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只是图纸,如果将阵法实地搭建成功,那它就相当于“活”了起来。即便背下了图纸的人走在其中,也不知道下一条路往哪里走,接下来前面的路又有没有陷阱。
一张完整的阵图也不能保证进入阵法的人可以解开,因为阵法最难之处在于不可测。姜遗光以往干的活就是根据阵图推演,地宫之下可能有哪些路,这些路上可能通往何处,有哪些陷阱等等,然后根据推算的路线推测出地宫情形。
鼎有九尊,意味着阵法也有至少九处,有些还可能是两个或多个阵法拆分再合并,如此一来变化无穷尽。这件事就占据了他大部分时间,几乎望不到尽头。
以前能拿到的完整的阵图尚且如此,更不用说不完整的了。
这些天跟着姜遗光一起干活的人都快被逼疯了,有些是朝廷本身养着的,有些是不知哪里找来的民间高手,还有从骊山调来的。一群人反复推算,试验……错误,再推算,再试验。
一直到过完年,整个冬天过去,阵图也只推算出一大半。
姜遗光决定将这些都带到骊山去,那里关于地宫的古籍多,或许有新的进展。他向新帝请示过,新帝答应了他的请求,只是担忧冬日落雪堵在路上,便说到来开春再走。
但奇怪的是,钦天监明明算过,今年会下一场百年不遇的大雪,可整个冬日都不太冷,落了几场小雪,当他们以为雪要变大时,太阳又出来了。
就这么到了三月,再过些时日都要春闱了,忽然一夜北风袭,第二天,厚实的雪将整个京城都塑成了白色的世界。
一夜间,春日倒退回寒冬。雪积得极厚,一晚过去有不少人都推不开门,还有些房子不牢靠,直接被雪压塌了。除此外,富人家中也的老人都有冻病的冻死的,穷人家大多穿不起棉和皮子用不起炭,惨事更多。办丧的都不敢哭,眼泪一会儿就结在脸上了。
赈灾之事和姜遗光无关,他只担心一点——大雪封路,他无法去骊山了,只能等雪化了再说。
因为天儿太冷,陛下也不是不懂变通之人,上朝由三天一朝会变为七天一次,每一次,陛下的脸色都比原来更难看。
近乎无穷无尽的大雪,要把一切都淹没在死寂中。
第550章
二月初的雪, 到了三月初还在下,没有一刻停止。
太阳出来了,阳光照下也是阴冷的暖意,雪极冷, 冷与暖交替, 雪凝成冰、融成水, 水再凝冰……京城的地面再也没有干过。无论何时何地,推开门窗,都能看见细碎洁白的雪温柔地从天空落下, 仿佛永无止境。高高低低房屋都覆着刺眼的白。
愿意出门的人越来越少,即便三月三上巳节,也不见有人踏青。
即便能从京外调粮食、炭、衣物,即便在朝廷竭力维持下,很少有人冻死、饿死, 可渐渐的,这座城市仍旧寂静下去。
人们像被这片白色汲走了生气,难见欢颜。
大雪覆盖了整个京城,往北的省城自不必说, 再有附近的山东、天津等地都没能逃过。但好在春天已经到来, 南边的城市丝毫没有受到雪灾影响,各类物资在军队护送下源源不断流入京城。否则这宫里恐怕都该饿死人了。
“……雪恶灵, 究竟要留到什么时候?”
屋檐下,赵瑛伸出手,一朵雪轻盈地融化在她掌心。这个一直欢快的少女脸上也带了挥之不去的轻愁, 她和京中其他人一样, 变得内敛、沉闷、沉默寡言。
入镜人比普通百姓好些,不惧寒暑, 武艺高强。但即便如此也没能逃过雪的诅咒。
是的,绝大多数入镜人都认为他们的异样来自于诡异。
这段时间,一个雪恶灵的故事传遍了京城。据说极北之地,冬日常年积雪不化,中原王朝与他国的交界处便在茫茫白雪中。由于那地方苦寒,朝廷时常派军轮换驻扎,还要叫人时常巡视,以免邻国劫匪入境。
但派去回来的人通常都会性情大变,就和此时京城中的人们一样,变得沉默、孤僻,提不起劲,有些甚至会在归来后自尽。
渐渐的,就有一个传说从北方流传到了各地。
雪是至净之水,能吸食人的精魄,死去的人多了,怨念丛生,汇聚在一起,便形成了一个雪地恶灵。
恶灵能幻化成各种形态,有时是个白发女子,有时为年轻少年郎,有时是鹤发鸡皮的老妪老翁,有时又变成玉雪可爱的孩子。人们认为它能变成什么样,它就能变成什么样。
雪中恶灵生成后,只要有雪在,便永远不会消亡。它会继续吸食人的精气神,让所有在雪中的人慢慢走向绝路。
不过凌烛却不这么认为。
他道,起初京中人的变化应该和鬼怪无关,只是因为一直关在家中,得了心病罢了。
人生在世不光只有衣食住行,不是跟圈里的猪羊一样只顾着吃喝就够了。人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便有心病。一时心情郁郁无妨,可时间长了呢?恐怕再也高兴不起来了。
凌烛说这话时,同样皱着眉,满脸郁色,他想笑一笑,扯着挂了千斤重的嘴角,半天也没笑出来。
姜遗光为他倒一杯热茶,做出洗耳恭听的姿态。凌烛才慢慢开口。
其实雪恶灵的初始并非恶灵,人乃万物之灵,本就需要日照,人有眼耳口鼻,自然需要观异色、听美音、要闻各种气味,要与他人说话。若是做不到,一个人就会得心病,慢慢失去精神“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