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肴心道“也是”,正常修道者见了几个十来岁的小孩,多半都会不屑一顾,但他仍然有些疑惑,“这山洞究竟是个什么香饽饽,怎么人人都挑在今日下手。”
青竹说:“我也是许久以前听闻,那时我才刚化形——大概在一百余年之前,抱犊山中没有文叔武叔张婶刘伯,只有一方道观。”
洛肴吹了声饱含揶揄意味的口哨,“一百年前,怎么一百年过去你还是条小蛇。”
青竹抬手往他后背呼了一巴掌:“对本蛇仙放尊重点,本蛇仙的岁数都能做你太爷爷!”
洛肴疼得倒吸冷气,反手摸了摸脊背,“我太爷爷早不知多少年前就去见了阎王爷,估摸着现在都已经转世投胎,按岁数该喊我一声‘好哥哥’。”
他加重了最后三个字的读音,听见青竹牙关倒是咬得“咯咯”响,一双竖瞳在黑暗中萤绿发亮。
他饶有兴趣地火上浇油道:“等你眼睛再亮一点,就不用点火引路了。”
小白赶在青竹决心要跟洛肴“决一死战”之前重重摁住他肩膀,却不料被青竹挥手误伤,指甲尖刮过颧骨处皮肤,当即冒出血珠。
小白沉下声:“青、竹!”
青竹被压得脸贴石壁时心底一慌,小声讨饶:“诶——君子动口不动手!别、别掐我七寸,错了,我错了还不行吗!”
洛肴压着他左边肩膀说:“不行。”,小白压着他右边肩膀说:“休想。”
青竹腹诽阴沟里翻船竟是败在自己人手上,不过除此狠话之外他们并未再有动作,只能听到彼此稍显急促的呼吸声,直到心率平缓,洛肴才倏然开口:“有动静吗?”
小白松开青竹,摇摇头,“没有。”
青竹揉着肩膀,对小白眼下一道血痕颇为心虚,不敢多看,便转向洛肴:“怎么了?”
“没什么,只是觉得不太对劲。”
青竹嘀咕:“哪里不太对劲。”
小白拂过衣袂,将话题强拽回来,问青竹:“道观之后呢?”
“没有之后,就是这样。棺椁、河图洛书、奇门遁甲之类皆是偶然听老道士所言,但白驹过隙,他们早就已经散作满天星斗。”
说着神色有些许怅然,下一瞬后知后觉地捂住嘴,闷声道:“我们方才这么一番闹,不会被发现吗?”
“这就是古怪的地方。”小白递给洛肴一个“往前走”的眼神,“一点异常都没有。”
“你是说尾随我们的东西?”
青竹此语在洛肴脑海迸出一线灵光,从方才那条洞穴隧道至今,小白灵息所感受的一直是身后之‘人’,他以鸟雀啼鸣声道:“小白,你能不能感受到前面的人有无动作?”
灵息是修真者第二双眼睛,修为高深者甚至能依靠灵息“看见”方圆十里外的事物,但对于修道者而言它的作用是相互的,如“当你凝视深渊之时,深渊也正在凝视着你”的字面含义。
大约过了几个瞬息,小白缓缓道:“他们...停下了。”
四合万籁俱寂,众人忽然听见几声从前方遥远处传来的、微弱而模糊不清的尖细声响。
第0076章 绝壁
声响似乎由几个单音拼凑而成,还有不甚明显的转音,但被裹在风啸中实在难以分辨,仅能确定绝对不是人声。
三人都有些手脚发凉,虽是不惧,亦有惶矣,刚刚才冷静下来的心再度敲起鼓,洛肴强定思绪还想细听,那声响已然了无痕迹,短暂得好似只是他在幽闭空间待久了而产生的幻觉,但看小白和青竹的脸色,心知方才那响声是真实存在过。
声音消失后大约半分钟,小白阖了下眼道:“他们在继续往前走。”
有道是书到用时方恨少,洛肴脑子里将《酆都纪》翻来覆去好几遍,也没能核对上那声音究竟是不是鬼。若是孤魂野鬼倒没什么可怖的,抱犊山中也流落着几只不知为何没入阴曹地府的鬼魂,平日里他招魂符画不出来还会去请教一番,或是借他们一试镇鬼幡有无错处,但若是死因冤屈,抑或是执着于遗愿未解,怨念滋生使天冲灵慧魄流散,化为厉鬼就很是难缠。
再联想青竹所言的“棺材”与“修道者坐化”,洛肴第一反应便是那老道士无缘飞仙、积怨成煞,流连此地作祟。
如若如此,那他们应当离目的地不远,这弯弯绕绕的幽暗隧道终于要走到尽头。
思及此,他长舒一口气道:“说不准前方有空旷处,我们先出去再说,万一前方后方有东西发难,总比这狭窄地方躲都没处躲好。”
发丝被气流吹拂,在鬼火光芒中牵起细长的丝影,风的呜咽声愈发嘹亮,众人的心弦也一路紧绷。
随着时间的缓慢推进,昏暗像刀切豆腐般被划开一道窄缝,白晃晃的昼色从缝隙中溢出来。
洛肴有些担心前方之人在洞口设伏,小白却道:“他们已经不见了,我感受不到他们。”
听闻此言,他对那道象征着洞穴出口的光束更是感到不安。
紧张之余恍然觉得有一丝诡异,感觉传言所谓的停棺处不应该是这样,以他的预想,那里至多是宽敞,但也应仍是处于山体内部,不会如此明亮。
他一时少年气性上涌,也顾不上什么埋伏不埋伏,心忖若是修道者根本不必使阴招就能将他们三个小孩一锅端了,足下速度几乎称得上是飞奔,将小白的制止声遥遥甩在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