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2章
    “高木同学,我有几道题不会写,请,请问你可以教我吗?”
    高木织有点惊讶,因为她对野岛太没什么印象,甚至连昨天帮人解困,也是顺手之举。
    她很忙,夕阳下的光线不好,她连野岛太的面孔都没有记住。
    但高木织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女孩。
    学校的学习压力很大,她作为班委和成绩好的学生,有义务教导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她是这么认为的。
    于是,两个学生的来往开始了。
    野岛太该怎么形容这段时光呢?
    就像是一条无人关心的野狗,同类咬他,大人骂他,孩童笑着拿石头砸他的头。
    但突然有一天,有个人给他递来一块肉,说:“可怜的狗狗,饿了吗?”
    或许只是顺手为之的善举,但可以让人记一辈子。
    他会一直记得的,野岛太想。
    但,随着时间流逝,他逐渐分不清自己的感情。
    是感激,是珍惜,还是喜欢?他不知道。
    他靠近高木织,已经用尽了所有勇气,不敢再说别的什么,也不敢做别的什么。
    如果他暗恋高木,那就让这份感情永远深埋在心里吧,像他这样卑微的人,是没有资格站在她身边的。
    只是追随她的脚步,就已经很好了。
    然而,仿佛是上天开了个玩笑,仿佛是天神喜爱捉弄凡人,偏偏要把最珍贵的东西打碎给人看。
    高木织被侵.犯了。
    一夜之间,原本自信开朗的她,变得阴郁起来,成绩一落千丈,话也越来越少。
    野岛太一开始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当她是生病了,或家里遇到什么困难,没有敢多问,只是尽自己的力为她做事。
    比如帮她送作业,比如帮她带她家附近不方便买的东西。
    他以为,高木织会好起来。
    但他错了。
    高木生了病,生了一种名为绝望的病。
    她没想到自己会怀孕,十三岁的女孩不知道怎么办,在拿到医院检查单的时候,她整个人都崩溃了。
    她要堕胎,她必须堕胎。
    可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她怀孕的事被侵.犯她的人知道了。
    她的事暴露了出去,她被安上无数顶帽子,被无数人指责。
    她说,她不是自愿的,可那又能怎么样呢,人们乐于看他人痛苦,比起真相,他们更愿意相信自己希望的。
    其实她也有几乎,只要把伤害她的人说出来……
    可她说不出口,不知是因为恐惧,还是不知名的诅咒,每次想要说出“教导主任侵.犯了我”时,她的嘴就哑了,每次想将其写下来时,她的手止不住地颤抖。
    学校将她退学,家长不愿意认她,昔日的友人嘲笑她讽刺她。
    绝望是世上最可怕的病,它像一个无声的死神,让人溺死在无法呼吸的心跳声里。
    高木从高楼上坠落的时候,野岛太是在的,他正想上楼去,劝说她活下来,可是没能来得及。
    或许……就算上了楼,也劝不住。
    因为他不是医生,也不是良药,他只是一个一脚踏入光明的病人,不能给别人带来希望。
    野岛太疯了,他无视别人的流言蜚语,无视老师和家长对他的责骂,疯一般地跑了。
    流浪和没有流浪,好像也没有什么区别,一样的阴暗,一样的孤独。
    直到有一天,几个衣着奇怪的人找到了他。
    【“你确定就是这小子?”】
    【“对,按照我们找到的数据,他就是最在乎高木织的人。”】
    听见女孩的名字,野岛太抬起头来。
    [“你们是谁?”]
    【“这个你不用管,我们有复活高木织的办法,你来不来?”】
    复活……人死了,是可以复活的吗?
    【“只要你愿意按照我们说的来做,就可以让她复活。”】
    【“看,她的脑袋是完整的,只要大脑还在,人就不算死,不是吗?”】
    【“快了,等她重新开始说话的时候,复活就完全成功了。”】
    …
    ……
    …………
    河边的草地很干净,微风吹过,草坪如湖水般泛起涟漪。
    白发少年在河道上走着。
    “简直是无稽之谈。”他评价道,“那样活过来的根本不是人,而是披着人皮的咒物。
    “不,甚至不能算披人皮,最多算顶了个人头。”
    按照老校长之后的招供,害高木织怀孕自杀,以及后来做成咒物,都是诅咒师指使他们做的。
    因为她的父亲得罪了一个诅咒师。
    “那群家伙真是恶心。”五条悟停下脚步,朝河面扔了块石头。
    “那个什么太也很恶心,就算是暗恋的女孩子,变成那样还认,恋爱脑不可活。”
    “……我能理解他。”杰却如是说。
    “哈?”五条悟转头看他,“杰,你不会是觉得他很可怜,那样做也有他的道理吧?”
    “不全是。”杰摇头,“而且,我并不认为他只有可怜,当他同意和诅咒师合作时,他就不是一个‘完美的受害者’了。
    “我只是在想,世上唯一的希望意外死亡,人是承受不住那种痛苦的。
    “不管是放弃,还是接受那个并不真实的复活方案,都太自私了。可选择后者,应该已经耗尽了他的勇气与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