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24章
    多留心一些,兴许什么时候也能帮上枫弟的忙。
    第一百一十八章 老狐狸们的战争
    六年一次的京察,轰轰烈烈开始了。
    何谓京察?其实是大闽王朝“吏部”考核官员是否尽忠职守、安分报国的一种手段。
    其中四品及以上官员,采取的是“自陈”方式,也就是自个儿当面向圣人奏请,来表明自己是不是恪尽职守、严于律己。
    除此之外的官员,那就得通过“堂审”方式,接受吏部和都察院共同考察。
    主要由吏部负责和牵头。
    考察结果就决定着一名官员的命运,是有希望晋升?还是被判定不合格,罢官甚至是按律惩处。亦或者是直接发放退休金,让老弱病残者告老还乡。
    这项政策在一定时间内是有积极意义的,能更好督促官员对政事多上心,还能促进王朝巩固和统一。
    然而当一个部门权力过大,就容易滋生徇私舞弊、贪赃枉法的现象。
    甚至到最后演变成了各个党派争夺利益的工具。
    京察刚一开始,从中央到地方各部门都动了起来。
    就连一些一直藏在暗处的老狐狸,也开始浮出水面。
    井宾乘着夜色进入了杜府,将最新的情报呈给了杜晚枫。
    “魏阶?韬光养晦了这么久,这次也终于决定有所行动了。”杜晚枫看完情报后,放在烛火上烧掉,笑着说道。
    “公子对魏阶此人如何看待?”井宾问。
    “魏阶在内阁中资历不算老,也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势力。但此人却城府极深、尤擅谋算。在张崔二人越发白热化的权力角逐中,他能做到谁都不得罪,还不引人注目,这一点可不是一般人能轻易做到的。”
    “听说这位魏阶,与崔行还是好友?崔行为人刚愎自用,又嚣张跋扈,对这位魏阶倒是颇为厚待。”
    “那是因为崔行现在还不将魏阶看在眼里,魏阶此人又很能沉得住气。过去两人同在国子监任职,魏阶是崔行副手,经常被崔行呼来喝去,甚至是将他当作自己仆从。魏阶并不在意,只管埋头做事,并且还让他做成了不少事,崔行也因此对他有些刮目相看。”
    “这些事公子怎会知道得如此清楚?”
    “在这敬天府,官员们那点事有什么是我杜晚枫不知道的?”这话他说得相当自信。
    “也对,公子过去虽然对朝政不太感兴趣,但身边来往者俱是各府少爷,又常混迹于风月场所,消息不可谓不灵通。”
    “不止如此,我这一个月在礼科也不是尽顾着喝茶的。那里闲人特别多,聊的也都是一些朝堂之事。我在整理过往案卷中,也知道了不少官员往事和经历。这些乍一看没什么用处,细细研究起来,就会发现有许多耐人寻味的地方。”
    “耐人寻味的地方?”
    “譬如某年谁弹劾了谁、谁提拔、推荐了谁任什么官职,都有相关记录。”
    杜晚枫只是这么一点拨,井宾立即明白过来。
    “公子的意思是说从这些过往案卷,可以掌握一些官员真实的关系。有一些表面上没什么来往,但其实二者之间是有利益往来的。”
    “正是如此。”
    杜晚枫在桌子旁坐下,为自己和井宾各倒了一杯茶。
    开始分析起朝堂局势来。
    “当今内阁,有三位阁臣最值得留意。第一位,自然是首辅张慎来,他资历老、又有手段,小皇帝目前也还算倚重他。”
    “第二位,便是崔行。进入内阁后,又兼任了吏部尚书,抓住了人事任免大权。这些年,他靠着这一职位培植了不少亲信,势力也越发壮大,张慎来渐渐都压不住他了。”
    说罢,杜晚枫停了下来。
    “那这第三位,便是这个魏阶?”井宾道。
    “不,魏阶虽然不凡,但现在还不是他的舞台。另一位人,在接下来的权力斗争中,会占有更重的份量。”
    “内阁大学士兼任都察院左都御史旁敖?”
    “就是他,也只可能是他。”杜晚枫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旁敖监管都察院,成为言官之首。但此人在朝堂多年,却并未因为那张嘴给自己招惹多少仇敌,反而获得了许多实质意义上的好处。因为言官这一特殊身份,各方势力也都乐于卖他颜面,不愿轻易招惹他。他也乐于在某些事情上装装糊涂,从而与朝廷各部门都形成了不错的关系。这个人长袖善舞的本事,着实让人有些佩服。”
    “公子认为他会在接下来的角逐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他筹谋多年,总不会甘心永远在内阁屈居人下。张崔二人相斗,两败俱伤,便是他最佳上位之时。”
    “但无论是张慎来还是崔行,并不会轻易让他渔翁得利。”井宾叹道。
    朝廷的那些老家伙,可是一个比一个狡猾。
    都是最残酷官场历练过来的,谁比谁蠢呢?
    “你说得不错,想当渔翁的人,到最后很有可能会发现自己原来就是一只被螳螂率先捕掉的蝉。”
    这句话,井宾思索良久才慢慢品出里面的意思来。
    “旁敖被人盯上了?是张慎来,还是崔行?”
    杜晚枫笑了,“如果我说,是他们两个人呢?”
    “……”
    没两天,崔行便向承安帝奏请整肃言官。
    这一提议可深得承安帝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