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用不曾成家立室,尚无儿女,却是和许多盐军的将领和文士一样,将主公的儿子也当成自家后辈爱护。
闻言见衙内思虑周到,摇着羽扇笑道:“衙内善识人、能用人,知州尽可以放心了。”
西门卿深表赞同,“确实如此,我儿能干,尽可放心了!”
[说起辛赞的姓氏,南宋倒有一位大佬也姓辛。]
西门卿再是博学强记,也不是无所不知。
倒是小名系统经此一提醒,将辛赞的名字输入资料库搜索栏,出来的结果让它直接惊叫:
[辛赞,辛弃疾祖父!辛弃疾曾祖父,正是辛赞之父辛寂,如今的滨州司理参军!]
继续看下去,有些遗憾:[不过现在辛赞刚中进士,儿子辛文郁都没出生,更别说生出孙子辛弃疾了。]
西门卿就是因为辛这个姓氏不算大众,进而联想到辛弃疾,于是随意一想,结果竟真是名人的祖父。
心中片刻讶异过后,也就过去了。
辛弃疾的爹都没出世,更莫说辛弃疾,我生君未生啊。
历史上辛弃疾出生时,北宋都灭亡十三年了。
眼下西门卿更看重辛赞此人,“滨州,司理参军……辛赞此人应当重用。”
“滨州与棣州相邻,即便暂时按兵不动,若能不费力地先布一手棋,来日局势所迫,也能用上。”
“儿子也正有此番考虑。”西门辰又继续说起另一人。“另一人和辛赞差不多境遇。”
“此人名李纲,今年三十二岁,常州无锡人,政和二年进士及第。其父李夔,曾随吕惠卿宰相抵御西夏来犯有功,其父官至龙图阁待制、京西南路安抚使。”
作者有话说:
【闺蜜监督日更day11】
【求专栏预收文收藏】
预收文名:我把自己上交秦始皇之后
预收文案:
周邈意外穿越公元前221年,这一年秦灭六国、嬴政称始皇帝
穿越者标配金手指他也有,名为[万界基建系统]
只是……
[征召三千役夫,修筑咸阳驰道三十里。限时三月,失败抹杀。]
excuse,你管这叫开局新手任务???
在秦灭六国的此时,在秦朝都城咸阳的此地,在秦始皇眼皮子底下,征召三千役夫?!
系统你有事儿吗???希望有事。
他看系统是想让他死!!!
既然如此,他选择把自己上交秦始皇!
……
秦始皇:既然你自称后世来客,那你告诉朕,扶苏继位二世后为帝政绩如何?
周邈:啊这……后世史载,扶苏为人仁,刚毅而勇武,信人而奋士,就是、就是被秦二世矫诏逼迫自杀了。
秦始皇:朕驾崩前,必让扶苏为朕治丧,一旦见面立为太子,如何能矫诏?
周邈:啊这、啊这……始皇您东巡时崩于沙丘,丞相秘不发丧,因暑热发臭,就用鲍鱼覆盖掩臭,回到咸阳才发丧,彼时扶苏已死、二世登基,他也没法为您治丧啊。
秦始皇:那朕的江山传了多少世?可有三世四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周邈:啊这、啊这、啊这…秦朝二世而亡。
秦始皇:他心态炸了啊!
【文案写于2022.12.19】
第124章 算计深远
◎我爹不可信,难道你们就可信吗?!◎
“政和五年时, 李纲官至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但不久就因议论朝政过失,招致赵佶和蔡京之流不满, 被罢去谏官一职,改任部员外郎, 迁起居郎。”
“到今年年初, 又上书劝谏赵佶——如今南有方腊、北有盐军, 外有西夏、辽国, 更甚至是结盟的金国,可谓内忧外患,更该励精图治,莫要贪图享乐了!”
“这番犀利耿直的逆耳忠言, 赵佶自然听不得, 训斥李纲上书言论不合时宜。
原本拟定要将人贬去偏远剑州沙县, 之后遇到朝廷往盐军派遣官吏, 索性便将此人也添上了。”
西门卿且惊且喜:[……竟是梁溪先生李纲。]
小名系统无语:[……]
小名系统好奇:[现在李纲都落到了盐军手里, 我就想知道,等到金兵铁骑踏平东京时,那谁来救徽宗和钦宗?]
[也不用金军第一次、第二次攻宋, 也没有开封保卫战了!]
[啪!直接一波带走!]
西门辰又补充道:“这李纲曾向赵佶进言, 道是:‘大宋内忧,西门盐军居首。’然而不过几日, 沧州去岁秋税抵京, 又请求派遣官吏。”
“到这时,朝堂上下虽也没有尽信盐军忠心。
但论迹不论心、论心无圣人, 许多朝臣认为:西门知州尽管行事叛逆, 但也算是大宋忠臣。
于是李纲的进言, 就显得危言耸听了。”
吴用神情疑惑的样子,问小衙内:“这样说来,这人禀性忠直,又对知州和盐军心存警戒,该当防备此人,怎的出席了今日宴席?”
今日出席宴席者,都是沧州州县两衙的紧要人物和可信心腹。
西门卿存着考校心思,也疑惑地看向儿子等他回答。
西门辰四五岁的年龄、七八岁的身量,心智却早熟优秀,被父亲和军师两位长辈质疑,也不慌不忙。
把他所有考量,有条不紊缓缓道来:
“自古忠良之辈是忠君爱民,若忠君与爱民不能两全时,舍君而取民乎?舍民而忠君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