前面的三条,一共四条未读消息,都是慕留发来的,每条间隔十分钟,一分不多一分不少:
    【大概几点过来?】
    【还过来吧?】
    【我给你借好胸牌了】
    【有事的话,不来也没关系,告诉我一声就好】
    杨枝头一回见他发这么多短信,轻轻笑了一声,回复道:【下午要和家里人去故宫,大概五点半到六点去找你,可以吗?】
    慕留秒回:【没问题】
    一家人非常支持杨枝去北大看一看,但是不放心她一个人去,幸好小姨要去附近见个大学同学,正好陪着杨枝。
    杨枝和小姨出了地铁站,按照约定走到了北大东门。
    夜色降临,门前人来人往,杨枝没有在第一时间认出慕留。
    男生穿了一中的西装校服,黑色的西装外套里是一件干净的白衬衣,戴着深蓝色领带,肩膀宽阔,身材修长。
    这身西装杨枝没见他穿过,但是见其他男生穿过,和他身上这套截然不同,可是左胸前明明都带着一中的校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