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贵妃娘娘荣华富贵 第11节
    沈初宜安静躺了一会儿,觉得身上好些了,才慢慢起身。
    她简单梳了头,依旧穿着旧衣衫,慢慢出了房门。
    已是上午。
    暖阳灿灿,照人神魂。
    被那刺目的阳光一照,沈初宜只觉得眼睛一阵刺痛,差点落泪。
    她努力眨了眨眼神,吞下不该有的眼泪。
    她安静来到茶水间,刚好碰到了过来喝水的红豆。
    丽嫔娘娘重复恩宠,永福宫上下都很高兴,宫里人惯会察言观色,之前永福宫少了的宫人,今日一大早就被送来了。
    这一次一共送来了两名扫洗宫女,一名扫洗黄门。
    做活的人多了些,红豆就稍微能放松。
    她看到沈初宜,眼睛先是一亮,紧接着便看到她苍白面色。
    “沈姐姐,你怎么了?”
    沈初宜勉强笑笑,不叫她搀扶自己,只说:“染了风寒,这两日就能好,娘娘体恤,让我休息。”
    红豆点头,特地去寻了管茶水间的一等宫女桐花。
    桐花可能被红果提点过,倒是很客气,让红豆拿了还温着的栗子面窝头,另外还变出一碗粟米粥。
    沈初宜安静吃完,谢过红豆,才回了卧房。
    她刚坐下,外面就传来热闹。
    沈初宜开门细听,隐约听到前殿唱和的声音。
    两刻之后,红果过来叫她。
    当沈初宜再次出现在丽嫔娘娘面前时,脸上重新堆起谦卑的笑。
    “娘娘万福金安。”
    丽嫔显得非常高兴,脸上的笑容比平日都要灿烂,可那笑并不达眼底,若是仔细看去,能看出她强忍着的怒意。
    “快起来,你可是咱们永福宫的大功臣。”
    丽嫔柔声道。
    她指了一下桌上摆着的琳琅锦盒,道:“这都是陛下的赏赐。”
    沈初宜忽然觉得冷。
    但丽嫔的话却还没说完。
    她用涂着丹蔻的洁白手指在海棠漆木盒中挑挑拣拣,最终选了一只样式最简单的鎏金梅花簪。
    她如同施舍般,随意递给了沈初宜。
    “这是赏赐你的,你做的很好。”
    第8章
    沈初宜年少时有个同村的玩伴。
    她家中只有父母和长姐,近亲家中也没有同龄的女孩儿,阿妹年幼,不能陪她玩。
    她就经常同隔壁的豆子玩。
    豆子有个阿姐。
    她家阿姐生得很漂亮,比她们大了七八岁,沈初宜八九岁时,蔓蔓姐已经十五了。
    十五岁,正是豆蔻年华。
    本来已经要谈婚论嫁,可她父母先后染了重病,家中弟妹又小,蔓蔓不能眼看父母死去,能借的亲戚都借了个遍后,走投无路之下,年纪轻轻的她把自己卖了。
    卖去的是溧水县上的妙音阁。
    妙音阁说好听些是乐伶和舞姬的歌舞场,说不好听,就是雅致妓馆。
    那时沈初宜还小,不知道那许多故事,只知道从那以后豆子再也不出来玩了,每日跟弟弟一起在家里忙碌,两个年幼的孩子,一刻都不得歇。
    那一年过年,沈初宜帮家里打猪草,忽然看到一道亮丽的身影出现在村口。
    那是半年不见的蔓蔓姐。
    沈初宜很高兴,想要同蔓蔓打招呼,可蔓蔓却退后半步,不让沈初宜靠近。
    沈初宜至今还记得,蔓蔓姐笑着对她说:“蓁蓁,以后见了我,也当成不认识。”
    “不能污了你的名声。”
    后来沈初宜长大了,才慢慢明白,妙音阁是什么地方,蔓蔓姐为何说那些话。
    此刻,看着送到眼前的鎏金梅花簪,沈初宜忽然发现,她跟蔓蔓姐其实是一样的。
    伺候好了贵人,贵人高兴,随手给几个小物件,逗弄一下听话的小狗。
    沈初宜第一次感觉到了愤怒。
    “谢娘娘赏赐。”
    但她还是平静接过梅花簪,甚至还露出得体的微笑。
    丽嫔看都不看她,目光回转,看到桌边的另一个木盒。
    她同周姑姑交换了一个眼神,然后才努力温和地说:“你这些时候辛苦了,本宫十分心疼。”
    “本宫知晓你惦念家中,剩下的这一百两银子,本宫会安排人送到你家中,提前给你阿妹医治。”
    沈初宜面上露出感激,她很恭敬给丽嫔磕了个头。
    “多谢娘娘,娘娘真是心善。”
    丽嫔把该做的事情都做完,才又开口:“以后你也不用多做粗活了,就跟着红果伺候本宫吃茶点香便是,你如此乖顺,本宫也很喜欢。”
    沈初宜谢恩,安静退了出去。
    回到卧房,沈初宜看着手里捧着的木盒,忽然笑了一下。
    她跟蔓蔓姐不一样。
    她贵多了。
    她应该觉得满足。
    这几日,沈初宜除了在屋里做绣活,就是伺候茶水,倒是不怎么辛苦。
    小年节是大节日,宫里狠狠热闹了一回。
    丽嫔领着周姑姑、红果和绿桃一起去了前头的太极殿,参加宫宴。
    永福宫中,剩下的都是寻常宫女。
    沈初宜寻了个安静的时候,特地去看望徐姑姑。
    徐姑姑是宫里的老人,她在先帝初年便入宫,如今已过四十。
    她看起来比周姑姑年轻一些,人也生得更和善,不过也因为和善沉默,伺候不到丽嫔娘娘跟前。
    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她是宫里派来的管事姑姑。
    宫里人都跟红顶白,永福宫同样如此,眼看周姑姑在娘娘面前红火,就都一窝蜂孝敬周姑姑去了。
    徐姑姑倒是也不争抢,只做细枝末节的小事,管着四季宫人应用之物。
    沈初宜登门的时候,徐姑姑还有些疑惑。
    “你怎么来了?”
    沈初宜笑笑,声音清婉,看起来乖巧又懂事。
    “奴婢刚升为二等宫女,这才有机会同姑姑亲近,前几日才发现姑姑手上生了冻疮,这病若是不好好医治,总是不好受的。”
    沈初宜从袖中取了一对棉手套,呈给了徐姑姑:“娘娘体贴,念奴婢身体不好,允奴婢多修养,闲来无事,奴婢便给姑姑做了一对手套,出门可以御寒。”
    徐姑姑却是一点都不惊讶她的忽然谄媚。
    她也不去看沈初宜那张俏丽的脸,只是依旧慢条斯理看着手里的账簿。
    “知道了。”
    徐姑姑淡淡道:“你有心了,去忙吧。”
    她似乎很不讲人情,没有问沈初宜是否有事相求,只冷漠收了东西就要催人离开。
    沈初宜自己也不太在意。
    她抿嘴轻笑,然后便起身行礼。
    “姑姑若是有要差遣的地方,只管吩咐奴婢,奴婢这就不打扰了。”
    回了卧房,沈初宜继续做手套。
    徐姑姑有了,年姑姑自然也得有。
    之后几日,陛下前朝事多,未来后宫。
    没有陛下,后宫一向和气。
    这一日沈初宜捧着茶水间新煮的清水泉茉莉茶,静悄悄进了寝殿。
    丽嫔病好了,又重新得了圣宠,以前的“好姐妹”自然要来看望她。
    今日来的是端嫔和邢昭仪。
    三人都是同一年入宫,端嫔最初封为昭媛,比丽嫔高一品级,如今即便都是嫔位,但端嫔是从三品,丽嫔是正四品,依旧差了半品。
    端嫔生得很清秀优雅,她身上有一种飘飘除尘的仙人气质,同艳丽的丽嫔是两种风韵。
    沈初宜刚踏入殿中,就听到端嫔轻声细语说:“之前汪妹妹有喜,丽嫔妹妹还送了厚礼,今日本来她要一起过来谢恩的。”
    “只不过这两日宫宴繁忙,她有些动胎气,我便不叫她多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