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78章
    他摇头:“这些远远不够。”
    姜娩依然不气馁:“我知道不够。”
    裴相和神色迟疑。
    他暗中授意戴正邓越带她去山顶,让她得知七县的情况,其实是希望她能早作决定离开此处。
    没曾想倒是把她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劲儿给逼了出来。
    这样的娘娘,让他意外,又让他惊喜。
    裴相和问:“既然知道不够,知道挽救七县难于登天,娘娘还想留下来吗?”
    他的话一问出,屋外站着的一行人面面相觑。
    沈非空等人是来询问姜娩的想法的。
    他们想留下来。
    戴正跟邓越也没想到小皇后能在短短几日里想出这些办法。
    他们来,是因为县衙外面的百姓跪满了一地。
    他们出面相劝,说得口干舌燥也无法把集聚的百姓劝走,只能过来希望小皇后出面说几句安抚百姓的话,骗一骗他们。
    七县数百万百姓的性命,这样重的担子,谁能扛住?
    谁又担得起?
    可听到里间两人的谈话时,他们还是忍不住生出一丝不切实际的期盼。
    他们期盼小皇后能留下来。
    期盼她可以带领大家将她说的步骤一一落实。
    即便最后的发展不能顺利,不能如愿。
    但只要小皇后肯留下来,肯带领他们修河堤,建家园,总是能有极大的作用的。
    屋里再次归于沉寂。
    姜娩没有心生退意,她会把最坏的结果计算出来,但也不会因此心灰意冷。
    因为除了最坏的情况外,他们还有面临最好情况发生的可能性。
    想到在京都的祖父,跟随她而来的沈非空等人,以及留在金泉县一心想要拯救百姓的戴正跟邓越,姜娩的目光愈发得亮:“这世间,总有一部分人是真心想为天下做些事的吧。”
    裴相和不置可否。
    他再问:“娘娘有什么计划?”
    姜娩脸色微红,眼睛里闪过兴奋的光:“裴相和,在玉和斋时,你跟我说过,大晟王朝共十六州,每州有数十个县,每个县又分为很多的镇跟很多个村。徐州共二十六县,受灾七县人数总共六百多万,以此类推,那便是说一州约莫几千万百姓。不错,目前我们修河提所用的人数有限,很多老弱妇孺需要照顾,但,如若我们集天下之力呢?”
    第945章 总之,你别管
    裴相和的眼瞳中迸射出欣赏的光。
    娘娘倒是够疯。
    还敢想。
    集天下之力么?
    此法确实可行。
    她一番话,说得屋外的众人热血激昂,也点燃了他们心里的希望。
    是啊。
    单单是目前能用的百姓确实有限。
    但如果天下的一部分人都来呢?
    大家都齐心协力地来度过此次的难关呢?
    沈非空心中震撼不已。
    钱执光同样震撼。
    竟是他低估了娘娘!
    一直以来,他只觉得娘娘善良明理,是一位极好的女子。
    他当初选择投奔娘娘,其实并没有多看好她。
    因为他真正看中的是姜老太傅的能力和人品,是姜太傅底下门生众多,以及始终隐藏在背后帮助娘娘的裴相和的通天手段。
    因着这两个因素太吸引钱执光的注意力,导致他忽略了娘娘本身的聪慧耀眼。
    裴相和定定地望着这样耀眼的姜娩。
    她的想法是疯。
    却也合乎逻辑,合乎情理。
    他的眼底,浮现炙热的光,里间所夹杂的温度,足以把人烫得生疼。
    裴相和轻笑一声:“那娘娘打算先从哪一步开始?”
    姜娩觉得眼下最主要的是人手问题,应该摆在首位:“七县受灾,暴乱不断,说到底还是因为百姓们活不下去所致。”
    “我看过奏本,知晓皇上增加苛捐杂税一事,此举为朝廷大量谋利,却致使无数百姓活不下去。所以,我会先擅自做主,免去受灾七县三年的苛捐杂税。把这些除去,想来百姓们也能松一口气。”
    “至于集齐人手,可以先召集徐州所有官员,命他们在各处张贴告示,内容就写:凡主动参与修河堤的人家,可免去整整一年的苛捐杂税。”
    “还有,还有我们沿途遇到的那些落草为寇的匪类,他们之中只要没有犯过大错的都能来修河堤,并从此重新转为良民。”
    裴相和目光幽深。
    是个绝好的办法。
    如此一来,百姓们必会尽数前来金泉县帮忙。
    之后他们再负责清点人数,将所有人手平均分派到七县修河堤,建家园。
    这样便可大大提高效率。
    在半年里将河堤修完更是完全有可能。
    然而……
    免去七县三年的苛捐杂税,还免去参与修建河堤的人一年的苛捐杂税。
    这决策着实大胆。
    简直罔顾朝廷,藐视皇室。
    姜娩这么想的时候,就知道即便她的步骤能顺利完成,七县能顺利重建,等她回到京都也会被降罪。
    因为免去苛捐杂税一事涉及国政,动摇了整座皇城的利益,绝非谁都敢去碰。
    裴相和摇头低笑,一敛目,说:“娘娘不是胆小如鼠吗?不是向来最惜命的吗?”
    姜娩:“……”
    裴相和:“娘娘既然设想得如此周全,那你想过你回到京都后将面临的处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