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73章
    “是啊,所以那个东西根本就不是海娘子,至少,不是渔民们最早传出来的海娘子。”黎三娘抚掌一笑,“小善多很聪慧嘛。”
    姜遗光没有说话。
    黎恪揉揉额头,那块被撞肿的地方还没消下去,他无奈道:“三娘,善多也已十六了,不必把他当小孩子。”
    黎三娘哈哈一笑:“小善多自己都没意见。”
    姜遗光看她一眼,慢慢道:“我有意见的。”
    黎三娘一噎,兰姑又笑得花枝乱颤。
    “说起来,这事儿和我们也没有太大关系,我们只要到禹杭附近,去查明那艘船沉没的缘由就好。”黎恪说道。
    他并不很想招惹其他事端。
    “依我看,接下来的几天,只要没有这种怪事作乱,我们就不去管,待到禹杭附近确认和海娘子是否有关,再做定夺,如何?”
    九公子撑着下巴,无所谓地点点头:“只要不招惹我,我也不想去找麻烦。”
    “但恐怕这事儿没那么容易解决。”
    他刚才收了一道鬼影,那鬼影估摸着个人变成怪鱼有关,他说:“不出意外,今晚那些东西还会过来。”
    厉鬼的报复心,和人一样可怕。
    兰姑叹口气:“今晚又不得安宁了,这样,今晚依旧轮值休息,如何?”
    “好。”九公子答应下来,但他却一反常态改了主意,“今晚我和姜善多轮前半夜,你们三人后半夜。”
    黎恪一怔,看姜遗光没反对,点点头答应了。
    折腾大半夜,天都快亮了。几人各自回房,仆从送热水来。
    姜遗光洗漱后,躺在床上,阖眼休息。
    他还能听见那种呓语声。
    一声又一声,痛苦、嘶哑、模糊……从江水中来,从他念想中来。
    不断引诱他,要他跳进这片水里。
    那是谁的声音?
    为什么,他一直觉得很耳熟?他到底在哪里听过?
    三十多年前那个大官是谁?说故事的船夫一直说自己记不清了。等他回京后,能查到三十多年前乘船从京城出发往南去的那个官员吗?
    这件事,会不会和他有关?
    第90章
    太阳总算出来了。
    一点晨光照在江水上, 为整夜的惊险落下短暂结局。
    这不是结束,只是开始。船上所有人松口气之余,更加严阵以待。谁也不知道,江水下有什么, 海娘子又会在什么时候发怒。
    “海娘子吃了贡品, 会原谅我们的。”一个船夫说。
    其他四人都去睡了, 姜遗光换过衣服,随船夫、士兵们吃过早饭。经过昨晚动荡,士兵少了八个, 船夫少了两个,大伙儿坐在一块聊天。
    姜遗光听见那船夫这么说,问:“以前海娘子也发怒过吗?”
    船夫道:“当然有。海娘子庇佑着我们,对我们有大恩大德。那些对海娘子不恭敬的人,海娘子自然会发怒惩戒。”
    “能和我说说么?”少年看上去很诚恳, “这么多年,海娘子经常发怒么?”
    船夫警觉过来,含混道:“小公子可别浑说。海娘子可慈悲呢,是别人不敬她, 她才要生气。”
    姜遗光看一眼周围一圈, 在甲板上晒太阳的一众人中,没有昨晚那个说故事的老船夫。
    他还记得, 那人姓陈,旁人叫他陈阿大。
    他问:“既然你们都不知道,我就问昨晚的陈阿大, 他看着航海更久, 知道多些。”
    说话间,他从袖中取出一小颗宝珠, 翻转在指尖。
    陈阿大不在,那船夫年龄也不小,两鬓斑白,见姜遗光翻珠子玩,眼睛先被那明光晃得发晕,又佯怒道:“放屁,老子我当年出海的时候他还在喝奶呢!”寻常少年这么说他不当回事,这船上的五个人可都是贵人,他怎么能在贵人面前丢份?
    姜遗光睁着一双黑漆漆的眼睛看他,没有在意他的粗话,那颗珠子有意无意把在手上玩。
    渡劫时,鬼要什么,便给它什么。
    人也一样,人想要什么,就给他什么;恐惧什么,就让他知道,违背自己,会面临什么。
    这样,他就会听从你,畏惧你,为你所用。
    姜遗光冷冷地觑他一眼,目光冷厉。
    船夫缩了缩,继续道:“小公子,又不是只有他见过,我也见过。”
    “真的吗?”姜遗光怀疑,看一眼其他人,“大家都见过?”
    “那当然。”
    “小的在海上这么多年,什么没见过?”
    一群人七嘴八舌说起来。
    “昨天晚上那些贵人也问了。”
    姜遗光露出一个再真心实意不过的笑,说:“我知道,他们都和我说了,我要听不一样的。”
    “不一样的?”
    “对,我不要听海娘子,我要听其他奇怪的东西。”姜遗光此刻就像一个真正的好奇的少年郎,“在海上航行这么多年,都遇到了什么怪事?越奇怪越好。”
    这些普通船夫士兵,只要知道海娘子就好,不要叫他们得知这江水下的冤魂作祟。
    姜遗光想了想:“就比如,我曾经听一个人说,他很久以前有个朋友,在海中打渔时,捞上一个大蚌,很大很大,张开臂抱不住,打开蚌以后,你们猜,里面是什么?”
    “是什么?”
    众人来了兴趣,士兵们坐在周边也竖起了耳朵。
    “是一具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