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在哪里?要找吗?还是看看其他的?
他正思索,身后传来赵瑛的声音。
“你……你不在柳平城的日子,就是在做这些?”她手里拿着一扎崭新的卷宗,神色古怪。
离她近些,姜遗光能看到那正是记录着自己第一重死劫的卷宗,“是,怎么了?”
赵瑛咬牙:“没怎么,只是觉得你命还挺大。”
他也是第一回,比自己还糟糕些,无人给他引路,他竟也能破局活下来。
那卷宗上的文字,叫她看了又怕又痛,可她还是要逼自己看下去。
她得活着。
娘临死前在她掌心里写的字……她不会就这么罢休的。
即便这条路再难走,她也要活下来,替爹娘查出真凶。
不一会儿,又陆陆续续来了四五人,全是生面孔,看着却和善,进来后,各自问好,自报姓名。
姜遗光没有在最新的卷宗里见过他们的名字,从他们身上感觉的杀性也不如其他入镜人,疑心他们都是被近卫新找来的。
人一多,赵瑛便不同姜遗光说话了,反而装着和他素不相识的样子。
一连看了好几日,姜遗光还看见了自己最新的几份卷宗,后面已经有了陌生的批语,其中以穆云镇和人兽颠倒的死劫最多人评判。
前者开始议论起孝道,后者则是争执有没有比吃人肉更好的方法。
赵瑛显然也看到了那两份卷宗,目光在姜遗光的背上和腿上流连了一会儿,发觉他行走间没有异样,便收回视线,当做无事发生。
时间到了。
和来时一样蒙了眼睛,受盲女指引往外走去,登上马车,一路七转八弯,绕出了藏书阁,再往大道上行走。渐渐的,周围人声多起来,即便隔着耳罩,也能听到外面的喧闹声。
到城门口时,吵闹声更连成了一片。他们的马车堵在离城门口还有一条街的道上,前方士兵拦着,不让通过。
要带他们回去的近卫有些诧异,上前一打听才知道怎么回事。
却原来那出去剿匪的朝阳公主和林将军大胜归来,今日就要进城门哩。
为了迎公主入城,闲杂人等自然是不让进出了。否则,公主的凤驾进城门时,旁边冒出来几个小老百姓的骡车,那多难看。
反正已经到了城门口,近卫干脆把他们的眼罩等物都去了,说明情况后,让他们在城中先住一晚。
赵瑛和姜遗光在同一辆马车上,闻言赵瑛一脸期待地问:“能去城门口迎公主么?我可从来没见过公主长什么模样。”
近卫告诉她:“从城门口一直到朱雀大街的路都被封了,未必能去。”
赵瑛有些失望,闷闷应一声。
她问姜遗光:“你想不想看见公主?”
第237章
朝阳公主和二皇子的车驾在城外不知因为什么事耽搁了, 过了许久才进城门。浩浩荡荡一条长队,两边带刀侍卫牢牢护驾,以免有哪个不长眼的上来冲撞了公主和二殿下。
“公主可真气派……”赵瑛趴在窗边看,目光流连在轿顶镶嵌的一颗拳头大小的明珠上, 太阳下, 那颗珠子晃得她眼花。
既不着急出城, 近卫便带着他们找了一间临近的酒楼,从三楼看过去,能看清长长车队慢慢前行, 前方原本喧闹的街道被提前清过场,无人在其中。
姜遗光不过是跟着来,坐在屋里后就安静不动了。赵瑛看一眼窗外热热闹闹的车队,又看一眼纹丝不动的姜遗光,只觉得后者简直像块石头, 放在那儿就不动弹了。
公主的座轿慢慢往前移,赵瑛比划了一下,发觉光是一顶轿子就比自个儿住的家还要大点,不免更有种说不上来的烦闷感。她盯着轿子看了很久很久, 可直到车队消失在眼前, 她也没有看见公主的身影。
“要是能去公主身边就好了……”赵瑛盯着那片地儿因公主离去后又重新涌入的人堆,喃喃自语。
“听说公主身边有女官, 我要是能去……”
姜遗光不发一言。
没过一会儿,暮鼓敲响,回荡在皇城上空。成排飞鸟掠过夕阳晚霞, 飞往更远处。
姜遗光起身, 回房休息。
这座酒楼也属于近卫名下的铺子,入镜人住不必付钱。他回了自己房间后, 打开窗,坐在窗边,看夕阳一点点落下,偌大皇城渐渐暗下去,漫天星河凸显。
今天的路线……还是难确定在哪儿。
姜遗光对皇城不熟悉,这座酒楼也并非是皇城最高处,故而即便他站在高处,也只能看见皇城一角。
据说,皇城最高处在皇宫中。宫里有一座塔,外人不知其名,但无论从哪个方向往皇宫看去,都能看见比皇宫巍峨高大城墙更加高大的一座塔。也有人称这座塔正正好在皇城正中心,镇住了皇城龙脉和龙气。故而民间有传闻,高塔一日在,大梁一日存。
姜遗光所在房间侧对着皇宫,探出头去,夜色中,他看见了那座几乎探入云端的高塔。
他所不知的是,那座高塔下发生的事情。
朝阳公主回城后,和二皇兄一起去拜见了父皇。
今日休沐,陛下也不必上朝,他却不在御书房。朝阳公主问起时,大太监杜尝恭敬地将她引到了高塔下。
“陛下还在里面,请殿下稍待。”杜尝面白无须,声音也不似其他太监那般尖细,和寻常男人无异,因此很得陛下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