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245章
    当务之急,他总得找办法证实才行。
    顾忆柳已死,可利用之人又少了一个。
    赵瑛不知内情,一再追问,姜遗光只说:“能告诉你们的时候,我自然不会隐瞒。现在不是时候。”
    她什么也没问出来,气哼哼瞪一眼姜遗光,和凌烛一块儿走了。
    行事举止看起来和真正的赵瑛没有区别。
    她会是真的吗?是否也是根据自己记忆编造的更加真实的假象?
    会不会又是新的骗局?
    姜遗光也用过类似方法,设一个明显的骗局遮掩另一个半真半假的谎言。等那人自己拆穿第一个骗局,发现谎言时,他会更坚信自己发现的真相。
    他现在会不会也是一样?以为自己离开了,可其实还在镜里?
    姜遗光忽然发现了死劫的可怕之处。
    对顾忆柳来说,桃花源最恐怖莫过于编织一个让人心甘情愿沉迷的美梦,她明知是假,也不愿离开。
    那对他呢?
    桃花源针对人心弱点,他不会沉迷于虚假的美好,所以……那些美好的生活,会不会就是为了让他产生怀疑?然后在他好不容易戳破,以为自己回到了真正的镜外世界时,死劫再给予他致命一击?
    亦或者,他在这个虚假的世界一直困到死?
    可他很清楚,经过了那三年,自己已经无法分辨真实和虚假了。
    从“离开”之日起,他看见每一个人,遇见每一件事,都会下意识猜测是真是假。他所说的每句话都要反复斟酌,不能泄露半点真相。
    他已经无法再相信眼前的一切。再这样下去,他会连自己也分不清。
    顾忆柳的桃花源,于他而言,是无法摆脱的怀疑的深渊。
    姜遗光用力闭了闭眼睛再睁开,取出镜子对准自己的脸。
    正值明月当空,镜中人影如常。
    第495章
    同一片月光下, 赵瑛睡不着,披衣起身来到庭院中,反复思索。
    姜遗光自称不认识顾忆柳,她可不信, 她觉得一定是姜遗光遇到了某些难处, 不能直说。
    会是什么难处?
    顾忆柳不像是能牵涉什么朝廷或江湖秘事的样子, 更何况顾忆柳分明是和善多在镜中相遇,那就只能是顾忌着鬼怪了。
    真奇怪,死劫已过, 姜遗光又何必顾忌镜中鬼怪?
    难不成镜中恶鬼不允许他说出镜中之事?
    总不见得是鬼亲自吩咐的,很可能是他在镜中答应了什么东西?又或者他见到了别人把事情说出去的后果?毕竟和他入镜的那些人全都死了。
    可这也说不通啊,这些人都死在了镜中。还有个最特殊的顾忆柳,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姜遗光为什么会认为他们把镜中事说了出去?
    赵瑛百思不得其解。
    她想明天再问,次日一过去, 却发现姜遗光正在收拾行李。
    一问,得知姜遗光决定去骊山一趟,第二天就出发。
    赵瑛又气又迷惑,这家伙怎么走也不和自己说一声?
    可不论怎么问, 姜遗光都不开口, 也不肯说要去骊山做什么。他越隐瞒,赵瑛越觉得有大事发生。
    他似乎在躲避什么?
    可是京城中有什么好让他害怕的?到底是什么大事让他必须离开?
    姜遗光不肯暴露, 赵瑛也怕万一自己传出去后惹来什么麻烦,没见姜遗光都只能想办法暗示一个字都不敢提吗?
    但姜遗光临走前,眼神分明在暗示什么。
    他既然故意把这件事透露给自己, 那必定留下了线索。
    赵瑛重新要来姜遗光的卷宗, 还叫来了凌烛,两人彻夜不眠一个字一个字细心品读。大约这次起了疑心, 他们觉得每句话似乎都很可疑,暗藏深意似的。
    果然,这次让他们发现了一些端倪。
    可能是离开得比较仓促的缘故,姜遗光尽力编了一个看起来毫无破绽的故事。但毕竟他要抹掉一个人的痕迹,所以有不少地方都被他以“三年过去,记不清了”,或“我和她不在一块儿,也不知那时发生了什么”解释过去。
    关于那个古怪的村子和吃人的怪物,赵瑛不确定姜遗光是不是真记不清了,描述得有些模糊。除了付彦生他承认是自己推出去的外,三名女子的死,他全都表示“天黑了,他们分散开,并未聚在一起,所以没看见,只听到了惨叫。”
    看到这里两人还不能确定,可等接下来的三年内容时,赵瑛心中的怀疑终于肯定了大半。
    姜遗光描述,在那三年间,一切都有所好转,身边人更是十分亲近关爱他。
    他提到了不少人,绝大多数人的名字赵瑛都听过或者耳熟,上次凌烛回去后,为了证实姜遗光所言,特地查了些卷宗里提到的人名。
    那些人的确存在,尽管此时他们和姜遗光毫无瓜葛。但姜遗光还是在卷宗中准确地说出了他们的名字,书中对其行事举止描述也分毫不差。这绝不是作假能作出来的。
    姜遗光真的在镜中待了三年!
    这么一来就更可怕了,山海镜是如何感知到外界人的?
    凌烛道:“这个问题丢给其他人烦恼去。京中入镜人都在讨论呢。我们还是快些找顾姑娘相关一事吧。”
    赵瑛一想也有道理,二人彻夜不眠地翻了一遍,终于发现了端倪。
    卷宗中,所有有交集的人都有名有姓还有详细记录,包括怎么认识的、平日说了什么,总之看着卷宗就能大概摸清那人是什么性格,二人相处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