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61章
    “嗯?”姜易云听到宁乐意的话,问他,“什么有点弯?”
    他们俩不是非常弯吗?
    宁乐意指着狂奔而来的二黄,说道:“我总觉得二黄随便叼了根树枝回来,没捡我扔出去的那根。”
    宁文山一听,特别明白:“那小子精着呢。在家里就这样,就是家里院子地方小,跑不开。”
    以后可以多带二黄过来玩,正好他钓鱼,老婆打麻将,二黄运动,全都不耽误。
    二黄平时那点遛狗的运动量完全不够。
    秋天说贴秋膘,冬天说冬令进补,现在春天了,大黄都掉了一斤肉,二黄还是扎扎实实的四十斤。
    两三句话的功夫,二黄这次捡回来的树枝就很明显不是刚才那根了。
    差别不在于直和弯,而是扔出去的树枝才二十厘米左右,它捡回来的树枝得有两米多长。
    宁乐意感觉自己一个从事金融行业的,对数字的敏感度还是有一些的,自家的狗弟弟怎么那么不识数?
    偏偏二黄还很开心,尾巴摇出残影,跟屁股后头装着个螺旋桨似的。
    蔡舒书看着就笑,然后就夸整张脸都在笑的二黄:“哇!这根树枝好长,还那么直!二黄真棒!”
    二黄就是经不起夸,尾巴立马就要螺旋升天似的,开心得不行。
    它大概知道这根树枝没法扔出去,也不交给宁乐意,过来求了个摸摸头,就继续叼着树枝跑远了。
    对这狗东西的操作,全家人都明白。
    简明打了一对10:“找我姑炫耀去了。”
    修狗就这点小心思,全写在脸上。
    宁乐意重新坐正。
    大黄踩着姜易云的腿,走到宁乐意的腿上坐了坐,觉得不太对,站起来搭在桌子边上,后脚一蹬就占据了一个桌角,躺了下去。
    宁乐意摸了摸猫,旁边的蔡舒书也摸了摸:“等工作空闲了一点,我也养一只黄猫。现在家里排行到几了?”
    “四。”宁乐意一想就笑,指着大黄,“大黄、二黄,老姜外婆养了一只黄色的松狮三黄钟明亮,还有爸养的四黄姜明诚。小书姐你要是养一只,就是五黄。吾皇万岁万万岁哈哈哈!”
    蔡舒书乐得不行:“那我家的不是后来者居上!真命天子啊~”
    大家都知道这只是说笑。
    简明和蔡舒书小两口的工作不轻松,平时连少加班都很难保证。
    而且小夫妻俩目前最抓紧的事情是备孕生娃,哪有时间养猫养狗?
    别说什么养娃养宠物了,他们现在每周都得请钟点工过来做大扫除,自己都没时间打扫。
    说起养宠物,话题自然转到生娃上面。
    别人不说,蔡舒书自己起了话头:“我现在就是担心,等我怀孕生孩子了怎么办?”
    她和简明两个人的父母都不在申城,还都在山城有工作,总不能把工作辞了过来给她带孩子。
    至于简惠春和宁文山就更不用说了,别说人家也有工作,就是没工作,人家也只是姑姑姑父,已经对他们够好了,带孩子什么的肯定不现实。
    简明还以为老婆是担心请不到产假:“你们公司产假很难请?”
    “那倒不是,根据国家规定,该怎么放怎么放。”蔡舒书对宁家众人也已经很习惯了,没什么遮遮掩掩,直接说道,“我就是担心上哪儿找个靠谱的保姆,等我产假休完上班了,保姆要帮我们带孩子,起码得带到孩子上幼儿园。”
    她其实考虑过生完孩子之后把工作辞了,专职在家带孩子,偶尔在网上接个零工这样,但是想来想去,她还是觉得工作也很重要。
    姑且不论这几年是她的事业上升期,就算她不考虑职业前途,在家带几年孩子,等回去上班的时候,公司肯定没有她的位置,她的知识储备也会跟不上时代。
    “哦,这个简单。我们公司有宝宝屋,专门照顾几个月大到托儿所前小宝宝的。你们上班的时候把孩子送过来,下班过来接,晚上就辛苦一点自己带。”宁乐意想着自家公司的新楼刚买下地,估计等造好搬迁还得有几年,就说,“你们抓紧生。现在我们公司距离小书姐的公司也近。中午还能过来看个娃。”
    宁乐意除了往家带各种玩具,以及和玩具差不多的家具家电之外,平时在家不怎么谈论公司的事情。
    宝宝屋的事情,别说简明和蔡舒书了,就是宁文山也不知道。
    现在宁乐意这么一说,小夫妻俩还在激动消化,宁文山就先开口:“那你不是在公司里还开了个小托班?”
    “差不多吧。”宁乐意说起这个事情忍不住笑,“我本来想着我们公司年轻女员工多,等宝宝屋弄好后,发现带宝宝来上班的宝爸数量差不多。”
    说白了,结婚生娃是大部分适龄青年要经历的事情,需求是很客观的。
    宁乐意看向姜易云:“你之前不是说卓逸也弄?”
    姜易云叹息:“我们公司男多女少,年轻女性更少,提出来反对的意见很大。”
    他没说自己还被上头的一些老头子怼了,说他搞这个就是学老国营厂,搞了宝宝屋,接下来是不是要搞子弟学校,完了生老病死一起弄?
    这对企业来说是多么大的拖累,得花多少钱?
    归根结底还是钱的问题。
    宁乐意眉毛一扬就明白了:“舍不得钱呗。”
    对他来说,钱不钱的不是问题,问题是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