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晚枫满面不解,“晚枫可是说错了什么,先生为何笑话于我?”
“不敢取笑公子,只是想着公子这般聪慧之人,却忽略了一些最基本的事情。”
“嗯?我忽略了什么?”
“公子年纪轻轻就聪明绝世,心性坚忍、决断果敢,天下间少有人能及。可公子,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你这样啊。许多人都有着各种各样的弱点,或刚愎自用,或犹豫不决,或胆小怕事。咱们大闽的君主,说到底在某些方面,也只是个普通人罢了。”
第三百九十一章 父子情深
“先生是让我对他多一点耐心和信心?”杜晚枫摇摇头,“先生的话固然有道理,可作为大闽朝的君,他可以是个普通人,却不能安于做一个普通人。更不能明明是个普通人,却自以为魄力果断堪比太祖,永远不知道反省自己的优柔寡断、反反复复。”
杜晚枫这些年也是心累,如果他真要是个昏庸无道的君,那他也就不对他抱有什么期待。偏偏他还有心做个好皇帝,有时候也能听得进去臣下的意见。但总是坚持不了多长时间,心性也太容易被动摇和左右。需要别人小心呵护着、哄着、鼓励着,他才能做得好。
但一个不留神呢,又不知道他会给大闽朝埋下什么样的雷。
这种不确定、不踏实感,是最让人头疼的。
“然而先生说得也对,理想的君王本来就少有,与其去抱怨他做得不够好,还是我以后想得尽可能周到些。”
“公子,你已经做得够好了。”
杜晚枫摇摇头,“权力斗争最是磨人,父亲以前便深陷朝堂漩涡不得摆脱。但他比我要刚强果决,有着大刀阔斧改革的决心,有直面任何挫折和阻碍的勇气。我顾虑的东西太多,也无法像父亲那般坚强。”
井宾发现了公子今日似乎有点点消沉,可能是这些年太累了吧。
“公子,有一些话属下放在心里很久了,一直未能对你言说。但今日,属下决定跟你坦诚相待。”
“先生请说。”
“井某跟在老爷身边多年,对他做事风格和为人最是清楚。甚至有许多公子不知道的事情,井某也看得分明。”
杜晚枫认真听着,但他一时间竟猜不到井宾要说什么。
“在公子看来,老爷对认准的事情永远坚定向前,也不惧怕任何艰难险阻。可公子,你也曾看到过老爷在庭院里痛哭吧,哭那个行将就木的大闽王朝?”
杜晚枫神情肃穆,眼里深藏着对自己父亲的敬意和心疼。
“数十年朝堂生涯,老爷也不止一次陷入两难,也忍不住想打退堂鼓。尤其当对面人站着的还是自己的恩师、好友,面对着所有人的不理解时,老爷真的想放弃。可最终,他宁愿背负着绝情绝义的骂名,也要将改革推行下去。公子,你知道么,在老爷最难以抉择的一次,是你帮他坚定了决心。”
杜晚枫一怔,“我?”
“你还记得你十岁那年,帮助过一对老夫妇吗?”
杜晚枫仔细想了想,在记忆深处十岁那年确实发生过那么一桩事。
他点了点头。
“那对老夫妇的儿媳杨氏,因与人通奸还合谋杀害丈夫的罪名被打入死牢,被世人唾弃。罪证确凿,刑部也定了案。可公子从那对老夫妇那里了解到杨氏与丈夫感情相当好,也一直对二老孝顺有加。”
“儿子出事后,老夫妇根本不相信是儿媳做的,一直声称她是冤枉的。在儿子出事儿媳又被判了斩刑后,还哭瞎了眼。公子坚信如果杨氏平日里不是个好儿媳,老夫妇断然不会在痛失儿子后还为她做到这一步。”
“公子认为这个案子另有隐情,央求老爷出面让刑部重新调查,但老爷拒绝了你。”
“不错。”杜晚枫这会儿已经完全想起来了,那些尘封的过去,一旦揭开又仿佛还是昨天发生的一样。“我爹说刑部定的案,就很少有翻过来的,他虽然是首辅,也不能随意干涉刑部的事情。”
“但公子并没有放弃,当年只有十岁的你,在案发现场还有周围流连了大半月,没事就跑去刑部央求着陈大人让你见见杨氏。那时候每个人都认为你只是贪玩,没有人会真相信一个十岁的孩子能断得了这杀人大案。”
“我自己也没想到。”杜晚枫说。
“可公子比对着杨氏和刑部的说辞,发现双方都没说谎,却遗漏了一种可能。你认为当时还有第三个人在场,就是这第三个人,杀了杨氏的丈夫,还栽赃于她。”
“那一段时间,你将方圆百里都走遍了,为了就是找到那个可能存在的第三人。后来你锁定了隔壁村的一个跛子,因为你在案发现场的门后,曾发现过半对一深一浅的脚印。你当时还不知道是什么,可在看到他后突然有了灵感。进一步调查下去,才发现这个跛子和杨氏还真有渊源。”
“他和杨氏青梅竹马,但杨氏只拿他当兄长,嫁给了自己从小就爱慕的人。而这个跛子以为杨氏是嫌弃他身有残疾才不肯和他在一起,又看到杨氏夫妇生活得那般幸福,便起了杀心。”
“那么多年前的事情了,先生竟记得这般清楚。”杜晚枫感叹。
“因为那段时间,我一直奉老爷之命跟在公子身后。”
“我爹嘴上说得狠,还是不放心我。”杜晚枫笑了,笑得还有点儿娇。
作为杜家最受宠的幺子,被所有人娇惯着长大,过去也是一颗又娇又活泼的小甜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