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嫡女医凰,重生后全家跪求饶命 第87节
    桌上的人都看着秦氏。
    秦氏这才装作不好意思的样子,扭捏道:“那我说了啊。”
    “说吧,说吧,赶紧的。”
    秦氏笑道:“我之前不是说过有一个大女儿在青州养病吗。我昨儿收到家里的信,才知道,我女儿来京都了。”
    “是吗,那确实值得高兴,叫出来见见呗。”
    “那见不了,我女儿不在这儿。”
    “那是在哪儿?”
    秦氏脸上的笑就没停下来过。
    “在明德坊呢。”
    众人有些惊奇,自己女儿不和自己住,还这么高兴,不会是傻了吧。
    “她一个人?”
    “还有大房的侄女儿,陪她来的。”
    “那她为何不住温家。”
    秦氏拿眼看了一圈人,道:“她救了长宁郡主,卢国公府送了一套宅子,她自然要带着她姐姐去住住的。”
    这些妇人多精啊,立马就知道她说的是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神医。
    “那她一开始来京都,你不知道啊?她没给你写信?”
    秦氏暗瞪了那妇人一眼,随便扯了个谎,“信件被耽误了,昨日才到呢。”
    “那她不来寻你?”
    “她不知道家在哪里,还是我听说了那个神医和我女儿有些相似,这才偷偷去看了,这一看,立马认出来是她,我是又高兴又担心,你们说一个女儿家从青州的京都,一路上舟车劳顿的不说,遇到危险可怎么办。”
    几个大娘子眼中闪过一瞬讥讽。
    这样子也不知道做给谁看。
    但谁也不会死心眼儿地去给人家添堵,人家家里可是有神医啊。
    “那你女儿就不回来住了?”一妇人笑问道。
    若是不回来,跟这个家好像也没什么关联吧。
    大家都静静看着秦氏。
    第96章 不可告人的关系
    秦氏笑道:“怎么不回来,这是她家,当然会回来住。只不过,她说要教卢国公府小公子写字,住温府不方便,我当然依着她了。”
    要不是不知道卢国公府规矩,还真以为她攀上卢国公府了呢。
    几个大娘子附和地笑笑。
    “好事,好事,确实值得开心。”
    “是啊,等你家大姑娘回来住,可得让她给我们诊诊脉啊。听说她就是看了一眼郡主,就知道郡主得了病,只是那时候郡主不相信呢。”
    “诶,我也听何家的下人说这个了。”
    “秦大娘子,你可不许小气啊。”
    秦氏享受她们的追捧,享受他们众星捧月般的感觉。
    家有神医,就是好啊。
    等医馆开起来,何止这些四品五品六品官眷娘子,就是那二品三品官眷娘子,有诰命的夫人,也得对她和颜悦色。
    秦氏礼貌地回应,全身轻飘飘的。
    这不比喝酒强?
    一想到这些人找她女儿看诊,还有一大笔诊费,她心都在狂跳。
    推杯换盏间,招呼着一桌人吃好喝好。
    温柔听大丫鬟说着正厅里的情况,她点点头。
    她是母亲最心疼最宝贵的女儿,就算大姐姐回来,也夺不去她的宠爱。
    “三姐姐,母亲说的是哪个姐姐?”
    温锦儿,家里最小的妹妹,今年六岁,正是纯真时候。
    今儿家里有客人,母亲待客去,她便照顾妹妹。
    “就是我们的大姐姐啊,是神医,还要开医馆呢,以后开了医馆,你就有穿不完的新衣服,戴不完的珠钗,开心吗?”
    “开心。”温锦儿拍手道。
    “大姐姐来家里住,你就对大姐姐好一点,她就对你好,知道了吗?”
    “知道了。”
    “真乖。”
    温柔给她夹了一块瘦肉,哄着她多吃点。
    温柔下意识摸了摸承浆处的痣,人人都说,她这颗痣极好,以后是不愁吃喝大富大贵的命。
    起初她不信。
    父亲就是一个四品官,多番想拜在宰相门下却未果,母亲家族也普普通通,有时候,母亲还要偷偷接济些银子。
    如今她信了。
    只要是人就吃五谷杂粮,就会生病,大姐姐是神医,这京中世族,以后她家家都去得,人人都得高看她一眼。
    医馆会有源源不断的银子,她自己肯定会嫁给王侯将相,做诰命夫人。
    “姑娘,不吃了吗?”彩月问道。
    “不吃了。”温柔说道,她不能吃太多,男人都喜欢弱柳扶风的。
    想来要劝母亲早点把大姐姐接回家住。
    “大姐姐的医术是怎么学成的,你打听了吗?”
    彩月摇摇头,“奴婢知道的就是去乡下看医书学来的。这可以让大娘子去问啊,大姑娘还敢不说?”
    温柔思索片刻,“我看大姐姐已经不同了。我记得三年前回去的时候,她眼神总是躲闪,也不喜欢说话,这样的人居然敢在几十个人面前侃侃而谈,真是有些不可思议。”
    彩月也想不通,她呆呆地站着。
    “拿纸笔来,我要给家里蘅姐姐写信,问问大姐姐究竟是如何变成这样的,在青州的时候,她们难道一点没有发现?”
    “是。”
    哪有人变这么快的。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一个人的本性,哪能这么容易就改的。
    这里面一定有蹊跷。
    大姐姐在乡下说不定是遇到什么高人,经过点化才有如今的医术和性格。
    那个高人,若是自己也能遇到,照自己聪明的头脑,这京都的神医,说不得就要变一变了。
    温锦儿不懂这些,只是安静地吃饭。
    家里除了庶出二哥哥,三姐姐四哥哥对她都很好,她不需要操心这些。
    *
    永裕街三马信铺的小伙计正在打盹儿,看到来人说要寄信去青州温家,立马笑脸相迎。
    “一百文。”
    采莲立马从钱袋子拿出准备好的铜板给伙计。
    伙计接下后说道:“大约十日后会送到。”
    等采莲走远,伙计才拿着信件走去后堂,“掌柜的,温家的信。”
    “嗯,留下吧。等会儿江林来给他就行。”
    *
    不知道是不是昨天与牛泉对话的关系,今日温宅前的人更多了。
    每个人都有机会问三到四个问题。
    “温姑娘,医馆开业后,你还出来讲医术吗?”有人问。
    “会。若是有事,我会让人竖个牌子在外面。”
    “真的吗,那就太好了。”众人都很担心她以后去医馆坐诊,没时间出来讲解了。
    “等开业后,我会尝试给你们讲医书。”
    众人眼神都透着惊喜。
    他们其实都是埋头苦读的人。
    也不会系统地去学习医术,医书看得也不成体系,遇到难处要么自己硬解,要么厚脸皮去问的仁春堂的医师,或者直接不管。
    现在温然说讲解医书,他们发自内心的欣喜和感谢。
    “多谢温姑娘。”有人弯着腰拱手道。
    或许这个礼不那么标准,可里面有最真挚的感情。
    其他人见状,也都照着做。
    “多谢温姑娘。”几十个人的声音叠在一起,足以让街上的人侧目。
    他们弯下腰来求学,这片赤子之心,不比学堂里的学子少,更比那些拜师学艺的人更单纯。
    云霜和翠屏看得激动和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