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状,姜娩猜到太后还有话要说,偏了偏身子,再次俯耳过去。
太后想了想,组织了一下说辞,开口问她:“皇后,你在太傅府时,没有长辈教过你新婚夜该做什么,以及嫁人后又该做些什么吗?”
姜娩被问住了,杏眼里浮现几分茫然:“……”
还真没有。
原身在汴州时,原身的母亲更多的是教导书本上的知识,以及身为大家族的子女当做什么,不当做什么,并未同原身讲过这些私密话。
后来,原身被姜驳假情假意骗回太傅府,等住下后,意识到上当了,日日只顾着以泪洗脸,太傅府上下则无人顾得上她,一心忙着把人送进宫。
由于时间太赶,老太太那边也就忘记了安排教导房内之事的嬷嬷教原身。
至于姜娩自己,她在这方面的知识就更欠缺了。
她一个被关了十几年的人,连知晓月事都是由山庄里请来的嬷嬷教导的。
况且,她被关在那里的作用就是每天不停地喝药,当一个任由老者摆弄的药人,过得犹如一只被绳索套牢的猫儿狗儿般。
同时,作为一个试验用的随时都可能因药效毙命的药人,那里的人能给她在死后弄一张草席裹裹尸体就不错了,自然不会有谁觉得她是女子,此生有嫁人的可能,也自然不会安排晓事的嬷嬷教导她房中事宜。
甚至,那会儿的姜娩认知浅薄,对这个世界的了解也十分有限,她根本不知道原来世上的女子还要成亲生子。
太后见她这样,顿时感到一阵无语。
难怪小皇后什么都不懂。
还毫无风情。
合着太傅府的人只教了她该如何当好一位妻子,压根没有在婚前指导她敦伦之礼,指导她该如何经营夫妻感情,过好夫妻生活。
这事儿说到底,不能怪小皇后,还得是太傅府的罪过。
朝廷要的是一个端方得体,处事公允的皇后没错,但皇上的枕边人却不能是一个在床榻间毫无情趣的木偶。
想到这里,太后不禁对姜老太太以及太傅府的女眷们生出点不满的情绪来。
这些女眷是如何做长辈的?
竟连房中事宜都不提前教导!
姜娩望着太后,察觉到她的神色有些不对,也不敢贸然开口,生怕一句话不注意惹恼了太后。
尽管,她不懂太后为何不高兴。
太后无奈叹息。
她对姜娩在太傅府的情况也不是一无所知。
前段时日,在宫殿里待得闲暇无聊时,太后也命身边的于嬷嬷派人打听过,得知了姜娩是怎么进宫的流程。
第687章 威胁
若是从礼制上来说,太傅府把姜娩送到宫里也没什么大错。
毕竟,姜娩确实是太傅府的大姑娘,太傅府满门更不算违抗旨意。
同为女子,太后对姜娩到底是怜惜的。
她知道站在姜娩的角度,姜娩是被家族推出来送进宫的牺牲品,也是这场婚事里最大的受害者。
不过数次接触下来,太后私心里挺喜欢姜娩的。
所以,太后甚至感谢太傅府教导出来如此乖巧懂礼的女子。
台上的比武开始新的一轮。
锣声喧天。
太后很快被场上的精壮青年吸引了注意力,她端过茶盏,小口啜饮,目视台上,语气暧昧地对姜娩丢下一句:“晚间,哀家让于嬷嬷送你点东西过去。”
姜娩嗯了声。
她隐隐有些期待。
太后前面几回的赏赐都是金银珠宝,不知道这回是不是也是?
裴相和望着她眼底浮现的期待神色,眼底略过一丝笑意,姜娩察觉后,与他的目光交汇,仅对视片刻,姜娩便很快移开眼睛。
鉴于对台上的比武实在不感兴趣,她锁定将脑袋放空,盯着半空中的某处神游。
平阳公主在宫中逗留的时日够久了,眼看近来身体的状态没有一点好转,连着请宫里的御医看了几回都没查找出原因,便猜到了裴相和这是让她尽快离宫的意思。
他就这般厌恶她吗?
对于平阳公主幽怨的眼神,裴相和视而不见。
太后一边看着台上的比试,一边找裴相和说话,有一搭没一搭询问起他失踪大半个月里都流落到了何处。
姜娩听得心惊。
她是真怕太后要去按照裴相和的说法找人验证。
见裴相和回答得处处滴水不漏,姜娩一开始涌起的担忧,缓缓在他低沉的嗓音里打消。
她知道裴相和说的是谎话。
灵元寺那场截杀失踪后,是她跟他一起滚落斜坡,期间,他们二人都是住在一起的。
不过姜娩想,既然他敢在太后面前扯谎,必然有圆谎的本事。
平阳公主咳嗽几声,她自己的身体状况她最了解。
这几日,明显又更虚弱了些。
姜娩望向她,觉得自己作为平阳公主的嫂嫂,哪怕心里并不关心,明面上还是应该表现一下:“平阳公主,本宫观你脸色很差,还连连咳嗽,可否请太医看过?”
平阳公主止住咳嗽,喝了润肺的糖水,这才把喉间的干痒压下,抽空回了话:“谢皇嫂关心,我已经命人请了不少太医诊治,遗憾的是,那些太医无能,始终没能找出原因。”
她说着,目光再次落在裴相和的侧颜上。
是他。
一定是他。