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跨出门槛即将走出书房时,万太保喊住了他。
“贤侄,九洲这孩子心思单纯,又不知人心险恶,你以后可要多照拂一二。”
杜晚枫回转身体,躬身道:“老大人尽管放心,九洲是晚枫最好的兄弟。对于他,晚枫日后若有福便与他同享,有难定不会牵连到他。”
都说好兄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但杜晚枫却对万太保做出了这样的保证。
一时间,万太保也有些动容。
这孩子这番话,可是完全说到他心坎里去了,也知道他最担心的是什么。
杜晚枫出府的时候,是万九洲送他的。
他拍拍杜晚枫肩膀,“杜兄,我爷爷谨小慎微了一辈子,凡事总想着明哲保身。但他并不是一个不明是非、麻木不仁的人。我也知道你今日上门,肯定有事情要找我爷爷。但我相信你,你是不会让我爷爷太过为难的。”
万九洲说出这一番话,也没有什么特定目的。他只想告诉杜晚枫,作为兄弟其实许多事情他都明白的、也能理解。
让杜晚枫别有什么心理压力。
“不,万兄,我一直很敬重万老大人。他谨小慎微不只是为了自己,更主要是为了万家还有你。你爷爷没有做错什么,对我这个子侄也极尽照顾,这一切晚枫都铭记于心。而且万兄,无论何时我们都是好兄弟。这一点,相信是不会变的,对吗?”
“当然!”
两人的手击到了一块。
“我们可是一辈子的兄弟!”
朝中有关于杜晚枫的任命问题吵来吵去,崔行这一派坚决想要把杜晚枫送走。
然而让承安帝都有些纳闷的是,首辅张慎来居然站出来,要求将杜晚枫留在都城。并且还举荐他担任礼科给事中。
“张首辅,按照官员任命规定,各科给事中在任用上相当严格。要求各衙门办事进士及历俸二年以上行人、博士并推官、知县三年考满到部者,方能有资格加以考虑。杜探花不符合上述任一条件,你推举他为礼科给事中,未免太过轻率了吧?”
谁知道这个时候万太保难得站出来,笑呵呵道:“朝廷选贤用能,讲求不拘一格。杜探花在徐州三年,政绩卓著,百姓无不赞叹其才能。如此人才,破格任用未尝不可,如此也彰显了圣人和朝廷爱重人才之心。”
礼科给事中,正七品。
主要职责是封驳奏章与撤销案卷,监察礼部违法失职行为,及时消除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官衔不高,但却很重要。六科给事中升降任免都由圣人亲自定夺,而且职权大体上与御史相当,就是更加专门化。
换句话说,这一职位也相当于言官。
大闽朝的言官还是很有气场的,上到圣人下到文武百官不合时宜的事情都能发表言论,就是弹劾对象有所不同而已。
除此之外,礼科给事中还有一项重要的职权,那便是谏诤皇帝。
对圣人的举止言行,政事得失给事中都能进行规正劝诫。
所以哪怕官阶不高,这一职位还是很受重视,崔行断不能让它落在杜晚枫头上!
第一百一十四章 一举多得
首辅和老师都举荐杜晚枫,再加上他先前确实在治河中立下大功,破格任用也说得通,最终承安帝支持了这一决议。
而这一个信号,也彻底告诉了世人,杜寒秋那事是真的了了。
朝廷已经不打算再清算杜家了,否则怎么可能会将礼科给事中这一职位交给他?
消息传来,杜晚枫自是高兴。
礼科给事中,作为他迈向仕途的第一步,已经够分量了。
而这一职位,也无疑大有可为。
“恭喜公子,贺喜公子。”杜晚枫一回到府中,揽春揽禾还有管家便向他恭贺。
如今杜府也总算是一扫阴霾了,悬在头顶的那把刀暂时也移开了,可是让全府上下轻松不少。
一家人开开心心吃了一顿饭,杜晚枫来到了大娘院中。
“张慎来为何会在圣人面前举荐你担任礼科给事中?枫儿之前不是说,这个人对你怀有戒备吗?”
能出任官职那自是高兴,可也不能因此昏了头脑。朝堂凶险异常,一个不留神,就有可能卷入风波中,甚至是给人当了靶子。
“他推举我,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杜晚枫早就想过这个问题,“一,多年来张慎来奉行明哲保身之道,在朝中也很少结党,能够为他所用的人不多。而崔行势力却越来越大,让张慎来感觉到了紧张。我虽然目前还看不出敌友,但和崔行绝对走不到一路去。”
大娘点点头,确实是这么个理。
“另一方面,那就阴险了一点,也只是我的猜测,没有什么根据。崔行对杜家和我恨之入骨,推举我为官,就可以将崔行的注意力更多放在我身上,张慎来承受的火力就要少一些。这就是所谓的转移焦点,通过制造一个更大的矛盾和冲突,来缓解自身处境。”
大娘一听,骤然紧张了起来。
杜晚枫却面色如常,笑道:“真是如此我也不怕,那崔行恨透我了,我就算躲到天边去他也不会放过我。但现在情况不同了,我虽然被人当成了靶子,在前端承受火力。却也实实在在受到了好处,而且那张慎来就算不帮我,为了他自己也不会让我轻易就被崔行给收拾掉。”
“靶子有很多,他也可以放弃你,去找另一个靶子。”大娘提醒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