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他们的话,姜娩的眼前似乎浮现出河堤被冲毁时的惨烈画面。
她仿佛看到了一户又一户的人家在睡梦中被淹没在洪水之下,他们意识到时,连呼救都来不及,就被巨大的冲力连带居住多年的房屋一同被卷入其中。
邓越跟戴正看出她神色不好,不再多言。
姜娩在山顶站了会儿,乌黑的眼眸略黯然。
吹了会儿冷风后,她没问七县接下来该怎么办,只沉默不言,上了马车。
一千万两。
十万石粮食。
这些听着多,看着多,但对七县来说根本不够。
单单是修河堤这一项工程,都需要耗费无法估算的人力物力。
回去的路上,戴正跟邓越骑马走在马车后面。
邓越:“为什么不求娘娘留在徐州?”
戴正:“……”
邓越:“她是皇后,是一国之母,她的祖父还是当朝太傅,有她在,或许京都那边不会再不管数百万百姓的死活。”
戴正:“当今是什么性子,你不清楚?”
谁都知道第三任皇后不过是被送进宫的牺牲品罢了。
她自己都过得举步维艰,又如何能再将她困在徐州,与他们,与数百万百姓共生死。
邓越噤声。
戴正大约能明白公子的想法,也不怨公子想要送娘娘离开是非之地的私心:“邓越,你我都为人父,你舍得你的儿女背上一个无法解决的烂摊子吗?”
邓越:“……”
戴正继续道:“你我是亲眼看着百姓们如何受苦的,也比任何人都清楚七县的命运多半是再无转圜余地,如今你我也只能借着朝廷给的东西安顿一部分百姓。你我都担不起,甚至是文武百官都担不起来的担子,你我又怎能用她一国之母的身份,用百姓的苦难来绑架娘娘?再把这难于登天的问题丢给一个年仅十几岁的小姑娘?”
邓越:“是我不对。”
戴正:“你只是急昏头罢了。”
第932章 秋社
姜娩坐在摇摇晃晃的马车里,神色恹恹。
上山下山的道路只有一条,且有些狭窄,堪堪只能提供两辆马车同时行进,路也不平稳,坑坑洼洼的,一路难免颠簸。
她望着马车里准备的一盘果子。
那是一碟覆盆子。
卖相不佳。
蔫蔫儿的。
很缺水分的样子。
估计吃起来也口感酸涩。
想到邓越啃的那个野果,她注意到了邓越在啃下去时皱眉的举动。
由此说明,野果的味道酸涩,很难下咽。
由此还能看出一点,那就是金泉县的情况比她听到的还要糟糕。
姜娩不清楚戴正跟邓越带她来山顶一趟的目的,但姜娩能感觉到他们没有恶意,况且,他们只是在如实跟她禀明受难七县的状况。
在山顶目睹底下荒凉和颓垣断壁时,姜娩也希望自己有更多的能力。
可人力是有限的。
她已经按照皇命将金银粮食全都送到。
姜娩的眼里划过一丝怅然。
她大约知道了接下来这七县会面临怎样的结果。
这里的数百万百姓,可能会被朝廷弃掉。
-
回县衙时,姜娩看到县衙门外跪满了百姓。
金钏跟银珀前去打听,得知是姜娩住在县衙的消息被传出去以后,两人面色一变,随即她们带着姜娩从后门回到县衙,躲过被百姓们拦截的困扰。
金钏想到她们这一路极为低调,抵达徐州时除了当地的官员知晓娘娘的身份外再无其他人,戴正跟邓越也并未对外公布娘娘的身份,且那些百姓明明远离京都,嘴里却不断地念叨着要见皇后娘娘,凝重道:“看来有人泄露了娘娘的身份。”
银珀也反应过来:“这是不想让我们走啊。”
红凝红壶看到她们回来,两人也听说了县衙外面被围得水泄不通的情况。
红凝指了指屋里,小声道:“娘娘,裴掌印来了。”
姜娩闻言,抬步进屋。
裴相和正坐在一张椅子上,看到她回来,便知她定然看到了县衙门外被百姓跪着包围的场景。
他眸光微闪,了然一笑,说:“应该是有人想把我跟娘娘留在金泉县。”
姜娩走过去,没说话。
她一时分辨不出来到底是何人的手笔。
有可能是京都那边的。
也有可能是金泉县的人。
还有可能是在封地的三位王爷。
朝中的党派之争,这一路走来遇到的勾心斗角,还有一次次不留余地的截杀,都足以证明如今的大晟王朝已然是风雨飘摇,岌岌可危。
姜娩倒是不着急回京都。
大抵是戴知州跟邓县丞的话影响到了她。
尤其沈非空等人到了金泉县,都忘掉了曾经在京都的矜贵,放下身份,还加入县衙一起努力地帮助百姓。
这一点,多多少少会感染到姜娩。
她盯着桌上的一套衣袍,眼睛里浮现疑惑:“这是?”
裴相和勾唇:“今日是秋社。”
姜娩:“……”
裴相和:“我想带娘娘出去走走,散散心。”
他看出来她心情不好。
正好,他在徐州布置得差不多了,可以抽出空来陪她。
第933章 那可真遗憾
当年裴氏一族虽然被灭,流落在各处的旧人却不是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