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280章
    姜遗光:“你只有这次机会,要做回万金堂杀手隐阎王,还是选择当入镜人明孤雁,全看你自己。”
    选择前者……她就必须做一个死人。
    明孤雁沉默不语。
    半晌,她直起身,来到门栏边,伸手接过了山海镜,全无半点虚弱模样。
    姜遗光并不意外她的选择,只是微笑着看她。
    镜中照出了她自己的脸……
    和身后一张惨白的,不属于她的狰狞面孔。
    那张脸十分熟悉,她对着这张脸,叫了十几年父亲。
    隐阎王猛地回身,姜遗光提醒道:“镜子。”她如梦初醒地当即拿起镜子照去。
    那张苍白的面孔便化为一缕青烟消失了。
    她还有些没回过神来。
    这就是山海镜?
    鬼怪……
    如果献给……不,父亲死了。
    她终于清醒地意识到,她的父亲将她卖给了别人。她甚至还没来得及报复,没想清楚该恨他还是该继续追随,他就死去了。
    短短几日却好似过了几十年那么漫长,她的人生又迎来了巨大变化。
    姜遗光对她一点头:“从今日起,你不再是刺客隐阎王。”
    “你归属于骊山司,当听从朝廷指令,但你的命属于我。要是有一天,你背叛了朝廷,或者背叛我……”
    “我会亲手杀了你。”姜遗光微笑道。
    明孤雁道:“属下明白。”
    *
    明孤雁暂时不会入镜,待在骊山又怕她泄露机密。姜遗光就让她去京城走一趟。
    既是给赵瑛、凌烛等人送信,也可让她查一查自己从巴蜀带回的那批据说和黎三娘门派有旧的江湖人。
    至于她的山海镜,先扣下了放在姜遗光处。这下就算她要逃,下次死劫入镜后出来还是会回到骊山。
    姜遗光仍在骊山中,表面帮着骊山司人破解阵法,实则暗地查人。
    他在很久前就怀疑过,骊山中似乎有另一股隐藏的势力。
    骊山司归属于公主,也由皇帝直接掌管,骊山外驻地的驻军则由骊山司掌控。
    那秦亘呢?他听命于谁?
    姜遗光调查过秦亘,他并不莽撞冲动,相反,他性格十分豪爽。这样一个人,会仅仅因为十多年前的一场恩怨就不顾全大局?
    他能看出来陈姑娘也是不信的,她恐怕担心幕后不论是谁都不是她能惹得起的,所以才选择装聋作哑。
    可惜,不论他在骊山中怎么查都一无所获。
    能进骊山司的人无一不经过了重重考验,其心智、心性,对朝廷的忠诚无一不是上等。他们不会违背上面的命令。
    难道真是他误解了?
    姜遗光随即想到另一个猜测——如果还在镜中,秦亘的古怪自己查不出来就很正常了。桃花源恐怕会以为之前的世界太过简单,骗不了自己,才故意让他体验和现实相差无几的日子。
    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姜遗光独自坐在房里,面前摊开纸上写了两个字。一“真”,一“假”。
    他不断思索真和假的可能性,又不断驳倒自己方才推测出的结论。最后不得不发现一个事实——不论真假,他都必须先当成真的世界生活。
    下定决心后,姜遗光把那张纸放在蜡烛上点着烧成灰,灰烬扫到外面去,就当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走了。
    又过一段时日,秋意渐浓,山中凉意骤起。京城那边明孤雁还没有回来,这段时间只不断往回送信。这一日却送来了一个让人吃惊的消息。
    陛下以密旨宣姜遗光觐见。
    姜遗光觉得古怪,可陈姑娘却像是知道什么似的,叫人给他收拾了东西就催他上京。
    “陛下早就该宣你了,不是坏事,快去吧。”
    一队骑兵护送着他上京去。
    第511章
    在见到这位人间帝王之前, 姜遗光想了很多,包括他为什么要见自己、他会说些什么、这位皇帝又到底有什么目的等等。
    这次他却没有入宫,而是跟着人来到一处民宅,门里别有洞天。雪白的照壁, 两旁长廊挂上竹编薄帘, 引他来的人弯腰作揖, 伸手示意他继续往前走就退下了。
    姜遗光绕过照壁,就见墙角生着的一丛翠竹旁站着一位婢女,那婢女引他过院子, 在一间凉亭中坐下,又让人上了茶,微一行礼后退下。
    茶香袅袅。
    他满腹心思忽然就消失了,好像从来没想过一样。
    等了不到半刻钟,脚步声传来。
    姜遗光起身, 转头看过去。
    一高大威严的中年男子迎面走来,身后亦步亦趋跟着面白无须的十来奴仆,那人摆摆手,奴仆们便悄无声息退下。
    和姜遗光想象的不太一样。
    他穿着宝蓝色常服, 腰间挂一白玉佩, 看着十分和气,目光也是温和沉稳, 却如幽幽深潭,望不见底。
    跟桃花源中见到的皇帝样貌一模一样,可某些地方毫不相似。
    姜遗光第一眼看见, 心里涌上的念头就是:这个人不简单。桃花源里的皇帝没有这种感觉。
    他是真的吗?
    见到他的第一眼, 高大男子便仿佛见到了多年好友的晚辈一样,拍拍他肩, 叹道:“这么多年过去,宋夫人的孩子都这么大了。”
    姜遗光不再迟疑,行了一个晚辈礼,口中称道见过陛下。
    “不必多礼,今日只当是见一位长辈。”皇帝饶有兴致地走在前面,“和朕在园子里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