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97章
    当然,孟嘉泽决定这段日子勤奋一些的主要原因,是他没忘了还要给小金主的公司代言。
    合同过几天才签,但之后就会安排拍广告的各种事宜了,到时候宣传的效果有相当一部分是取决于他的知名度的。
    除此之外,十八线小透明和当红一线二线艺人,带哪个出去会更有面子不用想都知道。
    作为一名优秀且敬业的“小情人”,怎么能让小金主在这方面丢份呢?
    敬业的孟嘉泽“小情人”一边看剧本的时候也没忘了安抚自家小金主。
    他的左手落在祝悦耳后,轻轻揉捏着白嫩的耳垂,时不时扫一扫脖颈,把祝悦揉的很舒服。
    但祝悦也还不想睡,他趴起来悄咪咪去看孟嘉泽的剧本,被对方一手捞进怀里。
    孟嘉泽的下巴搁在祝悦的肩膀上,一手环着祝悦的腰,一手拿剧本。
    浑身被对方的气息包裹,祝悦有点脸热,努力把心思集中在剧本上。
    公司拿来的资源有好几个,孟嘉泽没挑那些可以演男一男二的偶像剧,只拿了部悬疑剧的男五。
    情节弯弯绕绕的祝悦没看懂,孟嘉泽给他解释了一遍才听明白。
    “听起来好有趣。”
    孟嘉泽赞同地点了点头:“我也这么觉得。”
    审美相同这一点让祝悦有些开心。
    等剧本看完,孟嘉泽还带着祝悦打了会游戏,十连胜的战绩把小金主哄得眉眼弯弯。
    终于到了熄灯睡下的时间,祝悦窝在孟嘉泽怀里,鼓起勇气问到:“阿泽缺不缺钱花啊?”
    “不用。”孟嘉泽亲了亲小金主的发顶,也没多想,只以为是祝悦担心自己没钱:“姐姐那边今天才给我打了五十万。”
    “喔……”祝悦声音低低地应了一声,有点失落。
    他今天刚从姝雪姐那里学来的。
    当“小情人”想要钱的时候,就让对方逗他“开心”,“开心”了就给钱。
    他这里也不用像姝雪姐的条件那么严格,只要、只要多亲几下就好了……
    可惜阿泽现在并不缺钱。
    *
    作者有话要说:
    祝悦:qaq
    孟嘉泽:……不是,我说错了,我缺,我缺好多钱。
    第168章 娱乐圈(7) “要穷养”
    一个礼拜很快过去, 孟嘉泽与这家餐饮公司正式签订了代言合同,计划在孟嘉泽下一部剧播出后再借机进行第一波宣传。
    又是几天后,祝悦的父母从国外回来,马不停蹄地来看祝悦。
    早早地, 他们就已经从祝如萱那得知了关于孟嘉泽的信息。
    父亲俩的想法跟祝如萱差不多, 也觉得若是这么把两人凑成一对皆大欢喜。
    当然, 主要还是要看孩子们自己的想法。
    两人回来得急, 也没通知祝悦, 以至于赶过来时, 待在家里正准备腻歪的两个人都没能反应过来。
    过来开门的是孟嘉泽, 本想着把门外的人打发走,但迎面看见的是气质不俗的一对中年夫妻时, 他动作一滞。
    强大的应急能力使他很快便调整过来, 礼貌微笑:“叔叔阿姨好。”
    祝悦就没那么幸运了,被亲得迷迷糊糊的他反应迟钝地扭头望向门口,正好对上父母略带惊讶的视线。
    被这目光一刺,祝悦瞬间清醒,慌张地用手捂住脖子上的痕迹,羞耻得简直想挖个坑把自己埋进去:“爸、妈……你们回来了啊。”
    好在夫妻二人看出了他的窘迫,默契地双双选择了忽视儿子身上那鲜红的吻痕。
    两人的性格都很随和, 看到祝悦脸上的气色明显比他们走之前要好上许多时,对孟嘉泽的态度更是亲和。
    知道两个人或许还有事没做完, 祝父祝母寒暄了几句后便笑着道了别:“那我们就不多留了,还赶着去看你姐姐呢。”
    唉,也不知道姐姐什么时候才找对象, 急人呐!
    送走父母后, 两人回到沙发, 孟嘉泽重新把祝悦搂进怀里,亲了亲对方的嘴角:“还继续吗?”
    祝悦是特地旷了一下午的班早退回来的。
    孟嘉泽后天就要进组拍戏了,这次的戏份多估计要拍上一个月,到时候会忙碌许多,必然不会像现在这样,可以天天待在家里,只要祝悦一回来就能看见。
    祝悦想亲自送孟嘉泽去剧组,所以特意留了明天休息和恢复的时间,今天、今天就可以乱来了。
    宽松的睡衣根本阻挡不了任何侵入,降下去的体温再度升高,祝悦主动吻上孟嘉泽的唇,红着脸嗯了一声。
    午后的阳光明媚灿烂,即使客厅的床帘全部拉上,屋内也是十分敞亮,清晰到任何细节都能尽收眼底。
    相比于空旷的客厅,卧室外带的阳台面积要小得多。
    黄昏日落时分,橘黄的阳光透过单面的落地窗落在斑驳的肌肤上,带着一丝别样的风味。
    日落月升,浴室的水声不断。不知过了多久,尽情的两人终于在床上相拥而眠。
    *
    《消失的信封》是一部由小说改编而来的悬疑剧,风格偏群像。孟嘉泽的角色按番位是第五,但戏份其实不比男二男三少多少。
    他们这类的题材拍摄起来耗资较少,经费大部分都花在了请演员上。
    但也因为题材不是主流,尽管导演组有大能坐镇,能拉到的投资也少,这才有了像孟嘉泽这种“带资进组”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