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好似都是徒然。
[呵。不是徒然,至少我现在有一支受我指挥的二十万大军,我已经有了左右天下大势的工具。]
西门卿他就不是软弱彷徨的人, 一旦定下目标, 就会跋山涉水,穿越荆棘也要向前。
“传令时迁前来, 让他去替我送一封信。”
几年以来, 若送急信,都是神行太保戴宗, 这次却叫了时迁。那便是传的密信了。
“得令。”朱武转身出去吩咐人传令。
另一边, 粘罕大军在攻破太原后, 直逼黄河北岸的河阳。
斡离不的大军也接连攻陷真定、庆源二府,经恩州直逼北京大名府的魏县李固渡,准备在此渡河。
金军来势汹汹,但赵佶和赵桓却不以为意。
以为既然之前以金银财帛使金军北撤(?),这次也可以继续。
于是着急忙慌地派出使者前往金营,给粘罕和斡离不送上金银财帛,乞请缓师,并许下岁币纳贡的承诺。
更甚至!表示愿意与金国皇以黄河为界分而治之,也就是说,把河北和河东,都割给金国!
西门卿:“……”
黄河中下游河段改道无数次,现在的黄河流经地区,可和后世的不同。
后世的黄河成几字形,流经华北平原后在渤海湾入海。
北宋时期的黄河,几次改道,最近一次改道后虽也在渤海湾入海,中段却极偏南。
杜充在‘掘河阻兵’时,掘开黄河大堤,使黄河水自泗水入淮,就可知黄河离淮河更近。
划黄河而治,相当于把河北和河东都割给金国!
黄河流经沧州南皮县,因此盐军竟然也要割地给金国……
西门卿:……
[不气不气,不就是历史重演一边吗。]
说着不气的西门卿,只留了两万盐军与宗泽大军对峙,不动北境四寨的守军,又留下一万兵力维持三州一府的防务治安。
剩下十万大军,直接开拔南下!
直接到达东平府,而后按兵不动!
东平府沿广济河往西南,过济州、广济军、兴仁府,就能进入京畿开封府!
盐军十万大军陈兵在此,眺望西南开封,进可攻退可守。
盐军此番动向,粘罕的金军西路大军还不曾受影响,东路斡离不的大军,却是如芒刺在背了。
斡离不又一次恼怒:“西门卿究竟是何意思?!是想要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还是想要拦截我金军,图救开封?!”
“大宋君臣小气多疑,可以利用一番……”
于是当宋廷又一次派遣使者前往金营时,斡离不直接对大宋使者道:“盐军十万大军陈兵东平府,恐怕是想要趁金宋交战时,背后偷袭做一只黄雀。”
“我不敢南下了。”
斡离不的大军不再南下了,但并不妨碍粘罕的西路大军南下啊。
粘罕大军一路长驱直入,从河阳渡过黄河,剑指开封!
到这时了,宋廷君臣依旧不思抵抗,反而把主张抗战的太学生张浚,直接开除太学,并严厉巡捕主张抗战的开封军民。
赵佶和赵桓还害怕盐军真要做那一只黄雀,生怕大宋和金军两败俱伤时,盐军趁机摘取果实。
岂不闻,斡离不就是因为担心此事,才暂时按兵不动?
西门卿:……
和金军两败俱伤?要势均力敌,才可能两败俱伤。两位圣人也太瞧得起自己了。
要不是盐军陈兵东平府,震慑住斡离不的大军,早就和东路大军一起,对开封呈钳形攻势,围住开封了!
不是盐军,开封早就重演历史,陷入二次被围。
被盐军牵制在北京大名府的斡离不,属实恼怒,当宋廷又一次送上金银财宝乞请缓师时。
又加了一把火:“盐军窥视在侧,是为挑衅金军之举,是可忍孰不可忍!若大宋皇帝能劝回盐军,叫本将军出一回心头之气,倒可考虑退军。”
若是雄才伟略的君王,此时会胆大地信任盐军,引盐军为友军共御金军,以解眼前之围。
西门卿究竟是否是大宋忠臣,还是别有用心,就是以后各凭本事了。至少西门卿有句话说对了:盐军与宋军在金军面前再无不同,都是中原百姓而已。
就算到时候棋差一着,盐军获胜,那也是肉烂在自家锅里,没叫外族入关。
若是聪明的守成之君,此时也可以利用三足鼎立的局势,死守开封、暂时稳住战局,并尽快传令各路勤王。
届时各路勤王兵到达,是先耗死南征的金军,还是收拾招安盐军,都有可运作之地。
但偏偏,现在是徽钦二帝!
赵桓收到斡离不的传话,与太上皇赵佶一合计,宠臣又纷纷赞同,于是竟然信了斡离不的鬼话!
传旨东平府盐军:“盐军陈兵东平,有臣言恐有以窥京畿之嫌,朕深感忧惧。请速回师沧州,以表忠心。”
你吓到朕了,要是你真忠心,赶紧回沧州去!
亲自率兵坐镇东平府的西门卿:“……”
西门卿不理,赵桓再传圣旨:“金宋本为友邦,今南下实乃误会之故,现已澄清缘由,故欲讲和。然盐军陈兵东平,实令金军忌惮,请速退回沧州,方不误国之安危。”
金军南侵是误会,现在误会解开了,金宋要议和,但你盐军威胁到金军了,速速退去,才不算误了国家安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