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12章
    金溟犹豫着,却并非因为乍起的敌意。
    他想要问的事早在弹药舱第一眼见到这个翅羽生物时就已经在酝酿,只是此刻表述起来似乎仍旧困难。
    “你有没有见到一个……一个长着白色透明膜翅的……小男孩。”
    翅羽生物仍旧死死盯着金溟,浑身紧绷着,瞳仁乌黑深邃的眼睛一眨不眨,看不出任何情绪。
    似乎没有听懂,亦或是在等他更加详实的描述。
    “大概……”金溟抬了抬手,大概是想比量出一个身高,但最终只是摇了摇头,落下手臂苦笑道,“我也不知道他现在该是长成什么样子了。”
    那是一个在赤道基地研究所里出生的试验体,胎儿时母体受惊先天发育不足,生下来后又差点被过于紧张的母亲咬死。
    在研究组打算放弃那个羸弱不堪的试验体时,那团小生命在活体解剖实验的手术台上被金溟拦下,自告奋勇带回饲养。
    那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了。
    火灾之时试验体全部逃脱,而在火灾的前一年,也就是穆兰坚持发表论文未果的那年,那个试验体便已经移交给加密研究组,金溟因为在照顾试验体时屡次违规操作被限权,从此无权过问加密级研究项目,便再也没有见过他。
    按照人类的年龄来说那个小生命还只是个小孩子,但变异生物生长发育受环境影响,速度与人类完全不同,甚至与常理相反,很难正常预估。
    在食物充足的安全环境里变异生物外形会停止生长甚至缓慢退缩,但在感到危险的恶劣环境中却会飞速生长——一种罕见新奇的进化选择,却似乎更适合现在恶劣的地球环境。
    金溟落寞地看着眼前和自己身高相差无几的翅羽生物,心想,如果他当年逃出去后顺利长大,如今或许也该有这么高了。
    翅羽生物逐渐放下攻击的姿势,似乎在估量金溟眼中的诚意,他几度张口,“他叫什么?”
    熏坏的声音愈发低沉沙哑,破败得就像那场大火之后被烧得变形的钢筋,埋在冷灰之中,慢慢凝固,沾满了尘埃。
    “他叫……”金溟的神色更加黯淡,下颌不受控制地微微抖动着,仿佛在经历一场难以忍受的酷刑,但想得到答案的渴望驱使他开口,“编号c153。”
    赤道特别研究所的试验体,不允许育养者私自取名,甚至不允许过多亲近。
    金溟看到翅羽生物眼神瞬间尖锐,空气似乎凝固了,凉意丛生。
    “编号c153。”翅羽生物冷笑一声,充满恨意,像是把金溟的话从锋利的尖牙间重新咀嚼了一遍。
    “你认识,他也来了?”金溟小心翼翼地惊喜,“他现在还好吗?”
    “没见过。”翅羽生物偏过头,浇灭金溟的期盼。
    “白色透明的膜翅。”金溟颓然坐倒,急促地强调,“你们不是一起逃出去的吗?”
    翅羽生物似乎打算不再回答,它站起来,抬起一条腿跨进空置的弹药箱里。但金溟失望伤痛的呼吸声追过来,它转过头,居高临下地站着,“膜翅,太弱,烧死了。”
    金溟燃起一丝希望,不死心地抓紧这点漏洞,脱口反驳,“不会的,爆炸之前研究所里已经没有人了。”
    他想过c153可能因为自身不够强大在野外难以存活,但绝不可能是烧死在那场大火中。
    火起之前是他亲手在总控室输入最高权限的紧急解除口令,所有的门窗和锁笼瞬间弹开,监控系统被提前关闭。一分钟之后,在覆盖全所的红外扫描仪上已检测不到除他以外的任何生命体征。
    爆炸和火灾是金溟没想到的,就连翅羽生物身上大面积的烧伤也不可能是那次火灾留下的。
    穆兰给他密钥锁时金溟犹豫过,不是为他们母子两个之后的处境,而是即便试验体能顺利逃出研究所,也不可能成功逃离防护严密的基地。但穆兰信誓旦旦,让他只管去做。
    他早该想到,想要在坚如磐石的赤道基地破开一个口子,哪怕只是一瞬间的松懈,除了飞蛾扑火玉石俱焚,穆兰又能做什么。
    翅羽生物歪着头,似乎想把金溟从每个角度都观察到。
    “你怎么知道?”
    在那一触即发的几分钟里,连他们自己都难以确定爆炸火焰与锁铐解除谁先谁后,然而金溟却如此笃定。
    “清理现场没有发现其他尸体。”金溟垂眸,淡淡道。
    在那场火灾里,只有一具早已死去而刚刚毁灭的尸体。
    “膜翅,有一个。”翅羽生物似乎有些失望,语气里有些不耐,不想再跟金溟周旋。
    居高临下的身型藏在暗处,看不清表情,“他说他姓金,叫小透。”
    金溟低着头,看到地板上的缝隙忽然放大,随后又模糊在一片白芒之中。
    一颗眼泪落在铁质的底板上,“啪嗒”一声,在沉默中格外刺耳。
    “他现在怎么样了?”金溟哽咽道。
    “死了。”翅羽生物又坐下来,弹了弹翅膀上的羽毛,轻飘飘地说,“烧伤,感染,死掉了。”
    一个鲜活的生命,漫长的成长,无尽的回忆,原来可以如此轻易地在这样简洁短小的几个词汇中,彻底消失、殆尽。
    “怎么会?”金溟拼命摇头,拒绝相信,“发生了什么?”
    如果说当时如此短暂的时间里只有一个试验体能顺利逃出去,那也必定是c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